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
ai 哀 艾 愛
an 安 唵 菴 岸 按 桉 案
ang 盎
ao 嗷 凹 鰲
………………………………………………………………..
“七海地名”資料A-Ao首字目錄
A 阿丹 阿剌 阿里 阿陵 阿留 阿由 阿魯 阿羅 阿蠻 阿沒 阿昧 阿齊
阿汝 阿瓦 阿哇 阿文 阿微 阿枝
阿吒釐 阿谷羅 阿胡那 阿拘遮 阿拉干 阿剌干 阿可耳 阿梨吉 阿梨忙
阿梨闍 阿里沙 阿荔散 阿羅單 阿羅漢 阿羅帥 阿羅陀 阿末邏 阿賁浦
阿薩密 阿薩毋 阿薩部 阿善洲 阿軬茶 阿軬荼 阿思里 阿輸陀 阿諭陀
阿喻陀 阿瓦河 阿者刁
阿本喇補 阿木喇補 阿撥把丹 阿爾模斯 阿爾母斯 阿爾諾斯 阿耨達山
阿勒富海 阿黎米也 阿利沙彈 阿耶穆佉 阿由提亞 阿占國城 阿真谷城
阿真國城
阿點婆翅羅 阿馬拉普剌 阿難陀補羅
阿波邏羅龍泉 阿不合大王城 阿恃多伐底河 阿氏羅筏底河
Ai 哀牢 艾報 愛州
An 安邦 安定 安江 安南 安平 安其 安世 安汶 安息 安卒
安邦口 安德蠻 安谷城 安日河 安義河 安治河 安西城
安邦海口 安得蠻山 安都里溜 安老海口 安謨海口 安陽海口 安正國城
唵國 唵門 唵悶 菴摩羅跋(跛) 菴摩羅割跛 菴浮梨摩國 岸呾 岸詹 岸塘
岸童山 岸呾葛里嶺峨 按達羅 按篤蠻山 桉篤蠻山 案達羅
Ang 盎畫 盎嘰哩
Ao 嗷囉囉哩 凹嶼 凹務灣 鰲魚山 鰲魚嶼
………………………………………………………………………
阿丹
《異域志》卷下‧阿丹:“其國與囉囉同,乃西番種類,盤瓠之裔也,與雲南、四川之境相鄰”。(?)
《瀛涯勝覽》:“自古里國開船,投正西兌位,好風約一月可到,其國邊海,離山遠……”。
《西洋番國志》: “自古里國開舡,投正西兌位行,一月可到。其國邊海,去山遠。……”。(向注:阿丹為Aden對音,即今亞丁。)
《星槎勝覽》後集: “阿丹國:倚海而居,壘石為城……”。〔紀錄匯編本〕:“自古里國順風,二十二晝夜可至,其國傍海而居,……”。
《鄭和航海圖》向注: “阿丹今作亞丁,即Aden對音,正當紅海南口” 。
《西洋朝貢典錄》卷下‧阿丹國第二十二:“其國在古里西可六千里,其國濱海,以石為城……。”
《廣輿圖》卷二。
《皇明四夷考》卷下: “阿丹,近古里,瀕海,可舟行”。
《殊域周咨錄》卷八‧瑣里 古里: “和等領甲士駕巨艦……分舟宗遍往支國阿丹、忽魯謨斯等”。卷九‧麻剌:“今年秋,復有曰阿丹國,以麒麟貢” 。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阿丹 (11下)、二三七‧阿丹(25上、26上)、左法兒(28上)。
《裔乘》卷七‧祖法兒(26上)、阿丹(30上)
《咸賓錄》卷四‧阿丹(14上) 、南巫里(14下)
《名山藏‧王享記》三29上。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圖書編》卷五九、六十。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地圖)
《方輿勝略‧外夷》卷三24下。
《四夷廣記》第一零二冊
《順風相送》古里往阿丹 (*向注:阿丹今作亞丁(Aden),在紅海口。)《皇明世法錄》卷八二45下。
《皇明象胥錄》卷五‧阿丹:“阿丹國,近古里,瀕海,可舟行,或曰自古里國順風二十晝夜至……。”
《本草綱目》卷四九1702下,五一1773上。
《華夷風土記》卷四60下
《皇明鴻猷錄》卷六。
《武備志》卷二三六、二三七。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九52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32下。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
《八纮譯史》卷二‧阿丹(P.29)、南巫里(P.29)
《外國竹枝詞》P.10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三‧邊裔總部匯考三:“《明會典》:阿丹國、……宣德間筵宴一次”; 邊八五‧西洋古里部匯考(引《明外史‧古里傳》);邊九九‧阿丹部匯考:“《瀛涯勝覽》:阿丹國,瀕海……自古里國舟西行一月可至”,“《明外史‧阿丹傳》:阿丹在古里之西,順風二十二晝夜可至”,“《明會典》:阿丹國,宣德間使臣四人三日下程……。”
《明史》卷七‧本紀七‧成祖:“(永樂十四年) 阿丹入貢”,“(十九年) 阿丹入貢”,“(二十年) 阿丹等國遣使隨貢方物”,“(二十一年) 阿丹入貢”;卷九‧本紀九‧宣宗:“(宣德八年) 阿丹入貢” ;卷八二‧志五八‧食貨六: “(世宗中年以後) 方澤、朝日壇,爵用紅黃玉,求不得,購之陝西邊境,遣使覓於阿丹,去土魯番西南二千里”;卷二二四‧列傳二一二‧外國五‧爪哇:“(正統元年) 閏六月遣……阿丹……使臣偕爪哇使臣……同往”;卷二二五‧列傳二一三‧外國六‧西洋瑣里:“(永樂二十一年) 偕古里、阿丹等十五國來貢”;卷二二六‧列傳二一四‧外國七‧祖法兒:“(永樂十九年)遣使偕阿丹、剌撒諸國入貢”, ‧外國七‧阿丹:“阿丹,在古里之西,順風二十二晝夜可至。……前世梁、隋、唐時,並有丹丹國,或言即其地”,剌撒:“……後凡三貢者,皆與阿丹、不剌哇諸國偕”,‧加異勒:“(宣德) 八年又偕阿丹等十一國來貢”,‧古里:“(永樂) 十四年又偕阿丹……諸國入貢”。
《續通典》卷一四九‧邊防三‧阿丹:“阿丹在古里之西……”。另加異勒、西洋瑣里條。
阿剌
《水經注》卷一: “釋氏《西域記》曰 ‘新頭河經罽賓、犍越摩、阿剌諸國而入南海是也。’”
阿里
《廣輿圖》卷二
《皇輿考》卷十二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圖書編》卷五九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
《武備志》卷二二三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
阿陵
《異域志》卷下‧阿陵國︰“真臘之南,……”。
(當即訶陵?)
阿留 阿由
《廣輿圖》卷二 阿留
《皇輿考》卷十二 阿留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阿留
《圖書編》卷六十 阿留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 阿留
《武備志》卷二二三 阿留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阿由(訛)
阿魯 (啞魯)
《島夷志略》*沈曾植廣證︰“然則急水灣當在蘇門答剌島之西北角,所云亞路即勝覽之阿魯國也”。*藤田豐八校注︰“又案《元史》至元十九年十月乙巳遣阿躭招降法里郎、阿魯、乾伯等國,……。三十一年十一日丙戌,毯陽酋長之兄……,法而剌酋長之弟……,阿魯酋長之弟脫抗忽先等各奉金表來覲。……阿魯Aru、乾伯Kampat、……”。(急水灣條)“淡洋似謂啞魯Aru,即《鄭和海圖》作亞路者是也。但《星槎勝覽》則有阿魯國,又有淡洋,……阿魯國與淡洋異地。《元史》有阿魯,又有毯陽,毯陽乃淡洋之異譯,此地大溪名曰Tamiyang,所謂淡洋取義於其水之淡,兼其對音也。明初此國與亞魯合,故《瀛涯勝覽》獨有阿魯而無淡洋。”
《元史》卷十二︰至元十九年十月乙巳招降法里郎、阿魯、乾伯等(第一冊P.247);卷十八︰元貞元年十一月丙戌,阿魯酋長之弟奉表朝覲。
《瀛涯勝覽》‧蘇門答剌國︰“其國南去有百里數之遠,是大深山,北是大海,東亦是大山,至阿魯(吳本作啞魯》國界。”
《西洋番國志》‧蘇門答剌國︰“本國南去百里乃大深山,北臨大海,東亦大山,至阿魯國界。”(向達注︰阿魯國,啞魯國,今地Harwa,Aru)
《星槎勝覽》後集‧淡洋(Tamiang)︰“其處與阿魯山相連,去滿剌加三日之程。”後集‧阿魯國(*馮承鈞注︰《瀛涯勝覽》作啞魯,《爪哇史頌》中之Harwa、蘇門答剌島東北岸之Aru港也。)︰“原闕。[紀錄滙編本]其國與九洲山相望,自滿剌加順風三晝夜可至……。”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阿魯國(21下)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阿魯國(23上)
《西洋朝貢典錄》卷中‧阿魯國第十一︰“其國在滿剌加西南可八百里(善風四晝夜程,由淡水港入國),其地西接蘇門答剌,南環大山,北臨大海……。”
《廣輿圖》卷二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圖文、地圖)
《皇明四夷考》上卷‧蘇門答剌︰“蘇門答剌……東南大山,西北距海,山連阿魯、那孤兒、黎代三國。”;下卷‧阿魯︰“阿魯,一名啞魯,在西南海中,土廣人稀,物產亦薄,永樂五年……附古里諸國來朝貢。”
《圖書編》卷五九、六十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阿魯(13下)
《三才圖會》地理卷大三
《本草綱目》卷十五884下
《四夷廣記》第一O二冊
《裔乘》卷七‧阿魯(31上)、那哈(60上)
《名山藏‧王享記》三21下,五51上
《武備志》卷·二三六、二三七
《華夷風土記》卷四60下
《皇朝象胥錄》卷五‧阿魯︰“阿魯國在西南海中,一名啞魯,自滿剌加順風三晝夜至……。”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38全)。
《明實錄》‧阿魯:朝貢︰永樂五年九月壬子(太祖七十一︰0987),九年七月乙亥(一一七︰1487),十七年九月丙午(二一六︰2155),十九年正月戊子(二三三︰2255),二十一年九月戊戌(二六三︰2403)。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二O(2上)
《外國竹枝詞》P.13上
《八纮譯史》卷二‧阿魯(28)
《讀史方輿紀要》卷八53上、58上︰阿魯部(在今雲南等處?);卷一百(5下)︰阿魯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
《古今圖書集成》邊十二‧邊裔總部紀事︰《圖書編》國朝諸彜朝貢,……阿魯以象送”;邊七八‧大食部滙考一(引《瀛涯勝覽》);
邊八五‧西南古里部滙考(引《明外史‧古里傳》);邊八六‧阿魯部滙考︰《明會典》:阿魯國在西南海中,永樂五年……附古里諸國朝貢。”(另引《明外史‧阿魯傳》、《瀛涯勝覽》)。
《明史》卷六‧成祖二︰“(永樂五年)阿魯入貢,(九年)阿魯入貢”;卷七‧成祖三︰“(十七年)阿魯入貢,(十九年)阿魯入貢”,(二十一年)阿魯入貢”;卷三O四‧宦官一鄭和︰“和……所歷……阿魯……凡三十餘國”;卷三百二十五‧外國六‧阿魯︰“阿魯,一名啞魯,近滿剌加。順風三日夜可逹。”
《明會要》卷七十八‧外蕃二‧阿魯︰“阿魯,亦名啞魯,近滿剌加。永樂九年……,十七年……,十九年、二十一年,……入貢。”
《續通典》卷一四八‧邊防二‧阿魯︰“阿魯亦名亞魯……”。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九‧四裔三‧阿魯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九‧西洋瑣里(1上)
《粵海關志》卷四29下:“阿魯,一名啞魯,近滿剌加。順風三日夜可逹。”
阿羅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二O 1下 即箇羅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5下
阿蠻
《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列傳六三正義《地理志》云︰安息國……自西關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賓國……”。
《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七八︰“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從阿蠻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賓國。從斯賓南行度河,又西南至于羅國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極矣。……”》
《三國志‧魏書》卷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三十︰裴注引《魏略‧西戎傳》︰“……從且蘭復直西行之氾復國六百里。南道會氾復,乃西南之賢督國。且蘭、氾復直南,乃有積石,積石南乃有大海,出珊瑚、真珠。且蘭、氾復、斯賓、阿蠻北有一山,東西行。……”
《通典》卷一九二‧邊防八‧安息︰“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從阿蠻西行三千六百里至罽(斯?)賓國,從罽賓南行渡河,又西至于羅國九百六十里,交息西界極矣。”
《太平寰宇記》卷一八四‧安息國︰“按《西域記》,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從阿蠻西行三千六百里至罽(斯?)賓國,……”。
《冊府元龜》卷九五七(P.11265上)︰阿蠻《通志》卷一九六‧四夷三‧安息︰“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從……”。
《文獻通考》卷三三七‧四裔十四‧安息︰“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從……”。
《古今圖書集成》邊五七‧安息部滙考︰《後漢書‧西域傳》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從阿蠻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賓國……。”
阿沒 阿昧
《新唐書》卷二二一下‧列傳一四六下‧西域下(參見岐蘭條卡片,另見河沒條) :阿沒 阿昧
《冊府元龜》卷九六五‧封冊三: “(天寶六載二月) 封……阿沒國王俱般胡沒為恭信王”(p11349) 。
《玉海》卷一五三21上:阿沒(當即河沒)
阿齊
《順風相送》‧阿齊回萬丹:(P.73)“阿齊開船港口出淺,一更到山尾名蠻突,有一小嶼出椰子……” 。‧磨六甲往阿齊:……(P.75)‧阿齊往羅里(向達注:“羅里即別羅里”) :……(P.76)‧阿齊往傍伽喇:……(P.77)‧阿齊往古里:……(P.78)(*向達注: “阿齊:在北蘇門答臘北部,古為一國,即Atjeh, Achin, Acheen”對音)
《噶喇巴紀略》
《海島逸志》卷六‧紅毛丹: “紅毛丹……有曰阿齊者。阿齊,地名,在吉礁之右,因其種產阿齊,故名” 。
阿瓦 阿瓦河
《南詔野史》卷下:阿瓦
《殊域周咨錄》卷九‧雲南百夷:“……原佔緬甸阿瓦、補幹等處地方,則退兵棄去” 。
《西南夷風土記》p.4:阿瓦
《四夷館考》卷下16上。
《(包見捷)緬略》:阿瓦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零七9上,一一零1上、6上,一一一18上,一一二9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九50下:阿瓦城、阿瓦河
《四譯館考》卷六3上。
《明史》卷四六‧地理七: “緬甸軍民宣慰使司:……東有阿瓦河,自孟養流入境,下流入大金沙江” ;卷一二零‧諸王五:“桂端王常瀛,神宗第七子,(順治十五年五月五日)發井亘,行三日,至阿瓦。阿瓦者,緬酋所居地也;”卷三零五‧宦者二: “初,(楊) 榮妄奏阿瓦、猛密諸番願内屬,……”;卷三一五‧雲南土司三‧緬甸: “(劉) 綖,……自(萬曆) 十年十月至十一年四月,斬首萬餘。復率兵出隴川、孟密,直抵阿瓦。”
《皇清職貢圖》卷一31,七45。
《清乾隆內府輿圖》。
《緬事述略》p.231上
《征緬述略》p.233上
《征緬紀聞》p.241上
《緬甸瑣記》p252上
《入緬路程》p.253上
《從征緬甸日記》p.1上
《海錄》卷上21
《滇繋》九之二‧土司系下32下、44上;十之一‧屬夷系1上、5下、17上(見孟連條) ;十之二‧居夷系17下。
《清朝通典》卷九八‧邊防二‧緬甸: “其酋居阿瓦城” 。
《清朝通志》卷二七‧地理略‧水道四: “瀾滄江……又東南入阿瓦國。經老撾、安南入於海”,“潞江……又西南經騰越州東入阿瓦國界” 。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六‧四裔四‧緬甸:“其酋居阿瓦城”。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四‧緬甸:“緬甸一名阿瓦(種人之名) ,蠻部大國也”, “緬於乾隆十八年冬,國內大亂,酋長蔴哈祖為白古人撒翁所敗,擒而沉之江,撒翁據阿瓦,……”
《大清一統志》卷三八九‧徼外附見:阿瓦城、阿瓦河(2下)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四九八‧徼外附見:阿瓦城、阿瓦河(2下)。卷五五六‧緬甸:阿瓦城(1上)
《清史稿》卷七四‧地理廿一‧雲南: “西至天馬關,接緬甸界:……騰越西以伊洛瓦諦江源流為界,江東野人山地概歸中國,尚可由大盈江之新街入伊洛瓦諦,經阿瓦至偉光海口行輪,……”,“永昌府:……孟定土府:……南丁河……折南入阿瓦”,“潞江安撫司:……東北:孟連河,東南流入阿瓦;”卷二二四‧李定國:阿瓦;卷二四八‧孫可望:阿瓦;卷三零一‧傅恆: “老官屯……南緬都阿瓦”;卷三一三‧阿里袞: “阿瓦, 緬甸都也”;”卷三二七‧旺瑞:阿瓦;卷三三四‧珠魯訥:阿瓦;卷四八九‧何道深:“……去賊巢阿瓦城益近”;卷五二八‧屬國三‧緬甸:“緬甸地亙數千里,其酋居阿瓦城”。
阿哇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阿哇國(23上)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阿哇(25上)
《廣輿圖》卷二
《皇明鴻猷錄》卷六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圖敘、地圖)
《皇明四夷考》卷下‧阿哇:“阿哇,永樂中王昌吉剌遣人來朝貢” 。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阿哇(14上)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四夷廣記》第一零二冊。
