安史之亂是唐玄宗、肅宗(756-762)時邊鎮守將安祿山(?-757)、史思明(?-761)掀起的反唐叛亂,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玄宗在開元年間比較注意政治,曾使唐朝之國勢臻於鼎盛。在他統治的後期,即天寶年間,表面上看起來仍然是海內晏然、天下太平的景況,實際上卻已危機四伏、矛盾重重,終於釀成安史之亂,而使盛唐走入衰微階段。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安史之亂的發生及唐代的中衰,乃唐室朝政日趨腐敗的結果。原來玄宗在執政後期,逐漸驕奢起來,他縱情聲色,荒怠政務,一心想「高居無為」,作太平天子,醉心於歌舞昇平之中。他令宦官高力士(684-762)潛訪外宮,探得其子壽王李瑁之妃楊玉環(719-756)貌美,乃令出家為女冠,號太真,旋納入宮並冊為貴妃。自此玄宗對楊貴妃大為寵幸,千方百計滿足其要求。楊貴妃的姐妹弟兄也都大受寵信。據載當時 「天子驕於佚樂,而用不知節,大抵用物之數,常過其所入」,「視金帛如糞壤,賞賜貴寵之家,無有極限」。另從開元末年起,玄宗即把朝政大權交給宰相李林甫(?-752)執掌,李為人「口有蜜,腹有劍」,他勾結宦官高力士等,排斥賢良人士,使朝政日非。李林甫死後,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756)繼任宰相,一人兼領四十餘使之職,又專判度支、吏部,權傾內外,賄賂公行,他家中所蓄之細絹竟達三千萬匹之多。

唐朝中期政治如此敗壞,而社會危機也日趨嚴重。本來李唐建立之後,曾實行北魏以來之均田制。但後來因賦稅苛繁、兵役日重,農戶往往被迫 「賣舍帖田,以供王役」,而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莊田,恣行吞併,莫懼章程。借荒者皆有熟田,因之侵奪;置牧者唯指山谷,不限多少。爰及口分永業,違法買賣,或改籍書,或云典貼。致令百姓無處安置,乃別停客戶﹐使其佃食」。這樣,均田制逐漸破壞,土地兼併愈演愈烈,史稱 「開元之季,天寶以來,法令弛壞,兼併之弊,有逾於漢成、哀之間」。因而社會矛盾和不安日益加劇,使唐室之統治基礎遭到嚴重破壞,正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除了朝政腐敗、土地兼併等因素外,唐朝在兵制方面的弊端,也促成了安史之亂的爆發:(1)府兵破壞:唐初行府兵制,與其並行的有少量之募兵。高宗、武后之後,由於府兵逐漸破壞,為彌補兵源之不足,募兵制便漸盛行。至玄宗開元年間,分別用招募來的長從宿衛(後稱騎)和長征健兒,取代了番上宿衛京師的府兵和戍邊征行的府兵,從此中央禁軍和邊鎮兵全由召募來的雇佣兵組成,使寓兵於農變為兵農分離。此外,在兵力的部署上,又大大加強邊地軍隊的數量,由「居重馭輕」一改而為「外重內經」之勢。(2)節鎮坐大:唐初為了防禦外患,在邊疆地區設置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等六個大都護府。同時,在邊地的一些軍事重鎮(又稱「藩鎮」)又設總管或都督,總攬數州軍事,睿宗景雲元年(710年),開始採用節度使的名稱。玄宗時期,全國一共有安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河東、范陽、平盧、劍南等九個節度便和嶺南經略使。最初節度使只總管一個地區之軍事,州縣事務則另由諸道的採訪處置使管理,至天寶中,邊地各道的採訪使也由節度使兼領。於是各藩鎮之節度使遂取得了專制一地的軍政財大權,勢力日盛,尾大不掉。(3)蕃將掌邊:依照當時京官和地方官調遷之制,宰相往往出任節度使,而節度使亦可入朝為相。李林甫為保住自己的相位,便主張起用胡人為將以鎮邊,結果諸節度使多由胡人擔任,如哥舒翰(?-757)、高仙芝(?-755)、安思順、安祿山等人,均受唐室特別之重視。蕃將之掌握邊鎮軍權,遂使一場由胡人發動的地方兵變勢所難免。

安祿山、史思明先後掀起之反唐叛亂歷時八年,其大略經過如下:

     (一)安祿山之亂:

安祿山為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的「雜胡」,父胡人,母突厥人。他為人狡,善權謀,通過許多獻媚的手段贏得玄宗和楊貴妃之寵信,乃一身而擔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之節度使,又兼河北道採訪處置使。他控制了經濟文化素稱發達的河北、河東地區,統有近二十萬的軍隊,勢力日隆,漸蓄異志。在爭取朝廷的信任中,安祿山和楊國忠發生了矛盾。天寶十四載(755年)冬十一月,他看到唐朝中央武力空虛,乃以誅楊國忠為名,糾合十五萬兵在范陽起而反唐。

安祿山起兵後,沒有遇到多少抵抗,即渡過黃河,迫近洛陽。玄宗令封常清前往洛陽募兵抵禦,又派高仙芝在潼關以東佈防。但封常清連打敗仗,安祿山進佔洛陽,高仙芝退守潼關。玄宗乃殺封、高兩人,改派哥舒翰率兵二十萬鎮於潼關。時顏卿(692-756)、顏真卿(709-785)等在敵後組織抵抗,使安祿山不敢急攻潼關。

天寶十五載(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不久,安祿山打敗了唐軍,哥舒翰被俘,叛軍西入潼關,長安大震。玄宗和楊國忠等匆忙南逃奔蜀,行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隨行軍士譁變,殺掉楊國忠﹐逼玄宗縊殺楊貴妃。玄宗遂至成都,太子李亨(711-762)北趨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北)。時叛軍己攻入長安,李亨乃於是年七月即位於靈武,尊玄宗為上皇天帝,改元至德,是為肅宗。

肅宗即位後,用李光弼(708-764)、郭子儀(697-781)為將,集合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和西域的軍隊,又借來回紇之兵,圖謀恢復。當時關中一帶的民眾到處殺死安祿山委派的官吏,唐的河南地方官張巡(709-757)、許遠(709-757)等也率兵英勇抵抗叛軍的進攻。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叛軍發生內鬨,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759)所殺。同年九月,郭子儀收復長安,十月洛陽也被恢復,安慶緒敗至鄴郡(今河南安陽)。

     (二)史思明之亂:

乾元元年(758午),唐王朝以李光弼、郭子儀等九節度使之兵攻鄴。安慶緒向史思明求援。史思明也是營州的突厥雜種胡人,為安祿山手下大將。安慶緒殺安祿山後,史思明率兵降唐,被任為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後起兵再叛。當郭子儀等久圍鄴郡不下時,史思明遂發兵援助安慶緒。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史思明大敗唐軍,解鄴郡之圍。旋又殺死安慶緒,引兵還范陽,稱大燕皇帝。

乾元二年秋,史思明領兵南下,再度佔據洛陽。未幾,叛軍再次發生內鬨。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763)所殺。史朝義即大燕皇帝之位。

寶應元年(762年)四月,唐肅宗死,子代宗(762-779)繼位。唐室再借回紇之兵,大敗叛軍,收復洛陽。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義的部將田承嗣(704-778)、李懷仙(?-768)等降唐,史朝義窮蹙自殺。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至是宣告平息。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關鍵.此後唐朝中央集權力量大為削弱,地方割據勢力更為膨脹。叛亂一平息,朝廷為封賜有功之臣,及安撫叛軍降將,均授以鎮將之職,繼續讓他們握有軍政財權,遂釀成藩鎮割據之禍,使唐朝之統一成為空名。同時,唐室平定安史之亂,兩次借回紇之兵為助。此後,回紇便居功勒索,屢屢侵擾。另西北之兵被調東進抗敵,西南防務也無暇顧及,故吐蕃、南詔等也乘機寇邊,吐蕃甚至一度攻入長安。唐之國威乃漸次淪落。

從經濟方面看,安史之亂使唐室元氣大傷,黃河流域久被戰禍,經濟衰破,人口銳減,土地荒蕪。「東周之地,久陷賊中,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榛棘,豺狼所,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於徐方,北自覃懷,經于相土,人煙斷絕,千里蕭條」。鑒於財政經濟紊亂、國庫收入日竭,朝廷遂向人民加收捐稅,使百姓負擔奇重。

由於長期的戰亂使北方中原地區社會殘破,而淮南、江南等地則未受太大影響,因此唐室之財政收入漸漸倚重於南方,中國之經濟、文化中心再次南移,即所謂 「天寶末,祿山作亂,中原鼎沸,衣冠南走」。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
《中國歷代之興治亂衰亂亡》第十七章_唐代之中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