《裔乘》卷三‧阿哇(49上)
《名山藏‧王享記》三28下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46上
《圖書編》卷五九、六十
《華夷風土記》卷四60上
《武備志》卷二三五
《皇明象胥錄》卷五‧阿丹:“又阿哇國,永樂中,王昌吉利嘗遣使朝貢”。 (參見呵哇條)
《古今圖書集成》邊八六‧阿哇部匯考:“《明一統誌》:阿哇國,前代無考,本朝永樂中……貢方物”。”
《明史》卷三二六‧外國七:“剌泥而外,有數國:……曰阿哇……。永樂中,嘗遣使朝貢” 。
阿文
《廣輿圖》卷二:阿文
《華夷風土記》卷四60下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p.5686: 西南夷:阿文
(或即柯枝之訛)
阿枝
《皇明四夷考》卷下‧柯枝:“柯枝一名阿枝,東連大山,西南北皆海,……”
《皇明象胥錄》卷五:柯枝:“柯枝一名阿枝,古槃槃國……” 。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41上
《武備志》卷二三七
阿吒釐
《大唐西域記》卷十一︰“摩臘媻國……,自此西南入海交,西北行二千四五百里至阿吒釐(南印度境)” 。
《釋迦方志》卷下︰“摩臘婆國(南印度),……自此西南入海道矣。又西北行二千五百餘里,至阿吒釐國(南印度),周六千餘里,都城周二十餘里。”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12上
《法苑珠林》卷二十九33下
《翻譯名義集》卷八9上
《證類本草》卷十二49上
《本草綱目》卷三十四1371下(呵吒釐)
《古今圖書集成》卷七六‧阿吒釐部滙考(引《大唐西域記》)
阿谷羅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二O 1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5下
(即哥谷羅)
阿胡那
《鄭和航海圖》向注︰“據圖,阿胡那在阿拉伯半島東岸大灣(即今卡姆爾灣)南佐法兒北,今地無考。”
阿拘遮
《釋迦方志》卷上‧中邊篇第三︰“中天竺國東至振旦國五萬八千里,南至金地國五萬八千里,西至阿拘遮國五萬八千里。” 《翻譯名義集》卷七9上
阿拉干 阿剌干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緬甸︰“咸豐三年,英人取古剌,乃名前後所得緬地為英吉利緬甸,置三大部︰曰擺古,曰阿剌干,曰地那悉林。”
《清史稿》卷五二八‧屬國三‧緬甸︰“其疆域……西包阿拉干,東聯麻爾古” ,“至同治三年始立約,英乃于緬甸海岸設官分部,稱‘英領緬甸’ ,即擺古、厄勒瓦諦、阿拉干、地那悉林也。”
阿可耳
《清史稿》卷五二八‧屬國三‧暹羅︰“(乾隆)六十年,暹羅破柬埔寨,取阿可耳及破丁篷二地”。
阿梨吉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列傳一四七下‧南蠻下︰“驃……凡部落二百九十八,以名見者三十二︰曰……,曰阿梨吉……”。
“
阿梨忙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列傳一四七下‧南蠻下︰“驃……凡部落二百九十八,以名見者三十二︰曰……,曰阿梨忙……”。
阿梨闍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列傳一四七下‧南蠻下︰“驃……凡部落二百九十八,以名見者三十二︰曰……,曰阿梨闍……”。
阿里沙 阿利沙彈
《坤輿萬國全圖》阿利沙彈(北22度、東98度)
《職方外紀》卷一地圖︰阿利沙彈(今奧里薩)
《坤輿圖說》阿里沙(今奧里薩)
阿荔散
《那先比丘經》:“我本生大秦國,國名阿荔散”。即今埃及亞歷山大(Alexandria)城的簡譯,巴利文稱 Alasanda。
阿羅單
《藝文類聚》卷七十六‧內典上︰“宋元嘉起居注曰︰阿羅單國王毗沙跋摩,遣使云……”。
《冊府元龜》卷九六三(P.11330下)︰阿羅單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二O 2上、5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5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六六‧阿羅單部滙考:“《宋書‧太祖本紀》︰元嘉七年、十年六月、十一年、十四年、二十九年……。”“《宋書‧夷蠻傳》︰……。”“《冊府元龜》︰元嘉十二年獻方物……。” (參見訶羅單條);邊八九‧南方諸國總部滙考︰《廣東通志‧外志》宋、齊至者,……、阿羅陀、(阿)羅單、……等蓋有十餘國。”
阿羅漢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緬甸︰“道光二十三年,英人侵割印度,以兵船駛入緬甸內港,偪都城,緬人割阿薩毋、阿羅漢、迭乃失里毋地予英,……。”
阿羅帥
《海錄》卷上‧太呢國︰“其山多金,山頂產金處名阿羅帥(原注︰阿,於何切。下同)。由淡水港至此,須陸行十餘日,由咭囒丹港口入,則三四日可至,故中華人到此淘金者,船多泊咭囒丹港門,以其易於往來也。” (P.7)*馮注︰“山頂產金處名阿羅帥,按葡萄牙語金曰ouro,則為葡萄牙語金礦之稱矣。” (P.8);卷上‧咭囒丹︰“西有小川通太呢阿羅帥” (P.11)
阿羅陁 阿羅陀
《文獻通考》卷三百三十二‧四裔九‧阿羅陁:“西南夷阿羅陁國,宋元嘉七年,遣使奉表曰……” (參見訶羅陁條)
《圖書編》卷五九︰阿羅陀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二O 1下、5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5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八九‧南方諸國總部滙考︰《廣東通志‧外志》宋、齊至者,……阿羅陀、……等蓋有十餘國。”
阿末邏
《新唐書》卷二二二下‧列傳一四七下‧南蠻下︰“驃……凡部落二百九十八,以名見者三十二……曰阿末邏。”
阿噴浦
《林邑記》曰︰“……自此還渡壽冷,至溫公浦。升平三年,溫放之征范佛於灣,分界陰陽圻,入新羅灣焉下,一名阿噴浦,入彭龍灣隱避風波,即林邑之海渚。”
《越南歷代疆域》P.351(64)
阿薩密 阿薩毋 阿薩部
《酉陽雜俎》四36‧阿薩部
《太平御覽》卷四八二(十冊P.3975)︰阿薩部(引《酉陽雜俎》)
《異域志》卷下 ‧阿薩部︰“同苗,凡食生皆部其肉垂疊之,以石壓瀝汁,稅波斯、拂菻等國米……”。
《清史稿》卷五二八‧屬國三‧緬甸︰“緬西北有曼尼坡部,又西有阿薩密部,緬嘗以兵攻二部,漸有從西黑特旁侵入英領之勢。西黑特居阿薩密南,為印度孟加東北境……。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O ‧輿地考二十六‧西藏︰“東南至狢㺄野番,接緬甸及印度阿薩密界”;卷三三三 ‧四裔考三‧緬甸︰“道光二十三年,英人侵割印度,以兵船駛入緬甸內港,偪都城,緬人割阿薩毋、阿羅漢、迭乃失里毋地予英”。
阿善洲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然南海諸洲有十餘國,……(從西數之,有婆魯師洲、……、阿善洲、未迦漫洲,又有小洲,不能具錄)。”
阿軬荼 阿軬茶 軬茶
《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臂多勢羅國……,從此東北行三百餘里至阿軬荼國(西印度境)……,役屬信度國”。
《釋迦方志》卷下︰“臂多勢羅國……,又東北行三百餘里至軬荼(西印度)”。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八二841下,八三845中:阿軬茶
《酉陽雜俎》卷三30:阿軬茶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七‧阿軬荼部匯考(引《大唐西域記》)
阿思里
《島夷志略》‧阿思里︰“極西南達國里之地(藤田豐八注︰撻吉那條云,國居達里之地,此句疑國居西南達里之地之誤也),無山林之限,風起則飛沙撲面,人不敢行……。”*藤案︰“此地殆在西印度沙漠之地,而阿思里三字疑有譌誤,其對何音殆不可知。”*沈證︰“此利非亞洲東方之阿匽國,《廠圖》作亞然亦作阿桑者也,與亞丁對岸,當大食海之東北濱,故得早通東方商舶。《諸蕃志》之弼琶羅在此國西,《海夷總國》之賞那,《圖志》曰西臘,《廠圖》曰賽拉,則此國屬地也。”
阿輸陀 阿喻陁 阿喻陀 阿踰陀 阿與陁 阿悅陁
《魏書》卷八‧世宗紀八︰“(景明三年)是嵗,……阿喻陀……遣使朝貢”,“(正始四年十有一月)己酉,阿與陁……朝獻”,“(永平四年春正月)甲子,阿悅陁……朝獻”。
《大唐西域記》卷五:“納縛提媻矩羅城……自此東南行六百餘里,渡競伽河,南至阿踰陀國(中印度境)。”
《釋迦方志》卷上︰“納縛提婆城……又東南行六百餘里,渡殑伽河南至阿輸陀國(中印度),周五千餘里,都城周二十餘里。”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1上︰阿踰陀
《法苑殊林》卷二十九12上︰阿輸陀
《冊府元龜》卷九六九‧阿喻陁、阿與陁(P.1139上)、阿悅陁(P.11391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五‧阿喻陀部滙考(引《大唐西域記》)
阿者刁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據圖,阿者刁在印度西海岸莾葛奴兒(Mangalore)之北。今地無考。)
阿本喇補 阿木喇補
《皇明象胥錄》卷四‧占城︰“……全境二十七處,四府一州二十二縣,東至海,南至占臘,西至黎人山,北至阿木喇補,凡三千五百餘里”。
《皇明世法錄》卷八二6下
《明史》卷三百二十四‧外國五‧占城(參見赤坎邦都郎條)
《古今圖書集成》邊一O 三‧占城部滙考–(引《明外史‧占城傳》)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九‧四裔三‧占城(阿本喇補》。
阿撥把丹
《明史》卷三O四‧宦官一‧鄭和︰ “和……所歷……阿撥把丹……凡三十餘國”;卷三百二十六‧外國七(參見甘巴里條)
《古今圖書集成》邊八六‧甘巴里部匯考(引《明外史‧甘巴里傳》)
《粵海關志》卷四29下
阿爾模斯 阿爾諾斯 阿爾母斯
《職方外紀》卷一地圖︰阿爾模斯(位於波斯西南海邊,波斯灣北岸)(當即忽里謨斯);卷五地圖︰阿爾諾斯(同上)
《坤輿圖說》卷下‧阿爾模斯︰“其地悉是鹽及琉璜,草木不生,鳥獸絕跡,人著皮履,遇雨過履底一日輒敗。多地震,地候極熱,須坐臥水中沒至口方解,絕無淡水,勺水皆從海外載至。因居三大洲之中,富商大賈多聚此地……” (P.80)
《坤輿全圖》阿爾母斯(位於霍爾木茲海峽西岸)
阿耨達山 阿傉達山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五七︰[正義]《括地志》云︰“又阿耨達山亦名建末達山,亦名崑崙山……”;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傳六十三︰“([正義]……先儒多引〈大荒西經〉云,弱水云有二源,俱出女國北阿耨達山,南流會於女國……。阿耨達山即崑崙山也。)”“大夏……其東南有身毒國(……[正義]《括地志》……云︰阿耨達山亦名建末達山,亦名崑崙山……)”
《水經注》卷一︰“釋氏《西域志》曰︰阿耨達太山其上有大淵水宮殿樓觀甚大焉,山即崑崙山也。《穆天子傳》曰︰天子升崑崙封隆之芥,封隆雷公也,雷電龍,即阿耨達宮也。其山出六丈水,山西有大水,名新頭河”,“釋氏《西域志》曰︰新頭河經罽賓、犍越摩、阿剌諸國而入南海是也。阿耨達山西南,有水名遙奴”。“(康)泰(扶南)傳亦知阿耨達山,是崑崙山”。
《藝文類聚》卷七十六‧內典上(參見摩訶賴條)
《釋迦方志》卷上︰“中天竺國……北至小香山阿耨達池五萬八千里”,“四言水者,此洲中心有一大池名阿那陀答多,唐言無熱惱也,即經所謂阿耨達池,在香山南大雪山北……”,“《水經》云,無熱丘者即崑崙山。又《扶南傳》云,阿耨達山即崑崙山”。
《通典》卷一九二‧邊防八‧于闐︰ “國有阿耨達山……(或云阿耨達即崑崙山……)”。
《一切經音義》卷一313中,二十二446下,二十三452中,二十五466中:阿耨達山
《翻梵語》卷九1045中:阿耨達山
《翻譯名義集》卷七9上:阿耨達山
《太平御覽》卷七九七‧四夷部十八‧摩訶賴(引釋道安《西域志》)
《太平寰宇記》卷一八一‧于闐︰ “土俗物產……阿耨達山,在國南……”。
《通志》卷一九六‧四夷三‧于闐︰ “國有阿耨達山”。
《文獻通考》卷三三七‧四裔考十四‧于闐︰ “國有阿耨達山……”。
《寰宇通志》卷一一七‧于闐(9下)︰阿耨達山
《大明一絕志》卷八九‧于闐(15上)︰阿耨達山
《清史稿》卷八十‧地理二七︰“《水經注》︰‘阿耨達山,西南有水名遙奴……’。今阿里為藏中極西南地,近古天竺境,此山西去掄楚、拉楚、麻楚三大水皆西流,轉東而南合為岡噶江,入南海。疑此即阿耨達山也”。
阿勒富海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波斯︰“南抵阿勒富海,與亞剌伯毗連”。
阿黎米也
《海國聞見錄》〈小西洋記〉︰“包社大白頭國……,西南鄰阿黎米也”,“阿黎米也東鄰包社大白頭,北接東西多爾其,西北濱於大西洋之中海,西聯烏鬼國,陸地一隅自西至西南與烏鬼之地隔對一海,南臨大洋。國為多爾其所屬,男女於多爾其為奴婢”。〈大西洋記〉︰“蘇麻勿里,東與接聯阿黎米也之順毛烏鬼為界”,“……盡中海之東處,阿黎米也,由阿黎米也而向西,直出至西洋……”。
《海錄》卷上P.36︰*馮注︰《海國聞見錄》云︰“……阿黎米也(阿剌壁半島……” 。
《粵海關志》卷三十29上(引《海國聞見錄》)
阿耶穆佉
《大唐西域紀》卷五︰“阿喻陀國,……從此東行三百餘里,渡競伽河,北至阿耶穆佉國(中印度境)。阿耶穆佉國,周二千四五百里,國大都城臨競伽河”。
《釋迦方志》卷上:“阿輸陀國,……自此東行三百餘里,渡殑伽北至阿耶穆佉(中印度),周二千五百里,都城臨河周二十里,……”。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1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五‧阿輸陀部、阿耶穆佉部滙考(引《大唐西域記》)
阿由提亞
《清史稿》卷五二八‧屬國三‧暹羅:“(乾隆)三十一年,暹羅入貢,……頃之,當其時,緬甸攻暹羅,進圍其國都阿由提亞,三月陷之,殺其王,暹羅遂亡。”
阿真谷城 阿真國城 阿占國城
《征緬錄》:“(大德三年)十二月,阿散哥也犯邊,攻阿真谷、馬來城”。指今緬甸中部的新固(Singu)。另或作阿真國城、阿占國城。
阿點媻翅羅
《大唐西域記》卷十一︰ “從信度國西南行千五六百里,至阿點媻翅羅(西印度境) ,……國大都城號朅䶩濕伐羅,周三十餘里,僻在西境,臨信度河,鄰大海濱”。
《釋迦方志》卷下︰ “從信度西南千六百里,至阿點媻翅羅(西印度) ,周五千里,都城周三十餘里,僻在西境地卑下,臨信度河,濱大海”。)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12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七‧阿點媻翅羅匯考(引《大唐西域記》)
阿馬拉普剌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緬甸︰《五洲地理志》︰商埠之大者,……在北為八莫,為蠻得勒,為阿馬拉普剌,為阿瓦,為織耿。……”。
阿難陀補羅
《大唐西域記》卷十一:“伐臘毘國,……自此西北行七百餘里,至阿難陀補羅國(西印度境)”,“阿難陀補羅國周二千餘里,……役屬摩臘媻國”。
《釋迦方志》卷下︰“伐臘毗國,……又於西北行七百餘里,至阿難陀補羅國(西印度)”。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12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六‧阿難陀補羅部匯考(引《大唐西域記》)
阿波邏羅龍泉
《大唐西域記》卷三︰“瞢揭釐城東北行二百五六十里,入大山至阿波邏羅龍泉,即蘇婆伐窣堵河之源也。”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15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六三‧烏萇部匯考:“《大唐西域記》:瞢揭釐城東北行二百五六十里,入大山至阿波邏羅龍泉,即蘇婆伐窣堵河之源也……”。
阿不合大王城
《島夷志略》馬八兒嶼(* 藤注︰“阿不合Abaka (Abaga)大王城”。)
《元史》卷三:“(憲宗二年七月)命……諸王秃兒花、撒 (丘) [立]征身毒”,“( 憲宗三年六月)命……塔塔兒帶撒里、土魯花等征欣都思、怯失迷兒等國。”;卷八:“(至元十年正月己卯)詔遣扎术呵押失寒、崔杓持金十萬兩,命諸王阿不合市藥獅子國”;卷十一:“(至元十七年二月辛丑)賜諸王阿八合、那木干所部,及征日本行省阿剌罕、范文虎等西錦衣、銀鈔、幣帛各有差”;卷二百一十‧外夷三‧馬八兒等國(參見俱藍條)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馬八兒諸國(14下)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39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七七‧俱蘭部匯考(引《元史‧俱蘭傳》)
邊一O五‧馬八兒部匯考 (引《元史‧馬八兒傳》)
《中西交通史料》(六)P.381
阿恃多伐底河 阿氏羅筏底河
《大唐西域記》卷六(參見拘私那竭條)
《釋迦方志》卷上:“……拘尸那揭羅國(中印度) ……城西北四里,度阿恃多伐底河,此云有金也……”。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7上(阿恃多伐底河)。
《法苑珠杯》卷二十九17上(阿恃多伐底河) ,六三7上︰(阿氏羅筏底河) 。
《翻譯名義集》卷七21上︰阿恃多伐底河
哀牢
《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永昌郡,古哀牢國”。
《水經注》卷十四︰ “益州葉榆河出其縣北界,屈從縣東北流,過不常縣(縣故九隆、哀牢之國也。……” (?)
《通典》卷一八七‧邊防三‧哀牢(?)
《一切經音義》卷八一835上。
《蠻書》卷六:“永昌城,古哀牢地,在玷蒼山西六日程”。
《唐會要》卷一百‧驃國:“古哀牢國也”。
《太平廣記》卷四八二‧夷牢(出《獨異志》)
《太平御賢》卷七八六十‧四夷部七‧哀牢: “《後漢書》曰︰……,《九州記》曰︰……,《唐書》曰︰……”;卷七八九‧四夷部十‧南詔蠻: “《唐書》曰︰……”。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七‧驃國;“《唐史》曰︰……。魏晋間有著《西南異方志》及《南中八郡志》者,云︰永昌,古哀牢國也……”;卷一七九‧哀牢國。
《冊府元龜》卷九五六(p.11239上、11245上) ,九五七(11261下、11262上) ,九六O(11293上) ,九六三(11327上) ,九五八(11378上) ,九七三(11429上) ,九七七(11478上) 、九八三(11544下) ,九九五(11682下) ,九九九(11717下):哀牢夷
《通志》卷四一‧都邑略:“哀牢即永昌郡之地”。(?)卷一九七‧四夷四‧哀牢夷
《東漢會要》卷十五‧曆數中‧祥瑞: 西南夷哀牢…
《玉海》卷一五二23下 (益州徼外) 、28上,一五四7上。
《百夷傳》4上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76上。
《寰宇通志》卷一一三‧金齒軍民指揮使司: “古哀牢夷之地”。
《大明一統志》卷八七‧永昌軍民府: “古哀牢國”(23上)。
《炎徼紀聞》卷四47:哀牢夷 (永昌)。
《荒徼通考》卷二20上: “所畫安南地圖,其西抵哀牢國,考之地志,哀牢國即今雲南永昌府……”。
《圖書編》卷五九。
《南詔野史》上卷:哀牢 (當指永昌府)。
《安南圖說》‧世紀11上(即指老撾)。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一‧雲南: “先有低牟直者,居永昌哀牢之山麓(今金齒地) ”(21下)
《本草綱目》卷八619上,五一1808上。
《咸賓錄》卷七‧南中諸夷(1上) 、金齒(23上);老撾(28上)︰ “老撾,古屬哀牢”。
《東西洋考》卷一‧交阯:“ 登庸立(譓)其子方瀛居守,自稱大上皇,率兵攻譓,連破之,譓走入哀牢國,憤悒死”。(*書局︰在今越南西北部及老撾桑怒省邊境。)
《方輿勝略‧外夷》卷六1下
《武備志》卷二O二5上;哀牢 (雲南)。
《安南志(原)》卷一‧總要:“老撾即古哀牢”。
《馭交記》卷八109,九117 (指老撾)。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O 七3上,一一一20下,一一二18下。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三1上,一一七‧永昌︰ “古哀牢國” (44下) 。
《明史》卷三一五‧雲南土司三: “ (成化十七年)安南黎灝率兵九萬,開山為三道,進兵破哀牢,入老撾境……”;卷三二一‧外國二‧安南:“(黎)灝既破占城……親督兵九萬,開山為三道,攻破哀牢,侵老撾,復大破之……”。
《安南志略》卷六12下,九17 (雲南)。
《安南雜記》(清李仙根): “交阯……西南界老撾,即古哀牢”。
《滇繫》十之二‧屬夷繫繫20上。
《續通志》卷六四O‧四夷傳六: “南詔……。本哀牢夷後……”。(6747上)
《續文獻通考》卷二四三‧四裔七‧木邦(老撾附):“《明史》……《老撾土司傳》曰︰……破哀牢、入老撾境”。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二五‧輿地二十一‧雲南省: “大理府……臣謹案,府境為漢益州郡所屬葉榆、雲南縣地,……此隋唐之際哀牢、烏變之別種”,“永昌為哀牢舊邦,……”。(10654下、10656上)
《清史稿》卷二八八‧鄂爾泰:“ 滇邊西南界以瀾滄江,江外為車里、緬甸、老撾緒境,其江內鎮沅、威遠、元江、新平、普洱、茶山諸夷,巢穴深邃,出沒魯魁、哀牢間”;卷五一二‧土司一:“瀾滄江……內之滇沅、威遠、元江、新平、普洱、茶山諸夷,‘穴深邃,出沒魯魁、哀牢間”;卷五二七‧屬國二‧越南;“(光緒十年十月)周德潤奏;‘官軍進取越南,宜以正兵牽制河內之師,別用奇兵由車里越老撾,走哀牢,以暗襲順化”。
艾報
《清史稿》卷五二八‧屬國三‧緬甸: “緬軍潰……,喀姆稗兒乘間攻克艾報、墨爾階兩城,與瀕海地那悉林之地,然英軍……”。
愛州
《後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第一下︰“九真……(李賢等注︰九真,今愛州縣)”;卷五‧孝安帝紀五︰“九真……(李賢等注︰九真,郡名,今愛州縣)”;卷二四‧馬援列傳十四︰“援……自無功至居風(李賢等注︰無功、居風、二縣名,並屬九真郡。居風,今愛州)”。
《梁書》卷三‧本紀三‧武帝下︰“(普通四年)六月乙丑,……分交州置愛州”,“(大同八年)三月,……遣……愛州刺史阮漢,同征李賁於交州”,“(太清) (二年五月)辛亥,赦交、愛、德三州”。
《陳書》卷一‧本紀一‧高祖上︰“……(李) 賁兄天寶、遁入九真……進圍愛州。”
《南史》卷九‧陳本紀上九︰“(李)賁兄天寶遁入九真,……進圍愛州,帝討平之”, “(太平二年)九月辛丑,……策曰︰‘……大同之末,邊政不修,李賁狂迷,窃我交、愛’ ……”。
《隋書》卷三一‧表二六‧地理下︰“九真郡︰梁置愛州。……”。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智行法師、大乘燈襌師傳 (愛州人)
《朝野僉載》卷三77。
《初學記》卷八‧總敍州郡第一︰“(交州都督府︰儋、雷、峰、融、容、愛……”;嶺南道第十一︰“石坻 金屬 (《南越志》曰︰……軍安縣女子趙嫗……恒居象頭鬥戰。(已上愛州)”。
《通典》卷一百八十四‧州郡十四‧古南越︰“愛州 (今理九真郡),秦象郡地,漢武置九真郡,後漢同晋亦屬九真郡,宋、齊因之,梁置愛州,隋為九真郡,大唐為愛州或為九真郡,領縣六︰九真,安順,崇平,日南(並漢居風縣地),無編(漢舊縣,又有漢西才縣,故城在今縣東),軍寧”。
《元和郡縣志》卷三八‧嶺南道五(14上)
《嶺表錄異》卷上3。
《舊唐書》卷三八‧志十八‧地理一︰“安南都護節度使。治安南府,管……、愛、……等州”;卷四十一‧地理四︰“愛州:隋九真郡,武德五年,置愛州,領九真、松源、楊山、安順四縣。又於州界分置積、順、安、永、胥、前真、山七州。改永州為都州。九年,改積州為南陵州。貞觀初,廢都州入前真州。其年,廢前真、胥二州入南陵州。又廢安州以隆安縣,廢山州以建初縣,並屬州。又廢楊山、安順二縣入九真縣。改南陵州復為真州。八年,廢建初入隆安。九年,廢松源入九真。十年,廢真州,以胥浦、軍安、日南、移風四縣屬愛州。天寶元年,改為九真郡。乾元元年,復為愛州……。 九真:漢武帝開置九真郡,治於胥浦縣。領居風、都龐、餘發、咸驩、無切、無編等七縣。今九真縣,即漢居風縣地。吳改為移風。隋改為九真,州所治。自漢至南齊為九真郡。梁置愛州、隋為九真郡。 安順:隋舊。武德三年,置順州,又分置東河、建昌、邊河,並屬順州。州廢,及三縣皆倂入安順,屬愛州也。 崇平:隋隆安縣。武德五年,於縣置安州及山州,又分隆安立教山、建道、都握三縣,並屬安州,領四縣。又置岡山、真潤、古安、西安、建初五縣,屬山州。貞觀元年,廢安州及三縣,又廢山州及五縣,以隆安隸愛州。先天元年,改為崇安。至德二年,改為崇平。 軍寧:隋軍安縣,武德五年,於縣界置永州。七年,改為都州。貞觀元年,改為前真州。十年,改屬愛州。至德二年,改為軍寧。 日南:漢居風地。……隋為日南縣。 無編:漢舊縣,屬九真郡。又有漢西于縣,故城在今縣東所置也。”;卷五九‧列傳九‧丘和︰“(蕭)銑……遣……渡海侵和,和遣高士廉率交、愛首領擊之”;卷八十‧列傳三十‧褚遂良︰“子孫配流愛州”;卷一五四‧列傳一O四‧柏耆︰“……命長流愛州,尋賜死”;卷一八六上‧列傳一三六上‧酷吏上︰“來子珣,……長壽元年,配流愛州卒”;卷一九七‧列傳一四七‧南蠻︰“真臘國,……北至愛州六十日行”。
《唐會要》卷七十三‧安南都護府︰“元和四年八月,安南節護奏,破環王國偽號愛州都統三萬餘人……”;卷九十八‧林邑國︰愛州
《太平御覽》卷一七二‧州郡部十八‧愛州︰“《方輿志》曰︰愛州九真郡,秦象郡地,漢武置九真郡,後漢亦同,晋亦屬九真郡,宋、齊因之,梁置愛州,隋為九真郡,唐又為愛州”。
《太平寰宇記》卷一七O‧交州、一七一‧愛州[引《嶺表錄(異)》、一七六‧林邑國
《冊府元龜》卷九八七 (P.11590下) ︰愛州
《武經總要》卷二十一24上。
《華夷圖》
《新唐書》卷七‧本紀七‧順宗︰“(貞元)十八年……十二月,環王陷驩、愛二州”;卷四十三‧地理七上︰“愛州九真郡,下。……縣六:九真……安順……崇平……軍寧……日南……長林……”;卷六九‧表九‧方鎮六︰“天寶十載 置安南管內經略使,領……、愛、……十一州”;卷一O五‧列傳三十‧褚遂良︰“顯慶二年,……貶愛州刺史”;卷一五二‧列傳七七‧姜公輔︰“姜公輔,愛州日南人”;卷二O八‧列傳一三三‧宦者下‧劉季述︰“……流……(景)務脩愛州”;卷二二二下‧列傳一四七下‧南蠻下‧環王︰“元和初……安南都護張舟執其偽驩、愛州都統,……”,“武德初,以寧越、鬱林之地降,自是交、愛數州始通”。
《新五代史》卷六五‧南漢世家五‧劉龑︰“(大有)四年,愛州楊廷藝叛……”。
《證類本草》卷十二47下,十三14上、41上下,十四10下、25下。
《元豐九域志》卷十‧化外州(8上)
《香譜》卷上(P.3)‧鷄舌香(引《唐本草》)
《輿地廣記》卷一‧秦四十郡(12下)︰二‧漢十三郡(3下)、三國吳地(5下)、晋十九道(9下);三‧唐十五道採訪使(3下);四‧皇朝郡國(4下);三八‧廣南路化外州(4上)。
《能改齋漫錄》‧卷十五388
《通志》卷四十‧地理略︰“……交南驩、愛、……凡七十州焉”。
《墜理圖》
《事林廣記》前集卷三‧地輿類‧宋廣南化外州︰愛州
《文獻通考》卷三百二十三‧輿地九‧古南越︰“愛州,秦象郡地,漢武帝置九真郡,後漢同晋亦屬九真郡,宋、齊因之,梁置愛州,隋為九真郡,唐為愛州或為九真郡,屬嶺南道。……領縣六︰九真、安順、崇平、日南、無編、軍寧。宋無此州。”;卷三三O‧四裔七‧交阯︰“石湖范氏《桂海虞衡志》曰︰今安南國地接漢九真、日南諸郡及唐驩、愛等州……”。
《安南志略》總序,卷一,四,八,九,十一,十五,十九。
《宋史》卷二五九‧列傳十八‧張瓊︰“太祖……即位。擢典禁軍,……領愛州刺史”;卷四八八‧列傳二四七‧外國四‧交阯︰“天聖九年,遣……、知愛州刺史帥日新等來謝”;卷四九二‧列傳二五一‧外國八‧唃廝囉︰“明道初,即授廝囉寧遠大將軍、愛州團練使……”。
《元史》卷六十三‧地理六 (參見清化條)
《交阯總志》卷一至三。
《安南志(原)》卷一‧總要
《安南棄守本末》27上。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安南(1上、7下)、占城國(8下)。
《大明一統志》卷九十‧安南(2下、7下)、占城國(8下)。
《越嶠書》卷一2上,三18上,四1上,五2上,七2上,十一2下,十三3下,十七10下。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14下、16下)。
《安南圖說》‧風俗(26上)。
《皇明四夷考》卷上‧安南︰“惟交、愛人倜儻好謀……”。
《殊域周咨錄》卷五‧安南︰“……尋為愛州將楊延藝所據”;卷六‧安南︰“唐時置為安南都護,有愛州、驩州之名”;卷七‧占城︰“元和初入寇,安南驩、愛等州都護張丹(舟?)擊破之”。
《荒徼通考》‧安南。
《圖書編》卷五九。
《華夷花木鳥獸珍玩考》卷一24下︰二10下。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安南(28下)
《四夷考》卷一‧安南考(8下)。
《本草綱目》卷十四815下,三十一1302下、1303上、1305下,三十四1364上,三十五1410上、1419下。
《咸賓錄》卷六‧安南(3上)。
《安南圖志》‧安南考(11下)。
《四夷廣記》第九十九冊‧安南,第一百冊‧占城。
《裔乘》卷二‧安南(13下)。
《東西洋考》卷一‧交阯︰“清化港,即舊清化府也。是漢九真郡治之地,隋唐為愛州,在交阯為西京,今為清華承政司。”;卷九‧西洋針路︰“清華港︰漢為九真郡,隋唐為愛州,交阯為西京,國朝為清化府”。(*書局︰越南古州名,今越南清化、義安省一帶。)
《武備志》卷二三八。
《馭交記》卷一,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O三88上,一一八3上、26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14上,六24下、31上,一一二23下。
《四譯館考》卷一9下。
《古今圖書集成》邊八九‧南方諸國總部總論︰“《大學衍義補》:在唐中葉,江南之人仕中國顯者猶少,而愛州人姜公輔已仕中朝為學士宰相,與中州之士相頡頑矣”;邊九一‧安南部匯考二︰“《廣東通志》︰(唐)九真部為愛州,分福祿州、長州”;“《宋史‧交趾傳》︰……”。
《明史》卷三百二十一‧外國二‧安南 (參見安南條)
《續通典》卷一二五‧州郡五(P.1887上)。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2上、3下);四二四之十三‧占城。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三‧輿地五(4690上)、二三九‧四裔三‧安南(4747下)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六‧四裔四‧安南(7450中)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0上、16上);五五九‧占城(1下)。
安邦(承政司) 安邦 (海口)
《安南志略》卷四4上︰安邦口。
《元史》卷一二九‧列傳十六‧來阿八赤︰“……進至交州,……日烜不降,據眾擁竹洞、安邦海口”;卷一六六‧列傳五三‧樊楫︰“……與賊舟遇安邦口,楫擊之……”;卷二O九‧列傳九六‧外夷二‧安南︰“日烜至安邦海口,棄其舟楫甲仗……”。
《安南棄守本末》25上︰安邦。
《越嶠書》卷一10下,十二28下,十三19下︰安邦承政司;卷五12下︰安邦海口。
《南詔野史》下卷︰安邦。
《廣輿圖》卷二︰安邦承政。
《安南圖說》‧“安南國圖”、偽制 (23上) ︰安邦承政。
《殊域周咨錄》卷五‧安南(參見義安條)︰安邦道。
《荒徼通考》安南︰安邦海口。
《圖書編》卷五九︰安邦承政。
《圖書編》卷五九︰安邦承政。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安南(30下)︰安邦承政司。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一︰安邦承政。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安邦承政。
《安南圖志》‧“安南圖” ︰安邦承政。
《四夷廣記》安南(第九九冊)︰安邦承政司。
《東西洋考》卷一‧交阯︰“……其地分十三承政司(《廣志》曰︰……或承政只管一府,如安邦、安邦承政司安邦承政司安邦承政司類……)”。(*書局︰今越南河北省一帶。)
《名山藏‧王享記》卷二21下:安邦承政。
《武備志》卷二二三︰安邦;二二八︰安邦。
《馭交記》卷四︰安邦口;卷十、十一;安邦。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28下(安邦口),41下(安邦承政司)。
《續史方輿紀要》卷一O四49下,一一二25下︰安邦承政。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安邦承政。
《明史》卷三百二十一‧外國二‧安南(參見乂安條)︰安邦道 (黎利所建)。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六‧四裔考四‧安南︰“分十三承政司,安邦、海陽、……”。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2上)︰安邦承政司。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安南(12上)︰安邦承政司。。。
《清史稿》卷五二七‧屬國二‧越南︰“又上路未陷,下路已陷者,安邦道四府十二縣,……”。
安定 安定江
《水經注》卷十四︰“……中水又東逕嬴樓縣南,……《沝邑記》曰︰縣本自交阯南行都官塞浦出焉,其水自縣東逕安定縣北帶長江,江中有越王所鑄銅船……)”。
《安南志略》卷一︰安定縣
《東西洋考》卷十二‧逸事考︰“越人鑄銅為船,在安定江,潮退時見(出《交州記》)”。
《清史稿》卷四三九‧廖壽恒︰“(光緒)九年,法人侵略越南安定,……)”。
《越南歷代疆域》401
安江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安南:“《紀事本末》:……又割永隆、安江、河仙地予之,南圻盡為法據。”
《清史稿》卷五二七‧屬國二‧越南(參見南圻條)
《越南歷代疆城》P.351、401。
安南,安南城(一)正名
《朝野僉載》卷一:“ 安南都護鄧祐,韻州人……”,二29,三77,六135。
《通典》卷一七一‧州郡一‧序目上︰“吳主……盡海置交(治龍編,今安南府) 、廣……。”;卷一七
二‧州郡二‧序目下︰“鎮南經略使(安南都護府管兵四千一百人)……。”;卷一百八十四‧州郡十四‧古南越︰“安南(安南) ,七縣(宋平、朱鳶、龍編、太平、交趾、武平、平道)”“安南都護府……安南府(今理宋平縣) ︰秦屬象郡;漢交趾、日南二郡界;後漢因之,兼置交州(領郡七,理於此) ;晋、宋、齊並因之(晋領郡七,宋領郡五,齊領郡九,皆理於此) ;宋又置宋平郡,齊因之,亦為交趾郡地,梁、陳因之;隋平陳,郡廢,置交州,煬帝初,州廢,置交趾郡;大唐為交州,後改曰安南都護府,領縣七︰宋平(宋置宋平郡在此),朱鳶(吳軍晋縣地,舊置武平郡,鳶以專反) ,龍編(漢舊縣),太平,交趾(漢龍編縣地) ,武平(吳舊縣),平道(齊置昌國縣)。” ;卷一八七‧邊防三‧哀牢︰安南府;卷一八八‧邊防四‧嶺南序略︰安南。
《一切經音義》卷八一832中,九三894中。
《元和郡縣志》卷三八‧嶺南道五(10下)。
《白孔六帖》卷七‧珠︰“孔廢池珠玉(馬植為安南都護……)”;卷八‧銅︰“孔柱(馬揔遷安南都護,建二銅柱……)”;卷九‧道路︰“孔天威(高駢鎮安南……)”;卷五十二‧無備︰“孔搙虛《南蠻傳》︰蔡京貶死崖州,以……攻交州進略安南……)”。
《酉陽雜俎續集》卷八246;卷九;“安南有人子藤”。
《蠻書》卷一‧雲南界內途程第一︰“苴哶城,從安南府城至蠻王見坐苴哶城水陸五十二日程,只計日,無里數”,“從安南上水至峯州兩日,至登州兩日,至忠誠州三日,至多利州兩日,至奇富州兩日,至甘棠州兩日,至下步三日,至黎武賁柵四日,至賈湧步五日。已上二十五日程,並是水路。” 另卷四、七、九、十 (校注本心P.1、2、87、97、105、108、183、227、238、248、266) 。*向達案︰“唐代記述自安南入雲南道里者,尚有德宗貞元時宰相賈耽所記之邊州入四夷道里,一共七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前段述自安南入雲南路程,文曰……。忠城、丹棠、古湧步,當即《蠻書》之忠誠、甘棠及賈湧步。……《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百十八紀永樂十七年四月壬午改交趾文振縣之甘棠驛隸文盤縣。文振、文盤,據李文鳳《越嶠書》卷一,俱隸歸化州,即在紅河南岸。甘棠驛當即古甘棠州,……兩處紀載俱始自安南都護府治之交州,即今越南河內。由此西北行第一程至峯州。峯州,各書謂即今越南山西省之白鶴縣。峯州以後,賈、樊二氏路程俱及忠誠州,……。案越南北圻水道,紅河、黑水河、清水河匯於越池。越池舊名白鶴神廟三岐江,亦作三岐,吳承志《唐賈耽邊州入四夷道里考實》卷三《安南至永昌地里考實》謂三岐即唐代之忠城……確實可信。……”
《嶺表錄異》卷下P.19。
《舊唐書》卷八‧本紀八‧玄宗上︰“(開元二年十二月)時右威衛中郞將周慶立為安南市舶使……。”;卷十一‧本紀十一‧代宗︰“(永泰二年)二月……壬辰,鎮南都護依舊為安南都護府。”“(十二年夏四月)壬寅,以前商州刺史烏崇福為安南都護、本管經略使。 (五月甲戌)以前安南都護張伯儀為廣州刺史……。”;卷十三‧本紀十三‧德宗下︰“(貞元四年春正月),以吉州刺史張庭為安南都護、本管經略史。……” “(七年夏四月) 己未,安南首領杜英翰叛,攻都護府”,“(十九年二月)己亥,安南經略史裴泰為州將王季元所逐。”;卷十四‧本紀十四‧憲宗上︰(元和元年三月)戊戌,以安南經略副使張舟為安南都護、本管經略史。……壬寅,以前安南經略史趙昌為廣州刺史、嶺南節度史”,“(四年八月)丙申,安南都護張舟奏破環王國三萬餘人”,“(五年七月)庚申,以虔州刺史馬總為安南都護、本管經略史。”;卷十五‧本紀十五‧憲宗下︰“(元和十四年冬十日)壬戌,安南軍亂,殺都護李象古,……。丙寅,以唐州刺史桂仲武為安南都護”;卷十六‧本紀十六‧穆宗︰(元和十五年)二月……甲午,以桂管觀察使裴行立為安南都護,充本管經略使。……。秋七月……乙卯……,安南都護裴行立卒。……(八月)甲戌,安南都護桂仲武斬叛將楊清首以獻,收復安南府。……是歲……,定……安南合九十七州不申戶帳。”;卷十七上‧本紀十七上‧敬宗︰“(長慶四年)十一月……戊申,安南都護李元喜奏︰黃家賊與環王國合勢陷陸州”,“(寶曆元年五月)庚午,安南李元喜奏移都護府於江北岸”;卷十七下‧本紀十七下‧文宗下︰“(大和七年三月)己酉,安南奏︰蠻寇寇當管金龍州……(八年)辛巳,以棣州刺史韓康為交南都護。(九年癸酉)以前棣州刺史田早為安南都護。”“(開成元年九日庚辰)以饒州刺史馬植為安南都護。”;卷十八‧本紀十八‧宣宗︰“(大中十一年)四月……,以安南宣慰使、右千牛衛大將軍宋涯為安南都護、……(十二年春正月),以安南本管經略招討處賈使……李弘甫為宗正卿。六月,南蠻攻安南府”;卷十九上‧本紀十九上‧懿宗︰
“(咸通二年九月)林邑蠻宼安南府。(三年)十一月,遣……赴援安南。(四年)七月年歲朔,制︰‘安南寇陷之初…… ’……初,大中末,安南都護李琢貪暴,……。(六年)是歲秋,高駢目海門進軍破蠻軍,以復安南府。(七年)十月……,安南高駢奏蠻寇悉平。(八年)三月,安南高駢奏……”;卷二十上‧本紀二十上‧昭宗︰“(天復元年春正月)庚寅,制以孫德昭為安南節度、檢校太保……”;卷二十下‧本紀二十下‧哀宗︰“(天祐二年五月)壬申,制新除……、兼安南都護……,……”;卷三五‧志十五‧天文上︰“……,又以圖校安南,日在天頂北二度四分……。安南都護府,北極事二十六度大分。……”;卷三六‧志十六‧天文下︰“其中一星主長沙國,逾嶺徼而南……(今安南諸州,在雲漢上源之東,宜屬鶉火)。”;卷三八‧地理一︰“安南都護節度使。治安南府,管交、武峩、粵、芝、愛、福祿、長、峰、陸、廉、雷、籠、環、崖、儋、振、琼、萬安等州。”;卷四十一‧地理四︰“安南都督府 隋交趾郡。武德五年,改為交州總管府,管交、峯、愛、仙、鳶、宋、慈、險、道、龍十州。其交州領交趾、懷德、南定、宋平四縣。六年,澄、慈、道、宋並加‘南’字。七年,又置玉州,隸交府。貞觀元年,省南宋州以宋平縣,省隆州以陸平縣,省鳶州以朱鳶縣,省龍州以龍編縣,並隸交府。仍省懷德縣及南慈州。二年,廢玉州入欽州。六年,改南道州為仙州。十一年,廢仙州,以平道縣來屬。今督交、峯、愛、驩四州。調露元年八月,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大足元年四月,置武安州、南登州,並隸安南府。至德二年九月,改為鎮南都護府,後為安南府。……宋平:漢西捲(音拳)縣地,屬日南郡。自漢至晋猶為西捲縣,宋置宋平郡及宋平縣。隋平陳,置交州。煬帝改為交趾,刺史治龍編,交州都護制諸蠻。……武德四年,於宋平置宋州,領宋平、弘教(義)、南定三縣。五年,又分宋平置交趾、懷德二縣。自貞觀元年,廢南宋州,以弘教、懷德、交趾三縣入宋平縣,移交趾縣名於漢故交趾城置。以宋平、南定二縣屬交州。交趾:漢交趾郡之羸𨻻地。隋為交趾縣,取漢郡名。武德四年,置慈廉、烏延、武立三縣。六年,改爲南慈州。貞觀初,州廢,並廢三縣,倂入交趾。朱鳶:漢縣名,交趾郡。今縣,吳軍平縣地。舊置武平郡。龍編:漢交趾郡守治羸𨻻。後漢周敞為交趾太守,乃移居龍編。……武德四年,於縣置龍州,領龍編、武寧、平樂三縣。貞觀初,廢龍州,以武寧、平樂入龍編,割屬仙州。十年,廢仙州,以龍編屬交州也。平道:漢封溪縣地,南齊置昌國縣。……武德四年,於縣置道州,領平道、昌國、武平三縣。六年,改為南道州,又改為仙州。貞觀十年,廢仙州,以昌國入平道,屬交州。武平:吳置武平郡。隋為縣。本漢封溪縣。……隋曰隆平。武德四年,改為武平。太平。”;卷一七六‧列傳一二六‧馬植︰“父……開戊初,遷安南都護、御史中丞、安南招討使。”;卷一七八‧列傳一二八‧鄭畋︰“(乾符)六年,陷安南府據之,……”;卷一八二‧列傳一三二‧高駢︰“……五年,移駢為安南府都護。……”;卷一八四‧列傳一三四‧宦官‧楊思勗︰“開元初,安南首領梅玄成叛,……”;卷一九七‧列傳一四七‧西南蠻︰“……陽苴咩城,……東至安南如至成都,通水陸行”;卷二百下‧列傳一五O下‧黃巢︰“及巢及詔,大詬執政,又自表乞安南都護、廣州節度、亦不允”。
《唐會要》卷七十三‧安南都護府︰“調露元年八月七日,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 另,卷八七‧轉運鹽鐵總敍、漕運;卷九八‧林邑國。”
《北夢瑣言》卷二9。
《舊五代史》卷三‧梁書三‧太祖紀三︰“(開平元年)七月丙申,以……曲顥起復為安南都護”,“(九月)自今後……、安南、……等道使到發許往一月”;卷六‧梁書六‧太祖紀六︰“(乾化元年)十二月,……命大理卿王鄯使於安南……”;卷三七‧唐書十三‧明宗紀三︰“(天成元年)十一月……壬午,靜海軍節度、安南管內觀察等使、……”;卷一三五‧僭偽列傳二︰“(劉隐)兼領安南都護,……”。
《太平廣記》卷一六五‧鄧祐(四1209)︰ “安南都護鄧祐……(出《朝野僉載》)”;卷四O五‧玉龍膏(九3270)︰ “安南有玉龍膏……(出《宣室志》)”;卷四O七‧人子藤(九3296)︰“安南有人子藤……(出《酉陽雜俎》)”;卷四二八‧勤自勵(九3451)︰ “隨軍安南……(出《廣異記》)”;卷四四一‧安南獵者(九3601)︰ “安南人以射獵為業(出《廣異記》)”;雜說(九3604)︰ “安南有象……(出《朝野僉載》)”;卷四四六‧能言(九3648)︰ “安南武平縣封溪中,有猩猩焉……(出《朝野僉載》)”;卷四六四‧海鰌(作南安—引《嶺表錄異》)。
《太平御覽》卷一百七十三‧州郡部十八‧安南都護府︰“《方輿志》曰︰安南府,今理宋平縣,古越地,《禹貢》揚州之地,號為百越,在周為越裳重譯之地,秦屬象郡,漢為交趾、日南二郡界,後漢因之,唐為交州”;卷九二四‧鸚鵡︰“《南方異物志》……曰︰……余寓番禺,曾遊新會縣,遇安南歡好使麴將軍……”;卷九七一‧檳榔︰“《嶺表錄異》曰︰……廣州亦喫檳榔,然不甚於安南也”。
《太平寰宇記》卷一五七‧廣州(2上);一六九‧雷州(5下);一七O‧交州(3上);一七六‧林邑國(4下);一七九‧哀牢國(13上)。
《冊府元龜》卷九七七(P.11482下);九八七‧外臣部‧征討六(11590下、11592上);卷九九五‧外臣部‧交侵(11687下、11688上)。。
《武經總要》卷廿一15下、24上(安南城)。
《華夷圖》。
《新唐書》卷四‧本紀四‧則天皇后︰“(垂si拱三年八月)交趾人李嗣仙殺安南都護劉延祐,……”;卷七‧本紀七‧德宗︰“(貞元七年)四月,安南首領杜英翰反,伏誅”,“十九年二月己亥,安南將王季元逐其經略使裴泰,兵馬使趙均敗之”。憲宗︰“(元和四年)八月丙申,環王寇安南,都護張舟敗之”,“(十一年五月)丁亥,雲南蠻冦安南”,“(十四年)十月壬戌,安南將楊清殺其都護李象古以反”;卷八‧本紀八‧穆宗︰“(長慶三年十月)辛卯,黃洞蠻冦安南”;卷九‧本紀九‧懿宗︰“(咸通元年正月)安南經略使王式為浙江東道觀察使……。十月,安南都護李鄠克播州。……十二月戊申,雲南蠻寇安南。……(二年六月)鹽州刺史王寛為安南經略招討使。……(三年二月)湖南觀察使蔡襲為安南經略招討使。……(十一月)雲南蠻冦安南。……(四年正月)雲南蠻陷安南,蔡襲死之。……(二月)秦州經略使高駢為安南經略招討使。……(七月)免安南戶稅、丁錢二嵗。……(七年十月)高駢克安南”。僖宗︰“(乾符四年)十二月,安南戍兵亂,逐桂管觀察使李瓚。……(六年五月)黃巢……陷安南”。“(中和元年)十二月,安南戍將閔頊逐湖南觀察使李裕,自稱留後”;卷三一‧志二一‧天文一︰“又以圖校安南,日在天頂北二度四分,……”;卷三六‧志二六‧五行三︰“開元四年,安南都護府江中有大蛇,……”;卷四三上‧地理七上︰“安南中部護府,本交趾郡,武德五年曰交州,治交趾。調露元年曰安南部護府,至德二載曰鎮南都護府,大曆三年復為安南。寶曆元年徙治宋平。……縣八:……宋平……南定……太平……交趾……朱鳶……龍編……平道……武平……。”;卷四十三下‧地理七下︰“羈縻州……嶺南道……:德化州……郎茫州……龍武州……歸化州……郡州……萬泉州……思農州……為州……西原州……林西州……思廓州……武靈州……新安州……金廓州……提上州……甘棠州……武定州……都金州……涼州……武陸州……平原州……龍州,武定州,真州,信州,思陵州,褖州……南平州,西平州,門州,餘州,巋州,金隣州……暑州,羅伏州,儋陵州,樊德州,金龍州,哥富州……尚思州……安德州……右隸安南都府”,“安南經交趾太平,百餘里至峯州。又經南田,百三十里至恩樓縣,乃水行四十里至忠城州,又二百里至多利州,又三百里至至朱貴州,又四百里至丹棠州,皆生獠也。又四百五十里至古湧步,水路距安南凡千五百五十里。又百八十里經浮動山、天井山,山上夾道皆天井,間不容跬者三十里。二日行,至湯泉州。又五十里至祿索州,又十五里至龍武州,皆爨蠻安南境也。又八十三里至儻遲頓,又經八平城,八十里至洞澡水,又經南亭,百六十里至曲江,劍南地也。又經通海鎮,百六十里渡海河、利水至絳縣。又八十里至晋寧驛,戎州地也。又八十里至柘東城,又八十里至安寧故城,又四百八十里至雲南城,又八十里至白崖城,又七十里至蒙舍城,又八十里至龍尾城,又十里至大和城,又二十里至羊苴咩城。……”;卷五十‧志四十‧兵︰“嶺南、安南、……軍六,曰嶺南道”;卷五一‧志四一‧食貨一︰“先是楊州租、調以錢,嶺南以米,安南以絲……”;卷六九‧表九‧方鎮六︰“安南、天寶十載 置安南管內經略使……”;卷七十下‧表十下‧宗室世系下︰“曹王房。……安南都護象古”, “安南郡王倫”;卷七二下‧表十二下‧宰相世系下︰“吳郡張氏︰……舟,安南都護、武城縣男”,“河間張氏︰……應,安南都護”;卷七六‧列傳一‧后妃上︰“(武后)遣……分往劍南、黔中、安南等六道訊鞫……;卷八十‧列傳五‧太宗諸子︰“曹王︰……子象古、道古。 象古,元和中,自衡州刺史擢安南都護……”;卷八二‧列傳七‧十一宗諸子︰“陳王珪,二十一子,……倫王安南郡”;卷一O五‧列傳三十‧褚遂良︰“安南觀察使高駢表遂良客窆愛州……”;卷一六三‧列傳八八‧馬揔︰“元和中,以虔州刺史遷安南都護……”;卷一八四‧列傳一O九‧馬植︰“開成初,為安南都護”;卷一八五‧列傳一一O‧鄭畋︰“乾符六年,黃巢勢寖盛,據安南……”;卷一九三‧列傳一一八‧忠義下︰“黃碣……後戍安南有功……”;卷二O七‧列傳一三二‧宦者上‧楊思勗︰“開元初,安南蠻渠梅叔鸞叛,號黑帝……”;卷二O九‧列傳一三四‧酷吏‧敬羽︰“先是,胡人康謙以賈富,楊國忠輔政,納其金,授安南都護……”;卷二二二中‧列傳一四七中‧南蠻中︰“大中時,李琢為安南經略使……”;卷二二二下‧列傳一四七下‧南蠻下︰“環王……元和初不朝獻,安南都護張舟執其偽驩、愛州都統……”,“安南有生蠻林覩符部落。大曆中置德化州,戶一萬。又以潘歸國部落置龍武州,戶千五百。詔安南節度使綏定之。”;卷二二四下‧列傳一四九下‧叛臣下‧高駢︰“咸通中,帝將復安南,拜駢為都護……”。
《元豐九域志》卷十‧化外州(8上)。
《證類本草》卷八51上下;九51下;十三50上;十四36上;十六10下。
《夢溪筆談》卷二五26。
《香譜》卷上8 (引《本草拾遺記》)。
《輿地廣記》卷一‧秦四十郡(12下);二‧漢十三郡(3下)、三國吳地(5下)、晋十九道(9下);三‧唐十五道採訪使(3下);四‧皇朝郡國(4下);三八‧廣南路化外州(1上)。陸29《輿地紀勝》卷八九‧廣南東略(1下);一O三‧廣南西路(1上);一O四‧容州(2下);一O六‧邕州(2上、8下);一一O‧潯州(1上);一一一‧貴州(3上);一一九‧欽州(5下);一二O‧廉州(3下);一二一‧鬱林州(1上、8上);一二二‧宜州(1上)。
《歷代地理指掌圖》。
《能改齋漫錄》卷一4。
《通志》卷四十‧地理略︰“吳……盡海置交(治龍編,今安南府)、廣……”。
《桂海虞衡志》‧志蠻(P.48)。
《嶺外代答》卷一‧竝邊“其外則安南也”(P2)、邕州兼廣西路安撫都覽(P.17上);卷二(外國門上)‧安南國︰“交阯本秦象郡,漢唐分置已見於百粵故地首篇。境內偽置四府十三州三寨︰府曰都護、大通、清化、富良;州曰永安、永泰、萬春、豐道、太平,清化、乂安、遮風、茶盧、安豐、蘇州、茂州、諒州;寨曰和寧、大盤、新安。大抵清化、遮風、乂安、永安皆遵海,而永安與欽州為境,茶盧與占城為境,蘇州、茂州皆與邕管為境。其國東西皆大海,東有小江過海至欽、廉,西有陸路通白衣蠻,南抵占城,北抵邕管。自欽西南舟行一日至其永安州,由玉山大盤寨過永泰、萬春即至其國都不過五日……。”;卷三‧西天諸國(P5下)、三伏馱(P7下);卷六(服用門)‧安南絹(P.12上) ;卷七(金石門) ‧生金、銅(P9下);卷十(蠻俗門)‧抵鳽(P7上、14下)。
《墜理圖》。
《諸蕃志》卷上‧注輦國︰“按賈躭《皇華四達記》云,自安南通天竺,……”(P.35)。
《宋會要輯稿》卷一百九十七冊‧蕃夷四(P.7723下、7738上):“交趾本南越之地,唐交州總管也,至德中改安南都護府”。另第一九八冊 (P.7798下)、第一九九冊 (P.7841下、7854上、7862下、7863下、7864上、7865—7867全)
《事林廣記》前集卷三‧地輿類︰《歷代輿圖》、宋廣南化外州。
《方輿勝覽》卷三四,三九,四二。
《玉海》卷一五四27上、33下。
《夢粱錄》卷五34,九78。
《天南行記》1上。
《癸辛雜識別集》卷下37上。
《文獻通考》卷三一五‧輿地一︰“吳主北據江南,盡海置交(治龍編,今安南府)、廣……”;卷三二三‧輿地九‧古南越︰“唐……安南都護府八縣”,“安南都護府,古駱越之地。秦屬象郡。漢交趾、日南二郡界,後漢因之,兼置交州 (領郡七,治於此) 。晋、宋、齊因之 (晋領郡七,宋領郡五,齊領郡九,皆治於此) 。宋又置宋平郡,齊因之,亦為交趾郡地,梁因之。隋平陳,廢郡、置交州。煬帝初,州廢,置交趾郡。唐為交趾,後改曰安南都護府,屬嶺南道。……領縣八 (宋平、朱鳶、龍編、太平、交趾、武平、平道、南定) 。宋初為丁璉所據,其後黎氏、李氏,陳氏世據安南之地……”;卷三二九‧四裔六‧哀牢︰“(武平郡即今安南郡)”,南詔︰“……陷安南都護府”;卷三三O‧四裔七‧西原蠻︰“自交趾蠻據有安南而……”,交趾︰“至德中改安南都護府……”;卷三三一‧四裔八‧林邑︰“交州今安南府”。
《元一統志》卷九‧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664) ;卷十‧湖廣等處行中書省(741)。
《安南志略》總序,卷一至六,九至二十。
《宋史》卷三‧本紀三‧太祖三︰“(開寶八年五月)甲午,安南都護丁璉遣使來貢”;卷四‧本紀四‧太宗一︰“(太平興國五年)十一月庚子朔,安南靜海軍節度行軍司馬、權知州事丁璿上表求襲位,不報”;卷七‧本紀七‧真宗二︰“(景德四年)七月己巳,賜交阯郡王印及安南旌節”;卷十五‧本紀十五‧神宗二︰“(熙寧九年)二月戊子,宣徽南院使郭逵為安南道招討使,罷李憲,以郭離副之”,“(夏四月)甲辰,給空名告身付安南,以招降賞功。……五月……壬申,詔︰安南諸軍過嶺有疾者所至護治。……六月丁亥,詔安南將吏,視軍士有疾者月以數聞”,“(七月)安南行營次桂州……。(十一月)乙亥,以安南行營將士疾疫,遣……。十二月丙戌,安南偽觀察使劉紀降”,“(熙寧十年七月)乙亥,郭逵以安南失律,貶為左衛將軍”,“(元豐元年二月)戊辰,詔赦安南戰棹都監楊從先等,仍論功行賞”,“(二年五月)乙酉,詔︰安南軍死事孤寡廪給之”;卷二六‧本紀二六‧高宗三︰“(建炎四年)十二月庚午,安南請入貢,卻之。” “(紹興十四年六月)戊子,安南國入貢。……”。“(十六年)六月,安南獻馴象十”,“(二十五年六月)六月,安南入貢”,“(二十六年八月)庚寅,安南國遣使入貢”;卷三三‧本紀三三‧孝宗一︰“(紹興三十二年十月)己丑,安南都護南平王李天祚、……並加食邑實封”;卷三四‧本紀三四‧孝宗二︰“(淳熙元年春正月)丙午……以交阯入貢,詔賜國名安南……”,“(二年八月)甲子,賜安南國王印”,“(三年五月癸丑)安南國王李天祚卒”,“(四年三月壬子)詔李龍翰襲封安南國王”;卷三五‧本紀三五‧孝宗三︰“(淳熙七年)安南入貢”;(十年十一月)閏月壬寅,詔卻安南獻象”;卷三六‧本紀三六‧光宗︰“(紹熙元年)十一月甲寅,安南入貢”;卷三七‧本紀三七‧寧宗一︰“(紹熙五年八月)乙卯,加安南國王李龍翰思忠功臣”,“十一月甲午,復加安南國王李龍翰濟美功臣”,“ (慶元六年十月)庚子,復加安南國王李龍翰保節功臣”;卷三九‧本紀三九‧寧宗三︰“(嘉定五年)夏五月癸酉,安南國王李龍翰卒,以其子昊旵為安南國王”;卷四二‧本紀四二‧理宗二︰“(端平二年十一月)戊子,安南國貢方物……”,“(三年正月)賜安南國王封爵、襲衣、金帶“,“(四月)丙午,安南國貢方物……”,“ (淳祐三年正月)辛丑,詔安南國王陳日煚元賜功臣號……”;卷四四‧本紀四四‧理宗四︰“(寶祐五年十一日)乙丑,獎諭安南國,賜金器幣、香茗”,“(六年九月)甲寅,詔安南情狀叵測,申飭邊防”;卷四五‧本紀四五‧理宗五︰“(景定二年十一月甲戌)安南國貢象二”,“(三年六月)庚戌,安南國王日煚上表乞世襲……” ,“(五年五月)乙未,安南國奉表謝恩,……”;卷四六‧本紀四六‧度宗︰“(咸淳二年)八月甲申,安南國遣使賀登位,獻方物”,“(五年十二月)戊子,詔安南國王父陳日煚、國王陳威晃竝加食邑一千戶” ,“(八年十一月己巳)詔明堂禮成,安南國王陳日煚、陳威晃各加食邑一千戶……” ,“(九年六月己丑)安南國進方物”;卷四七‧本紀四七‧瀛國公︰“(咸淳十年十一月)丁酉,加安南國王陳日煚寧遠功臣……”;卷四八‧志一‧天文一︰“熙寧七年七月,沈括上……曰︰……臣觀古之候天者,自安南都護府至浚儀……”;卷八二‧志三五‧律曆十五︰“(·淳熙)十年十月,詔:甲辰歲曆字誤,令禮部更印造,頒諸安南國……”;卷九十‧志四三‧地理六︰“安南數郡,土壤遐僻,但羈穈不絕而已”;卷一O二‧志五五‧禮五︰“(熙寧)九年十一月,以安南行營將士疾病者眾,遣……”;卷一一九‧志七二‧禮二二︰“紹興三十一年正月,安南獻馴象。……淳祐三年……、十一年……,景定三年……,咸淳元年二月、……二年……”;卷一五四‧志一O七‧輿服六︰“景德四年,鑄交阯郡王印,制安南旌節,……”,“紹興十四年……。蕃國效順者,給以銅印。安南國王李天祚乞印,以‘安南國王之印’六字為文……”;卷二O三‧志一五六‧藝文二︰“趙世卿《安南邊說》五卷”;卷二O四‧志一五七‧藝文三︰《安南土貢風俗》一卷︰乾道中,安南入貢,客省承詔具其風俗及貢物名數”;卷二八四‧列傳四三‧陳堯叟︰“咸平初,……堯叟上言曰︰昔云入蚕之綿,諒非五嶺之俗,度其所產,恐在安南”;卷二八六‧列傳四五‧蔡延慶︰“嘗得《安南行軍法》讀之……”;卷二九O‧列傳四九‧郭逵︰“交阯李乾德陷邕管,召為安南行營經略招討使兼……”;卷三二七‧列傳八六‧王安石︰“時出師安南,諜得其露布,言……”;卷三三二‧列傳九一‧趙離︰“交阯叛,詔為安南行營經略招討使……”;卷三三四‧列傳九三︰“論曰︰……安南之畔,死者百萬,……”,“陶弼︰……師征安南……”;卷三四九‧列傳一O八‧燕逹︰“郭逵招討安南,為行營馬步軍副都總管……”;卷三五O‧列傳一O九‧和斌︰“安南入侵,復徙廣西……”,張蘊︰“征安南,次富良江……”;卷三七七‧列傳一三六‧李樸︰“破曹使鄭良引真臘取安南之計,以息邊患……”;卷四一一‧列傳一七O‧歐陽守道︰“安南國王陳日照傳位其子,求封太上國王……”;卷四二二‧列傳一八一‧陳仲微︰“厓山兵敗,走安南。越四年卒……”;卷四八八‧列傳二四七‧外國四‧交阯︰“至德中,改安南都護府……”(參見交趾條);卷四九五‧列傳二五四‧蠻夷三︰“自交阯蠻據有安南,而廣源雖號邕管羈穈州,其實服役於交阯”。
《島夷志略》交阯︰“古交州之地,今為安南大越國……”。*藤田豐八注︰“又案《通典》漢時九郡注云,交阯即今安南也。《唐書‧地理志》云,安南中都護府本交阯郡,武德五年曰交州治交趾,調露元年曰安南部護府,至德二載曰鎮南都護府,大曆三年復為安南。但安南名國始於宋時,《宋史‧交趾傳》云,淳熙元年二月進封李天祚安南王,《宋史》又云日尊自帝其國(中畧),國號大越,是封號安南而自稱大越也。元時亦然,《元史‧安南傳》,中統二年封陳光昺安南國王,其子日烜自稱大越國王。此書安南大越國乃兼封號與自稱而言也。”
《異域志》卷上‧交州、占城;下‧敢人國。
《元史》卷三‧本紀三‧憲宗︰“(七年)冬十一月,兀良合台伐交阯,敗之,入其國。安南主陳日煚竄海島,遂班師”;卷四‧本紀四‧世祖一︰“(中統元年)十二月丙申,以禮部郎中孟甲、禮部員外郎李文俊使安南、大理”;“(二年七月)壬午,遣納速剌丁、孟甲等使安南”;卷五‧本紀五‧世祖二︰“(中統三年九月)己未,安南國陳光昞遣使貢方物。……壬申,授安南國王陳光昞……更符”;卷六‧本紀六‧世祖三︰“(至元二年七月)癸亥,安南國王陳光昞遣使奉表來貢。甲子詔賜……”,“(四年九日戊申)安南國王陳光昞……貢,……詔諭安南國……”,“(五年九月)庚申,賜安南國王陳光昞……,乙丑……詔諭安南國……”,“(六年十一月庚午)安南國王陳光昞遣使來貢”;卷七‧本紀七‧世祖四︰“(至元七年十一月丁巳)安南國王陳光昞……貢”;卷八‧本紀八‧世祖五︰“(至元十年正月),安南使者還,言陳光昞受詔不拜……。(十二月壬戌)安南國王陳光昞……貢方物”,(十二年正月)安南國使者還……(二月)詔安南國王……”;卷十‧本紀十‧世祖七︰“(十五年六月)辛巳,安南國王陳光昞……貢”,(八月壬子)遣禮部尚書柴椿等使安南國……”,(十六年十一月)壬子,遣禮部尚書柴椿偕安南國使杜中贊齎詔往諭安南國世子陳日烜……。(十二月)庚辰,安南國貢藥材”;卷十一‧本紀十一‧世祖八︰“(十七年七月)甲子,遣安南國王子倪還”,(十二月)安南國來貢馴象”,(十八年八月閏月)庚申,安南國貢方物。……(十月)己亥,議封安南王號……,立日烜之叔遺愛為安南國王……。(十一月)詔安南國王給占城行省軍食……”;卷十二‧本紀十二‧世祖九︰“(十九年九月)丁卯,安南國進貢犀兕、……(二十年八月甲午)安南國遣使以方物入貢”;卷十三‧本紀十三‧世祖十︰“(二十一年五月)庚午,荊湖占城行省以兵進據烏馬境,地近安南……,命……趙翥等奉璽書往諭安南”,“(閏五月)甲辰,安南國王世子陳日烜遣……貢……”,“(七月戊子)遣所留安南使黎英等進其國……” ,“(十二月)鎮南王軍至安南……” ,“(二十二年正月)壬午,烏馬兒領兵與安南興道王遇,擊敗之……。(七月)乙亥,安南降旨……四侯赴闕”,“(十月)遣合撒牙海牙使安南”;卷十四‧本紀十四‧世祖十一︰“(二十三年正月)辛卯,命阿里海牙等議征安南事宜”,“(二月)封陳益稷為安南王……”,“(五月)安南國遣使來貢方物”,“(十二月)賜安南國王陳益稷……”,“(二十四年正月丁亥)發新附軍千人從阿八赤討安南”, “(九月)丁未,安南國遣……貢方物”;卷十五‧本紀十五‧世祖十二︰“(二十五年四月)庚辰,安南國王陳日烜遣……貢方物””,“(十一月)己亥,命李思衍……,以刁奴為……,同使安南” ,“(二十六年四月)戊辰,安南國王陳日烜遣……來貢方物”,“(閏十月)丁亥,安南國陳日烜遣使來貢方物”;卷十六‧本紀十六‧世祖十三︰“(二十七年正月癸丑)安南國王陳日烜遣……貢方物”,“(二十八年九月)辛亥,安南國王陳日烜遣使上表貢方物……”;卷十七‧本紀十七‧世祖十四︰“(二十九年三月)以安南國王陳益稷遙授……,居鄂州”,“(六月)禮部尚書張玄道、……使安南回”,“(九月)辛酉,詔諭安南國陳日燇使親入朝。選……同使安南” ,“(三十年八月)庚寅,奉使安南國梁曾、陳孚以安南使人……偕來”,“(十二月)遣……從征安南”;卷十八‧本紀十八‧成宗一︰“(至元三十一年四月)遣……使安南”,“(元貞元年)三月乙巳朔,安南世子陳日燇遣使上表……”,“(閏四月)賜安南國陳益稷鈔千錠”,“(十月戊辰)遣安南國朝貢使陳利用等還其國”;卷十九‧本紀十九‧成宗二︰“(元貞二年五月)安南國遣人招誘叛賊黃勝許”,“(大德元年五月)戊辰,安南國遣使來朝”,“(二月十一月庚寅)安南國國貢方物”;卷二十‧本紀二十‧成宗三︰“(大德六年六月乙亥)安南國以馴象二及朱砂來獻”;卷二十一‧本紀二一‧成宗四︰“(大德七年二月)以安南國陳益稷久居鄂州,賜鈔千錠”,“(八年十月)丁亥,安南遣使入貢”,“(九年十月)賜安南王陳益稷湖廣地五百頃”, “(十年十月)丁卯,安南國遣黎亢宗來貢方物”;卷二二‧本紀二二‧武宗一︰“(至大元年七月)癸酉,詔諭安南國曰……”;卷二四‧本紀二四‧仁宗一︰“(至大四年八月)丙戌,安南世子陳日套奉表,以方物來貢”,“(九月)丙午,遙援……陳益稷入見,言……”,“(十二月)詔諭安南國世子陳日套曰……”。“(皇慶元年八月)安南國王陳益稷來朝”,“(二年四月)安南國遣使來貢方物”;卷二五‧本紀二五‧仁宗二︰“(延祐三年二月)戊寅,命湖廣行省諭安南,歸占城國王” ;卷二六‧本紀二六‧仁宗三︰“(四年六月)丁巳,安南國遣使來貢”,“(五年正月)丙子,安南國遣其臣……貢”,“(六年五月)丙子,加安南國王陳益稷儀同三司”;卷二七‧本紀二七‧英宗一︰“(延祐七年七月)安南內附人陳岩言其國……。(十月)安南國遣其臣……貢方物”,“(至治元年七月癸巳)遣……使安南”;卷二八‧本紀二八‧英宗二︰“(至治)二年春正正月己巳朔,安南、占城各遣使來貢方物。……(十一月)安南國遣使來貢方物,回賜……”; 卷二九‧本紀二九‧泰定帝一︰“(泰定元年七月丙年)以……往諭安南”,“(十月)壬申,安南國世子陳日爌遣……貢”,“(二年三月)乙亥,安南國世子陳日爌遣使貢方物”,“(十月)乙巳,寧遠知州……言安南國土官……攻掠……”;卷三O‧本紀三O‧泰定帝二︰“(三年正月戊辰)安南國阮叩寇思明路……”,“(三月)安南國言為龍州……所侵”,“(四年十月丁巳)安南遣使來獻方物”,“(十二月)癸卯,安南遣使來貢方物”,“(致和元年五月)甲申,安南國……遣方物”;卷三二‧本紀三二‧文宗一︰“(致和元年九月)安南國來貢方物”;卷三四‧本紀三四‧文宗三︰“(至順元年閏七月)戊戌,贈安南國王陳益稷儀同三司……” ,“(九月)龍州萬戶府移文詰安南國……”;卷三五‧本紀三五‧文宗四︰“(至順二年正月己亥)遣……詔告安南國” ,“(五月)己卯,安南世子陳日㷆遣……貢”;卷三六‧本紀三六‧文宗五︰“(至順三年夏四月)乙丑,安南國世子陳日㷆遣……貢方物”;卷三八‧本紀三八‧順帝一︰“(至元元年三月乙巳)封安南國世子陳端午為安南國王”; 卷六三‧地理六(安南郡縣附錄)︰“安南,古交趾也。……”;卷一O八‧表三‧諸王表︰“(鎮南王)脫歡,(至元)二十二年奉旨征安南”;卷一一七‧列傳四‧帖木兒不花︰“初,世祖第九子脫歡以討安南無成功,終身不許見”;卷一三O‧列傳十七‧完澤︰“三十一年,世祖崩……罷征安南之師”;卷一三四‧列傳二一‧也先不花︰“海康與安南,占城諸夷接境,海島生黎叛服不常……”;卷一三七‧列傳二四‧察罕︰“至元二十四年,從鎮南王征安南,師次瀘江”;卷一六二‧列傳四九‧劉國傑︰“……俄議問罪交趾,加湖廣安南行平章事”;卷一六六‧列傳五三‧張榮實(子玉)︰“(至元)二十五年,師還,安南以兵迎戰……”;卷一六七‧列傳五四‧張立道︰“至元四年……,尋與侍郎寧端甫使安南。……八年,復使安南……,”,張庭珍:“至元六年,安南入貢不時……”;卷一六八‧列傳五五‧劉宣︰“……時將伐交阯,宣上言曰︰……安南小邦……”;卷一七八‧列傳六五‧梁曾︰“十七年,朝庭以安南世子陳日烜不就徵,選曾使國……”;卷一八二‧列傳六九‧張起岩︰“安南修貢,其陪臣致其世子之辭,必候起岩起居……”;卷一九O‧列傳七七‧儒學二‧陳孚︰“二十九年,世祖命梁曾……再使安南……”; 卷二百九‧外夷二‧安南︰“安南國,古交趾也。秦倂天下,置桂林、南海、象郡。秦亡,南海尉趙佗擊併之。漢置九郡,交趾居其一。……唐始分嶺南為東、西二道,置節度,立五筦,安南隸焉。宋封丁部領為交趾郡王……傳三世為李公蘊所奪。……李傳八世至昊旵,陳日煚為昊旵婿,遂有其國。”。
《群書集事渊海》卷四七40下。
《交阯總志》卷一至三。
《安南志(原)》。卷一,總要·。
《安南棄守本末》
《寰宇通志》卷一O五‧廉.州府(11下);一一八‧安南(1上)、占城國(8下)。
《大明一統志》卷八二‧廉州府(6下);八五‧南寧府(16上);九十‧安南(1上)、占城國(7下)。
《平定交南錄》。
《野記》卷二,四。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占城國第一︰“論曰︰……迺觀占城,洪武中數與安南鬥爭……。”
《海語》序︰“安南、暹羅、滿剌加、占城,君訃至、君立至,鄰國交惡至……。”
《越嶠書》卷一2上、二2上、三1全、四2下、五1上、六1上、七3上、八1上、九4下、十1上、十一1上、十二1上、十三1上、十四1上、十五1下、十六1上、十七2下十八2下、十九1上、二十1上。
《嶺海輿圖》16、48、61-63。
《安南傳》卷一,二。
《南詔野史》卷上下︰安南。
《廣輿圖》卷一、二。
《古今形勝之圖》。
《福建市舶提舉司志》32上。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圖敍、地圖、13上、16下)。
《皇明鴻猷錄》卷六,九,十六。
《炎徼紀聞》卷一1,11。
《安南圖說》。
《籌海圖編》卷一。
《皇明四夷考》卷上‧安南︰“安南,唐虞時南交也……”。另卷上‧琉球、占城;卷下‧哈密、撒馬爾罕(P.3、34、43、97、105)。
《殊域周咨錄》卷五‧安南︰“安南,古交趾也,宋、元以來俱國,今為都統司。……唐初改安南都護府,屬嶺南道,安南之名始此。……(李)公蘊死,其孫日尊僭國號於境,傳子乾德,……至孫天祚,淳熙元年進封為安南國王,安南之為國自此始矣……。”另卷一(2下、28下);三(14上);六‧安南;七(1下、17上);八(20下、25上);九(10上、15上);十一(3下);十三(22下)。
《荒徼通考》‧安南。
《圖書編》卷五八、五九、六十。
《四夷館考》卷上14下,卷下6下、21-22。
《華夷花木鳥獸珍玩考》卷五29下;七37下;八3下;十38下。
《東夷圖說》4下。
《嶺海續聞》10下。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二九‧輿地考‧廣西(38上);二三一‧輿地考‧雲南(9下、21上、25下);二三五‧四裔考‧安南(15上);二三六‧占城(15下)。
《四夷考》卷一‧安南考(6上)。
《本草綱目》卷十二717下,十四827下,三十1275下,三十一1308上、1310下,三十四1366下、1375上下,三十五1420下,四十三1585下。
《咸賓錄》卷三‧撒馬兒罕11下;六‧安南1上、占城19上;七7上;八27下。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一,二。
《坤輿萬國全圖》。
《三才圖會》人物卷十二,地理卷十三。
《安南圖志》。
《四夷廣記》第九三冊、九九冊、一OO冊‧安南、占城;一O一冊‧暹羅。
《方輿勝略》總目、輿地總圖,卷十四‧雲南輿國。
《方輿勝略‧外夷》卷五1上。
《嶠南瑣紀》卷上P.30-31。
《裔乘》卷二‧安南1上。
《東西洋考》卷一‧交阯︰“高皇帝蕩平區宇,王陳日煃率先內附,率學士張以寧封為安南國王……”;另卷二、卷九、卷十一、卷十二;卷十‧藝文考︰《唐降楊於陵賀安南破環王制》(白居易),《御制諭安南國王詔》,《御制諭安南陳叔明詔》,《御制諭安南陪臣謝師言等歸敕》,《平南獻俘露布》(明張輔),《征南碑》(明田汝成)*書局︰又稱越南,指今越南北部一帶。
《名山藏‧玉享記》卷一1上,二2下,三2上,五49上。
《武備志》卷二O一(3上),二O二(3上、4全),二一O,二二三,二二七,二三五,二三六,二三八。
《職方外紀》卷首《萬國全圖》,卷一地圖、P.12。
《華夷風土記》卷四52上。
《皇明象胥錄》卷首︰“祖訓不征諸夷︰……安南……。”;卷一‧琉球︰“詔敕鎮國即琉球請留,如安南……。”;卷三‧安南︰“安南,古交阯地……即所謂南交者也…大…。”;卷四‧占城︰“國朝洪武二年……貢使……,言安南逼境……。”
《皇明世法錄》卷八十14下,八二1上。
《馭交記》卷一至十二。
《順風相送》福建往交趾針路︰“……取鷄唱門,即是安南國雲屯州海門也。”
《指南正法》大担往交趾︰“……取鳴叫門,即安南國港口也。”*向達注︰安南,即今越南。105《海國聞見錄》南洋記︰“就安南接聯中國而言……。秦象郡,漢交阯,唐交州,宋安南……史典備載。”
《天下郡國利病書》九一1上,九三25下,九七7下、24上,一O一8上,一O三90下,一O四36下,一O六9下,一O七9下,一O八2上,一O九1下,一一八1上、25下、46下(安南城),一一九23下,一二O3上。
《肇域志》廣東︰安南。
《坤輿全國》。
《外國竹枝詞》2下。
《八紘譯史》卷三‧安南。
《譯史紀餘》卷一19,二58。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16上,二24下、28下,四66上,五13下、15上,六22上,八53上,九69上、73下,一百1下,一O四48上,一O六5下,一O八26上,一一O10上,一一一19下、23上(安南城),一一二‧安南23下、26上(安南城),一一三6下,一一七37上,一一九52上。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一、二、四。
《四譯館考》卷一8下、9全。
《海外紀事》卷一4下,二3下,四7下。
《海上紀略》165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二‧邊裔總部匯考二(引《唐書‧地理志》) ;邊三‧邊裔總部匯考三︰ “《圖書編》西南安南︰三年一貢”;“《明會典》︰凡安南國進金銀器皿之類,引奏進獻……。欽賜下程,朝鮮國、安南國……各下程一次”;邊四‧邊裔總部匯考四︰“《明會典》︰成化初,……朝鮮、安南、日本等國並土官以禮部官待。凡通事額員,成化五年奏定,……安南國二員名。安南國……等處喇嘛蕃僧……各筵宴一次。……”;邊十二‧邊裔總部紀事︰“《圖書編》︰國朝諸彝所貢方物……,安南以犀、象、白練、沉水諸香”;邊八九‧南方諸國總部匯考︰“《廣東通志‧外志》︰……林邑號環玉,而陸真臘亦號文單,皆常犯邊,元和中,安南都護張舟擊敗之……”。南方諸國總部總論︰“《大學衍義補》︰臣按,……象郡,今安南地……。安南,古交阯也……”;邊九十‧安南部匯考一︰唐《廣東通志》︰安南國,古交阯也……;邊九一‧安南部匯考二︰《廣東通志》︰安南國,古交阯也。……唐初改安南都護府,屬嶺南道。安南之名始此。《唐書‧地理志》︰……。《唐書‧高駢傳》︰……。《唐書‧懿宗本紀》︰咸通元年十二月戊申、三年十一月、四年正月二月、六年五月、七年十月……。宋《宋史‧太祖本紀》︰開寶八年五月甲午……。 《宋史‧真宗本紀》︰景德四年七月乙亥……。 《宋史‧神宗本紀》︰熙寧九年二月戊子、四月甲辰、五月壬申、六月丁亥、七月、十一月乙亥、十二月丙戌……。熙寧十年七月乙亥,元豐元年二月戊辰……。《宋史‧高宗本紀》︰建炎四年十二月庚年,紹興十四年六月戊子,十六年六月,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六年八月……。
《宋史‧孝宗本紀》︰紹興三十二年冬十月己丑,淳熙元年正月丙午、二年八月甲子、三年五月癸丑、四年三月壬子、十年閏月壬寅……。《宋史‧光宗本紀》︰紹熙元年十一月甲寅……。《宋史‧寧宗本紀》︰紹熙五年八月乙卯、十一月甲午,慶元六年冬十月庚子,嘉定五年夏五月癸酉……。《宋史‧理宗本紀》︰端平二年十一月戊子、三年正月、十月,淳祐三年春正月辛丑,寶祐五年十一月乙丑、六年九月甲寅,景定二年十一月甲戌、三年六月庚戌、五年五月乙未……。《宋史‧度宗本紀》︰咸淳二年八月甲申、五年十二月戊子、八年十一月己巳……。《宋史‧恭宗本紀》︰咸淳十年十一月丁酉……。《宋史‧交阯傳》︰……。《宋史‧禮志》︰紹興三十一年正月,咸淳元年二月、二年……。;邊九二‧安南部匯考三︰元《元史‧憲宗本紀》︰七年冬十一月……。 《元史‧世祖本紀》︰中統元年十二月、三年九月己未,至元二年秋七月癸亥、四年九月戊申、五年九月庚申、六年十一月庚午、七年十一月、十年正月、十二年正月、十五年六月辛已、八月壬子、十六年秋七月丁巳、冬十一月壬子、十二月庚辰、十七年七月甲子、十二月、十八年閏月庚申、冬十月己亥、十一月、十九年九月丁卯、二十年八月甲午、二十一年閏五月甲辰、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三十年……。
《元史‧成宗本紀》︰至元三十一年五月,元貞元年三月乙巳,閏四月,十月戊辰、二年五月、六月,大德元年五月戊辰、二年九月、十一月、六年六月乙亥、七年二月、八年冬十月丁亥、九年冬十月、十年冬十月丁卯……。《元史‧武宗本紀》︰至大元年七月……。《元史‧仁宗本紀》︰至大四年八月丙戌,皇慶元年八月、二年夏四月,延祐三年二月戊寅、四年六月丁巳、五年正月丙子、六年五月丙子……。《元史‧英宗本紀》︰延祐七年十、十一、十二月,至治元年秋七月癸巳、二年正月己巳、三年正月戊辰、三月、四年十月,十二月癸卯,致和元年五月甲申……。《元史‧文宗文紀》︰至順元年閏七月、二年正月己亥、三年夏四月乙丑……。《元史‧順帝本紀》︰至元元年三月乙巳、五月丙戌戊。……;《元史》︰張庭珍、昔都兒、李恒、耒阿八赤、梁曾、陳孚、劉宣、不忽木、哈剌哈孫傳。《元史‧安南傳》︰……。徐明善︰《天南行記》……。;邊九三‧安南部匯考四︰明“《明通紀》︰太祖洪武元年、三年……。《明會典》︰洪武元年賜國王大統曆……。《續文獻通考》︰洪武元年、二年、三年、五年、六年、二十年、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明外史‧安南傳》︰……。《明一統志》︰古南交之地……。《名山藏‧王享記》︰安南國王陳日煃入貢求封……。丘濬《平定交南錄》︰……;邊九四‧安南部匯考五︰《明外史‧安南傳》︰……。《明一統志》︰……。《明會典》︰……。”清《大清會典》︰……。”;安南部匯考六︰《元史‧安南郡縣附錄》︰……。”《明一統志》安南國郡縣考、山川考、古蹟考、土產考︰……;邊九五‧安南部藝文一︰(明) 梁潛《平安南頌》 湛若水《交南賦》 呂讓《諭安南國王陳日焜書》 張岳《論征安南疏》 葉向高《論安南》 闕名《安南志序》、《論安南》。;安南部藝文二(詩) ︰(唐) 杜審言《旅寓安南》 楊巨源《供奉定法師歸安南》 楊衡《送王秀才往安南》 熊孺登《送馬判官赴安南》 前人《寄安南馬中丞》 賈島《送黃知新歸安南》 高駢《赴安南卻寄台司》 前人《安南送曹別勑歸朝》 韓偓《安南寓止》 懿宗朝舉子《刺安南事》 (元)陳孚《安南即事》 袁桷《安南行》
李源道《贈劉宗道使安南》 傅若金《岳陽中秋值安南貢使因懷舊遊》 (明)王彜《送安南使還國應制》 王燧《送翰林王孟晹參將安南》; 安南部紀事︰《北夢瑣言》︰安南高駢奏…… 《宋史》孫固傳…… 《齊東野語》︰安南國王陳日照者,本福州長樂邑人……。
《夢溪筆談》︰交阯乃漢唐交州故地,五代離亂,吳文昌始據安南,……。;安南部雜錄︰
《玉堂雜記》︰……欲作安南國王……。;邊九六‧滿剌加部匯考 (引《明外史‧安南傳》)
林邑部匯考一(引《唐書‧南蠻傳‧環王》);邊九七‧爪哇部匯考一 (引《明外史‧爪哇傳》《廣東通志》);邊九八‧三佛齊部匯考一 (引《明外史‧三佛齊傳》;邊一O一‧暹羅部匯考一 (引《明外史‧暹羅傳》);邊一O三‧占城部匯考一(引《明外史‧占城傳》),占城部滙考二;《三才圖會》︰占城國,漢林邑也,其屬郡有賓童龍、賓陀陵、化州、安南三舍城……。;邊一O五‧呂宋部匯考 (引《明外史‧呂宋傳》)。
《明會要》卷十五‧禮十︰“洪武二年,命侍讀學士張以寧等,往封陳日煚為安南國王……(《外國傳》、《張以寧傳》)”,“宣德六年,禮部侍郎章敞使安南,命黎利權國事……(《章敞傳》)”,“洪武二年六月,安南國王陳日煃遣使奉表來朝,貢方物。帝喜。賜宴。……五年二月,安南陳叔明遣使入貢(《曾魯傳》)”,(洪武)二十七年,安南遣使由廣東入貢”;卷七十八‧外蕃二‧安南︰“安南,古南交地。唐以前,皆隸隶國。五代時,為土人曲承美窃據。宋初,封丁部領子璉為交趾郡主,三傳為黎桓所篡,尋又為李公蘊所篡。隆興二年,封公蘊安南國王。安南國名,自此始。……”。
《明史》卷二‧太祖二︰“(洪武二年六月)壬年,封陳日煃為安南國王”,“是年……安南……入貢”,“(四年)安南入貢”,“(六年)命安南陳叔明權知國事”,“(九年)安南入貢”,“(十二年)安南入貢”,“(十三年)安南入貢”,“(十四年)安南入貢。以安南寇思明,不納”;卷三‧太祖三︰“(洪武十七年)安南入貢”, “(十八年)安南入貢”,“(十九年)安南入貢”,“(二十年)安南入貢”,“(二十一年)安南入貢”。詔安南三歲一朝,象犀之屬毋獻。安南黎季釐弒其主煒” , “(二十二年)安南入貢。……安南黎季釐復弒其主日焜”, “(二十七年)安南入貢,卻之”, “(二十九年)安南入貢”;卷六‧成祖二︰“(永樂元年)安南入貢”, “(二年)八月丁酉,故安南國王陳日煃弟天平來奔”, “(三年正月)甲寅,遣使責諭安南。……(六月)庚寅,胡奎謝罪,請迎陳天平歸國”, “(四年三月)丙午,胡奎襲殺陳天平於芹站……。秋七月辛卯,……分道討安南,……。(十二月)張輔大破安南兵於嘉林江”, “(五年正月)己巳,張輔大破安南兵於木丸江。……(六年)……(七年)……”;卷九‧宣宗︰“(宣德二年十一月)……立陳暠為安南國王”, “(三年)安南入貢”, “(六年)六月己亥,遣使詔黎利權署安南國事”, “(八年)安南入貢”,“(九年)己未,黎利死,……命(子)麟權署安南國事”;卷十‧英宗前紀︰“(宣德十年)安南入貢”, “(正統元年九月)庚申,封黎利子麟為安南國王。……是年,安南入貢”, “(四年),安南入貢”, “(七年)安南入貢”, “(八年)安南入貢”, “(九年)安南入貢”, “(十年)安南入貢”, “(十一年)安南入貢”,“(十二年)安南入貢”, “(十三年)安南入貢”;卷十一‧景帝︰“(景泰二年)安南入貢”, “(三年)安南入貢”,(四年)安南入貢”,(五年)安南入貢”;卷十二‧英宗後紀︰“(天順)元年安南入貢”, “(二年)安南入貢”,“(四年)安南入貢”,“(五年)安南入貢” ,“(七年)安南入貢”;卷十三‧憲宗一︰“(天順)八年,安南入貢”,“(成化二年)安南入貢”,“(五年)安南入貢”,“(七年)安南黎灝攻占城,破之。安南入貢” ,“(八年)安南入貢”,“(十一年)安南入貢”;卷十四‧憲宗二︰“(十三年)安南入貢” ,“(十五年)安南入貢”,“(十七年)安南入貢。安南黎灝侵老過宣慰司,賜敇諭之”,“(二十年)安南入貢”,“(二十二年)冬十一月癸丑,占城為安南所侵,王子古來來奔”;卷十五‧孝宗︰ “(成化二十三年)安南入貢。……諭安南黎灝還占城侵地” ,“(弘治三年)安南入貢”,“(六年)安南入貢”,“(十年)安南入貢”, “(十四年)安南入貢”,“(十五年)安南入貢”,“(十六年)安南入貢”;卷十六‧武宗︰ “(弘治十八年)安南入貢” ,“(正德三年)安南入貢”, “(四年)安南入貢” ,“(七年)安南入貢” ,“(九年)安南入貢”, “(十年)安南入貢”;卷十七‧世宗一︰ “(嘉靖)十八年……閏七月……辛酉,復命仇鸞、毛伯温征安南” ,“(二十年)夏四月己未,莫登庸納款,改安南國為安南都統使司,以登庸為都統使”, “(二十一年)安南入貢”;卷十八‧世宗二︰“(二十三年)安南入貢”,“(二十四年)安南入貢”, “(四十三年)安南入貢”;卷二十‧神宗一︰“(萬曆)三年……安南入貢” ,“(九年)安南入貢”, “(十二年)安南入貢” , “(十七年)安南入貢” ,“(十八年)安南入貢”;卷廿一‧神宗二︰“(二十五年)冬十月甲戌,安南黎惟潭篡立,……詔授安南都統使” ,“(三十四年)安南入貢”, “(三十五年)二月戊戌,安南賊武德成犯雲南,……。(十二月)安南賊犯欽州” ,“(四十二年)安南入貢”;卷廿二‧熹宗︰“(天啓元年)安南入貢” ,“(六年)安南入貢”;卷廿三‧莊烈帝一︰“(崇禎六年)安南入貢” ,“(八年)安南入貢” ,“(十年)安南入貢”;卷四O‧地理一︰“計明初封略,……南包安南……”;卷四五‧地理六︰“欽州︰……又西有如昔、又有佛淘二巡檢司,與文阯接界,宣德二年入於安南,嘉靖二十一年復” ,“博白︰……舊為入安南之道。陸川︰……舊為入安南之道” ,“思明府︰西平州……宣德元年與安南。祿州︰……宣德元年與安南”;卷四六‧地理七︰“寧遠州……宣德元年與安南” ,“老撾軍民宣慰使司︰……東南有三闗,與安南界”;卷四九‧禮三︰“神祇墰︰……次……,次安南、高麗、占城諸國山川……”,“嶽鎮海凟山川之祀︰……安南之山二十一,其江六,其水六……“;卷六八‧輿服四︰“明初……賜安南鍍金銀印……文曰‘安南國王之印’’”;卷七O‧選舉二︰“高麗、安南、占城,詔許其國王子於本國郷試,貢赴京師”;卷八O‧食貨四︰“成祖……,大軍征安南多費”;卷九一‧兵三︰“沿海之地,自廣東樂會接安南界……”;卷九七‧藝文二︰“黃福《安南事宜》一卷。……江美中《安南來威輯略》三卷。……黃福《安南水程日記》二卷”;卷一O六‧功臣世表︰“英國公輔 (永樂)六年七月癸丑以安南功封英國公”;卷一二六‧沐崑︰“(正德)七年,安南長官司那代争襲,殺土官……;;卷一三七‧吳伯宗︰“伯宗之使安南也,以名德為交人所重……”,羅復仁︰“洪武元年……復偕主事張福往諭安南還占城侵地。……”,孫汝敬︰“兩使安南。……”;卷一三八‧楊靖︰“(洪武二十六年)……會征龍州趙宗壽,詔竝諭安南輸粟餉師邦”;卷一四四‧顧寰︰“會安南事起,移鎮兩廣……”;卷一四五‧朱能︰“(永樂)四年七月,詔能……分道討安南。……”;卷一四七‧解縉︰“安南復反……,悉如縉言”;卷一四九‧夏厚吉︰“又發卒八十萬問罪安南……”;卷一五一‧嚴震直︰“(洪武)二十八年討龍州,使震直偕尚書任亨泰諭安南”;卷一五二‧鄒濟︰“征安南,從幕府司奏記”;卷一五三‧陳熊︰“安南范子儀等寇欽、廉……”;卷一五四‧張輔︰“是時安南黎季犛弒其主……”,黃福︰“安南既平,郡縣其地,命福以尚書掌布政、按察二司事”,劉儁︰“永樂四年大征安南,以儁參贊軍務。……” ,呂毅、劉昱、陳洽、李彬、柳溥等;卷一五八‧章敞︰“宣德六年……偕徐琦使安南……”,徐琦︰“宣德六年……副敞使安南……”;卷一六三‧魯鐸︰“武宗立,使安南,卻其傀”;卷一六六‧韓觀︰“(永樂)四年大發兵討安南……”;卷一六八‧尹直︰“占城王古來為安南所迫……”;卷一七一‧王驥︰“……(維摩土司)郎羅走安南……”;卷一八一‧徐溥︰“占城奏安南侵擾……”;卷一八二‧王恕︰“初,(錢)能……言安南補盜兵,闌入雲南境……”,劉大夏︰“汪直好邊功……言於帝,索永樂間討安南故牘……”;卷一九O‧梁儲︰“弘治四年……。冊封安南,卻共饋……”;卷一九八‧毛伯温︰“(嘉靖十五年)禮部尚書夏言以安南久失朝貢……”,汪文盛︰“十五年冬,廷議將討安南……”,翁萬達︰“會朝議將討安南……”;卷二OO‧張岳︰“帝使之往安南詰莫登庸殺主……”;卷二O三‧唐冑︰“帝以安南久不貢,將致討,……”,潘珍︰“時議諫討安南……”;卷二O五‧張經︰“尋與毛伯温計,撫定安南……”;卷二一二‧俞大猷︰“尚書毛伯温征安南……”;卷二二三‧吳桂芳︰“(吳)平……掠民舟出海,自陽江奔安南”;卷二三五‧何士晋︰“天啟二年……安南入犯”;卷二七九‧吳貞毓︰“時順治八年,大兵南征……有議入安南避難者”;卷二八五‧文苑一‧張以寧︰“洪武二年秋,奉使安南……;卷二九九‧方伎‧皇甫仲和︰“時初得安南神礮……”;卷三O四‧·宦官一‧錢能︰“(舊制),安南貢道出廣西……”;卷三一三‧雲南土司一︰“始定州歸,屯兵洱革龍,且借安南援自固”;卷三一四‧雲南土司二︰“洪武六年遣使……,至安南,留二年,以道阻不通”(麓川、平緬);卷三一五‧雲南土司三︰“緬甸……明太祖即位,遣使齎詔諭之,至安南,留二年……”,“老撾……帝以刀線歹潛通安南季犛,遣使詰責……”,“八百……成化十七年,安南黎灝已破老撾……”;卷三一七‧廣西土司一︰“南寧……成化時,征田州及經略安南……”;卷三一八‧廣西土司二︰“思明……(洪武二十九年),遣行人陳絾、呂讓往諭安南……”,“思恩……副使翁萬達因有事安南……”;卷三一九‧廣西土司三︰“龍州……會討龍州……,復遣……使安南……”;卷三二一‧外國二‧安南︰“安南,古交阯地。唐以前皆隸中國。五代時,始為土人曲承美窃據。宋初,封丁部領為交阯郡王,三傳為大臣黎桓為篡。黎氏亦三傳為大臣李公蘊所篡。李氏八傳,無子,傳其婿陳日炬(煚) 。” “安南都會在交州,即唐都護治所。其疆域東距海,西接老撾,南渡海即占城,北連廣西之思明、南寧,雲南之臨安、元江。……驩、演二州多文字,交、愛二州多倜儻士,較他方為異。”“永樂……五年……六月朔,詔告天下,改安南為交阯。”;卷三二三‧外國四‧琉球︰“……立東宮,諸如朝鮮、安南、賜紹齎回”,呂宋︰“(潘)和五竟留安南不敢返”;卷三二四‧外國五‧占城︰“初,安南與占城搆兵……”,暹羅︰“他遠國,如占城、安南……,入貢既頻……”,三佛齊︰“(洪武)三十年……,帝曰︰‘洪武初,諸蕃貢使不絕。邇者安南、……’”。
《安南紀遊》P.1。
《安南雜紀》
《南洋事宜論》502上。.
《輿地全圖》。
《皇清職貢圖》卷一14、69,七75。
《續通典》卷一二五‧州郡五(1887上);一四五‧州郡二十五(1987上);卷一四八‧邊防二‧安南(1999下)、占城(2000下)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1上);四二三之六‧南掌(1上);四二四之十三‧占城(1上)。
《續通志》卷一一O‧都邑四(3906上);卷六三八‧四夷傳四‧占城(6737上)、安南(6738上);六四O‧四夷傳六‧南詔(6747下)、廣源州蠻(6750下)。
《清朝通典》卷九五‧州郡六(2725中);九七‧邊防一(2729中);九八‧邊防二‧安南(2735上中)、南掌(2737上中)、廣南(2739上)。
《清朝通志》卷二七‧地理略(6898中下)。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八七‧輿地十九(7374下);二八八‧輿地二十(7375中、7377上)卷二九三‧四裔一(7413上);二九六‧四裔四‧安南(7449上);二九七‧四裔五(4763上);二九八六‧四裔六(7468上)(7472中)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三‧輿地五(4690中);二三九‧四裔三‧安南(4745上)、占城(4748上);二四二‧四裔六(4771上);二四六‧四裔十(4807下)。
《征緬紀略》239下。
《緬甸述略》232上。.
《海島逸志》卷一1上,四9上,五7上。
《滇繫》九之一‧土司系上10下、49下。
《海錄》上12,中44。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上);五五五‧南掌(1上);五五七‧嘛六甲
《粵海關志》卷二7下,三18上,四21下,十八7下,十九6上,廿一6下,廿四11下、28上,三十19下。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二四‧輿地二十(10649上);三三一‧四裔一(10701上);三三三‧四裔三‧安南(10727上);三三九‧外交三(10809下);三四五‧外交九(10887上);三四七,外交十一(10898下)。
(1下);五五九‧占城(1下)。
《清史稿》卷五‧世祖二︰“(順治)十六年八月丙申,安南國都將武公恣遣使納款於洪承疇軍前”,“(十七年)九月癸丑朔,安南國王黎維祺奉表來降”;卷六‧聖祖一︰“(順治十八年四月)癸卯,安南國王黎維祺遣使入貢”,“(康熙七、廾二、十八年)安南入貢”;卷七‧聖祖二︰“(康熙二十一、二十五、三十、三十六年)安南入貢”;卷八‧聖祖三︰“(四十二、四十九、五十五、六十年)安南入貢”;卷九‧世宗︰“(雍正二年)安南入貢”,(六年正月)己卯,命杭奕祿、任蘭枝使安南”,“(八年)安南入貢”;卷十‧高宗一︰“(乾隆元年)安南入貢”,“(二年二月)戊寅,遣……封黎維禕為安南國王”,“(四年)九月乙巳朔,……以安南鄭氏專柄,……内訌,奏聞,“(八年秋七月)丙戌,以安南不靖,……命……嚴防之。(十一月)庚寅,安南國王黎維禕表謝賜癸及襲封恩,進貢方物” ,“(十年三月)甲午,以安南莫康武作亂,……命……嚴防邊隘”;卷十一‧高宗二︰“(十九年十二月)癸亥,安南國王黎維禕進方物”;卷十二‧高宗三︰“(二十六年正月)乙酉,安南國王黎維禕卒,封其姪黎維褍為安南國王”;卷十三‧高宗四︰“(三十三年八月甲戌)……奏暹羅為緬人所破,其國王之孫詔萃奔安南河仙鎮”。“(三十八年)安南來貢”;卷十四‧高宗五︰“(四十九年)安南來貢”;卷十五‧高宗六︰“(五十三年六月)戊申,安南人阮惠等叛逐其國王黎維祁,維祁來求援”,“(八月)丙辰……(十月)……(十二月)……”,“(五十四年)正月甲申,安南國王黎維祁復來奔……(二、四、五、六、七、九、十一月)……”,“(五十五年正月)己丑,頒恩詔於……安南……等國。(七、八月)……”,“(五十六年九月)丙辰,以安南開關通市、改廣西龍州通判為同知”,“(五十七年)五月辛丑,定安南國兩年一貢,六年遣使一朝”, “(五十八年正月)丙辰,安南國王阮光平卒……(九月)……”,“(五十九年正月)戊午,安置安南內附人黎維治於江南”,“(六十年)安南來貢”;卷十六‧仁宗︰“(嘉慶五年閏四月)丙辰,釋安南人黎侗等於獄”;卷四O‧災異一︰“(康熙三十七年正月十六)安南雨雹”。“(雍正)九年四月,安南有龍見於東北”,“(雍正五年五月)安南……大水”;卷五四‧地理一︰“……繼是安南……諸國請貢稱臣,列為南服”;卷七三‧地理二十︰“廣西……鐵路︰自龍州出鎮南關達安南諒山”;卷八八‧禮七︰“千秋宴……安南……陪階”,“……一厥後凡遇筵宴,備陳……安南……樂”;卷九一‧禮十︰“初,琉球、安南……諸使來……”,“凡貢期……安南六歲再至……”;卷九四‧樂一︰“(乾隆)五十八年,又命樂部肆演安南……諸樂”;卷九九‧樂六︰“《慶隆舞樂》十八章︰……安南國王趨闕庭”;卷一OO‧樂七︰“《貢琛球》第四︰……安南國,粵嶠闢蠶叢”;卷一O一‧樂八︰“宴樂凡九︰……一曰《安南國樂》”,“乾隆五十四年,獲安南國樂……”;卷一二五‧食貨六︰“(乾隆五十二年)以安南奉貢請封,弛水口等關之禁”;卷一四六‧藝文二︰“《安南紀略》三十二卷”,“《安南使事記》一卷(李仙根撰)”,“《安南紀游》一卷《潘鼎珪撰》”;卷一六八‧諸臣封爵由世一︰“一等謀勇公,孫士毅︰……,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以平安南封……”;卷一七O‧諸臣封爵世表三︰“三等伯︰許世亨……,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以平安南封一等子”;卷三二四‧鄭成功︰“錦……,復開互市……,安南諸國市舶並至”;卷二七六‧石文晟(三三10069);卷二八八‧鄂爾泰(三四10232);卷二九一‧杭奕祿(三四10287);卷二九三‧李紱(三四10322);卷三O八‧楊錫紱(三五10585);卷三二一‧金簡(三六10788);卷三二三‧楊廷璋(三六10812)、李侍堯(10819);卷三三O‧福康安(三六10920、10922)、孫士毅(10925);卷三三二‧劉秉恬(三六10961)、徐嗣曾(10970)、孫永清(10972、10973)、郭世勳(10974);卷三三四‧許世亨(三六11015),尚維界、張朝龍(11017),李化龍(11018);卷三五O‧李長庚(三七11253)、黃標(11261);卷三五九‧謝啟昆(三七11357);卷三六四‧阮元(三八11421);卷三六六‧孫玉庭(三八11443);卷四八七‧忠義一︰“安南用兵……”;卷四九九‧黎侗︰“安南人……”;卷五OO‧朱之瑜;卷五一六‧土司五︰“憑祥州︰……成化八年,升州……。時又屬安南,仍歸明……”;卷五二六‧屬國一︰“順治紹明,威震殊方。……十七年,安南相繼歸附”;卷五二七‧屬國二‧越南︰“越南先稱安南……”,“(乾隆末)時安南疆域,東距海,西接老撾,南與占城隔一海口,北連廣西、雲南”;卷五二八‧屬國三‧緬甸(四八14678)、暹羅(四八14691)、南掌(14699).
安南(二)部分州縣
(a)
阿江︰《明史》三二一(廿七8317)。
愛母江︰《明史》一五四(十四4222) ;三二一(廿七8319)。
愛子江︰《明史》六 (一91) ,一五四(十四4222),三二一(廿七8319) ;《皇明四夷考》11;《殊城周咨錄》五15上;《(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19下;《安南傳》二38;《荒徼通考》。
艾山︰《殊城周咨錄》六25下;《八纮譯史》三44。
隘留關︰《明史》六(一83),九(一118),一四四(十三4075),一五四(十四4220、4231、4237),三二一(廿七8323、8324);《皇明四夷考》14;《殊域周咨錄》五8上、9上;;《(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22上;《安南傳》一23、25,二43;《四夷考》一6下;《續文獻通考》4746中。
安定:《北堂書鈔》一三七4上(引《交州記》);《太平御覽》(四)3412上(引《交州記》);《東漢會要》方域下(553)。
安老縣︰《明史》三二一(廿七8318、8320)。
安鑊山︰《殊域周咨錄》六25下。
安演州︰《元史》二O九(十五4644) 。
安子山︰《殊城周咨錄》六25下;《安南傳》一8。
(b)
變住村︰《元史》二O 九(十五4642);《荒徼通考》。
白龍山︰《清史稿》七二(九2288)。
保勝︰《清史稿》二三(四879、883) ,一五五(十六4566) ,四一九(四O12137) ,四四二 (四一12433) ,四五八(四二12683) ,四六三(四二12733、12736),;五二七(四八14646)。
北晝寨︰《明史》一五四(十四4234)。
(c)
昌江︰《明史》九(一118) ;一五四 (十四4231、4232、4237、4241),三二一(廿七8315、8323);《荒徼通考》;《安南傳》一26,二43;《四夷考》一7上;《皇明四夷考》14;王圻二三五22上;《殊域周咨錄》五9上、21上;《(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22上。
長慶府︰《明史》三二一(廿七8330);《殊域周咨錄》五27上,六1上;《續文獻通考》4747上。
常信︰《殊域周咨錄》六23上。
車來(縣)︰《明史》七(一102) ;三二一(廿七8321)。
籌江柵(寨)︰《明史》一四六(十三)4113,一五四 (十四4221) 。《皇明四夷考》8;《殊域周咨錄》五O下;《(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18上;《安南傳》一27。
慈廉州︰《明史》一五四(十四4221) ,三二一 (廿七8317);《殊域周咨錄》六23上(慈兼?)
叱覽山︰《明史》一五四(十四4221)。
叱翡幹柵︰《明史》三二一(廿七8319)。
茨竹關︰《元史》二O九(十五4647);《荒徼通考》。
從化︰《清史稿》二二(四839),;四一九(四O12126)。
(d)
大滂口︰《元史》二O九(十五4648) ;《荒徼通考》。
大灣︰《明史》一五四(十四4234) ,三二一(廿七8320)。
大圓山︰《殊域周咨錄》六25下
大源路︰《元史》二O九(十五4651) ;《荒徼通考》。
單己縣︰《元史》二O九(十五4649) ;《荒徼通考》。
倒馬坡︰《明史》一五四(十四4237) ,三二一(廿七8324)。
典臾門︰《殊域周咨錄》五13上
東潮(州)︰《明史》一五四(十四4221、4235) , 三二一(廿七8318) ;《殊域周咨錄》10、15上;《安南傳》二37。
東關︰《明史》一五四(十四4233、4240、4242) ,三二一(廿七8323) ;《殊域周咨錄》六26下
東海︰《明史》三二一(廿七8335) 。
東冗山︰《殊域周咨錄》六25下
東山︰《清史稿》一二四(十三3663)
洞板膉︰《元史》二O九(十五4642) ;《荒徼通考》。
都斋︰《明史》二OO (十七5296),;三二一(廿七8331、8334)。;《殊域周咨錄》六4上。
多邦城(隘)︰《明史》六(一84) ,一二六(十二3761),一五四(十四4220、4231),一五五(十四4252),三二一(廿七8315);《安南傳》一26;《(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18上;《皇明四夷考》7。《殊域周咨錄》三10上;《續文獻通考》4745下。。
(e)
俄樂︰《明史》一五四(十四4234),三二一(廿七8320、2321);《殊域周咨錄》五16下。
洱江︰《明史》二八五(廿四7316) 。
惡人︰《明史》一五四(廿四4234) 。
(f)
鳯山︰《明史》一六五(十五4463) 。
浮山寨︰《元史》十四(二303) ,二O九(十五4647);《荒徼通考》。
福安︰《明史》三二一(廿七8318)。
福成江︰《明史》三二一(廿七8317、8318)。
富華︰《清史稿》一二四(十三3663)。
佛跡山︰《寰宇通志》卷一一八3上;《皇明四夷考》卷上(P22) ;《殊域周咨錄》卷六 (P25上) ;《(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26下;(P。25上);《安南傳》一8;《四夷考》一8下;《東西洋考》卷一;《荒徼通考》
(g)
乾滿江︰《元史》一二九(十3153)。
敢喃堡︰《元史》十四(二303),一六六(十三3908) ,二O九(十五4648) ;《荒徼通考》
高蠻國︰《清史稿》五二七(廿八14644)。
高平︰《明史》三二一(廿七8335、8336、8337)。
高望山︰《明史》三二一(廿七8315) ;《殊城周咨錄》五11上。
箇沉︰《元史》二O九(十五4648);《荒徼通考》。
箇黎︰《元史》二O九(十五4648);《荒徼通考》。
箇招市︰《明史》一五四(十四4231) ,三二一(廿七8315)。
古斋︰《(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30下;《大清一統志》四二二2下。
古靈縣︰《明史》)三二一(廿七8318)。
勺(苟)漏︰《東漢會要》553;《白孔六帖》八九;《太平廣記》(九)3520。
勾漏山︰《皇明四夷考》卷上(P.22);《殊域周咨錄》卷六 (P.25上) ;《(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26下;《四夷考》一6下;《荒徼通考》;《皇輿考》十二15上;《東西洋考》卷一;《八紘譯史》三44。
桄榔縣:《宋會要輯稿》7732上;《文獻通考》三三O(2592下、2593下) ;《殊域周咨錄》五6下,六21下;《安南傳》一1;《荒徼通考》。
瑰縣︰《明史》三二一(廿七8321)。
國威︰《殊域周咨錄》六23上。
(h)
海東府︰《(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30下;《明史》二OO(十七5296),二一二(十八5602),三二一(廿七8330、8334、8336);《續文獻通考》4747上;;《清文獻通考》7449上中;《清史稿》五二七(四八14636)。
海寧府︰《清史稿》七二(九2288) ,一五五(十六4567) ,四一九(四十12126) ;四四四 (四一12458)。
韓村堡:《元史》一五三(十一3239)。
河仙:《清史稿》十三(三479),五二七(四八14644)。
河陽:《清史稿》二二(四844),四一九(四十12126) ,四五九(四二12690)。
喝門江:《明史》一五四(十四4221)。
懷清府:《清史稿》四五八(四二12681) ;四六三(四二12736)。
會潮:《明史》三二一(廿七8318)。
(j)
機楖縣︰《嶺外代答》卷二(1下)。
鷄陵關︰《明史》一五四(十四4220、4226),一五五(十四4252),三二一(廿七8314);《皇明四夷考》7;《殊域周咨錄》五8上、9上;《(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17下;《安南傳》一23、25(鷄翎關);《四夷考》一6下;《荒徼通考》;《續文獻通考》4745下上;
吉利柵︰《明史》三二一(廿七8318);《安南傳》二37。
嘉林江(縣、府、州):《寰宇通志》一一八1下;《大明一統志》九十2上;《明史》六(一84),一五四(十四4220),五五(十四4252),三二一(廿七8315、8335);《(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29上;《安南傳》一27;《殊域周咨錄》五10上;《大清一統志》四二二2上;
《嘉慶重修一統志》五五三10上。
嘉興州︰《殊域周咨錄》六25下。
建吉︰《清史稿》一二四 (十三3663)。
膠水縣︰《明史》一五四(十四4221);《殊域周咨錄》五12下。
偈江︰《明史》三二一(廿七8320)。
金榜縣︰《殊域周咨錄》六3下。
金牛山︰《殊域周咨錄》六25下。
舉厥江︰《明史》三二一(廿七8315)。
決里隘︰《文獻通考》三三O(2592下);《荒徼通考》。
軍安︰《初學記》 (一)193。
(k)
可藍柵︰《明史》七(一98),一五四(十四4234) ,三二一(廿七8321)。
可離隘︰《元史》二O九(十五4642);《荒徼通考》。
可留關︰《明史》三二一(廿七8322)。
孔目柵︰《明史》一五四(十四4221)。
昆傳山︰《明史》三二一(廿七8319)。
昆蒲柵︰《明史》一五四(十四4222),三二一(廿七8319)。
困枚山(寨)︰《明史》一四六(十三4113),一五四(十四4221) ;《安南傳》一28。
(l)
爛柯山︰《殊域周咨錄》六25下。
老鼠關︰《元史》二O九(十五4647);《荒徼通考》;《安南傳》二36。
樂土︰《殊域周咨錄》六3下。
磊江︰《明史》卷七(一99),一五四(十四4222),;三二一(廿七8321)。
蒞仁府︰《殊域周咨錄》六3下。
蓮花灘︰《殊域周咨錄》六9上、22上;《(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26下;《大清一統志》四二二1下;《嘉慶重修一統志》五五三4下。
臨洮︰《殊域周咨錄》六9上《清史稿》四一九(四O12137),四五六(四一12655、12661) ;四五九(四二12701、12702) 四六三(12737),五二七(四八14659)。
寧化州︰《明史》三二一(廿七8321) 。
劉邨︰《元史》十三(二271)。
龍邊城︰《殊域周咨錄》六23上。
龍門江︰《殊域周咨錄》六25下;《八紘譯史》三44;《皇輿考》十二155》
龍溪︰《殊域周咨錄》六25下。
盧渡江︰《明史》三二一(廿七8317) ;《安南傳》二36。
魯江︰《明史》一五四(十四4236);《殊域周咨錄》;《安南傳》一28。
陸那縣︰《明史》一五四(十四4234),三二一(廿七8320)。
祿平︰《清史稿》一五五(十六4567)。
祿州︰《清史稿》七三(夷九2318)。
銳江︰《明史》三二一(廿七8318) 。
羅蒙江︰《明史》三二一(廿七8319) 。
雒王宮︰《殊域周咨錄》六26下。
(m)
茅羅港︰《元史》十四(二303) ,二O九(十五4647);;《荒徼通考》。
美良(山)︰《明史》六(一87) ,一五四(十四4222) ,三二一(廿七8318);《清史稿》廿三(四 833);《殊域周咨錄》五14下。
美留︰《明史》三二一(廿七8322) 。
磨山︰《元史》二O九(十五4648);《荒徼通考》。
木兀門︰《元史》十四(二301) 。
木丸江︰《明史》六 (一85) ,一五四(十四4221、4234),三二一(廿七8315);《皇明四夷考》8;《殊域周咨錄》五10下,六3下;《(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18上;《四夷考》一6下;《荒徼通考》;《續文獻通考》4745下。
牧馬︰《清史稿》十五(三546) ,二二(四836),一三七(十四4076),四四四(四一12458),四五九(四二12696),四六三(四二12734、12736) ;五二七(四八14632)。
(n)
那陽︰《清史稿》一五五(十六4567)。
南策︰《明史》一五四(十四4234) ,三二一(廿七8317、8335);《殊域周咨錄》五10下,六3上;《安南傳》一26、二49;《續文獻通考》.4747中。
南冊江︰《元史》六三(五1576)。
南昊州︰《明史》三二一(廿七8319、8320)。
南清州︰《明史》一六四(十五4438)。
內傍隘︰《元史》二O九(十五4642、4648);《安南傳》一15;《荒徼通考》。
寧海府︰《清史稿》廿一(四812)。
寧平︰《清史稿》四一九(四O12137)。
寧橋︰《明史》一五四(十四4230、4239、4240) ,三二一(廿七8323)。
寧山︰《殊域周咨錄》六3下。
女兒關︰《元史》一二九(十3143) ,一三三(十一3239);一六六(十三3908);二O九(十五4647);《荒徼通考》
(p)
盤灘(江)︰《明史》一五四(十四4221、4223) ,三二一(廿七8317);《安南傳》一28。
坡疊關︰《明史》一五四(十四4220、4231),一六六(十五44811) ,三二一(廿七8314) ;《皇明四夷考》7;《殊域周咨錄》五9上;《(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17下;《安南傳》一25。
普櫴山(寨)︰《元史》二O九(十五4647) ;《明史》一四六(十三4113) ,一五四(十四4221) ;《殊域周咨錄》五10下;,《安南傳》一8、28;《荒徼通考》。
(q)
七源州︰《元史》二O九(十五4642);《(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24上;《荒徼通考》;《清史稿》五二七(四八4628)。
漆馬江︰《明史》三二一(廿七8325、8326);《殊域周咨錄》六18上;《四夷考》一8上;《荒徼通考》;《續文獻通考》4747下。
芹站︰《明史》一五四(十四4220、4229、4239);《殊域周咨錄》五8上、9上;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17上;《安南傳》一13、26。《四夷考》一6下;《荒徼通考》;《續文獻通考》4745下。
清都府︰《殊域周咨錄》五27上。
清節︰《明史》三二一(廿七8330)。
清水江︰《明史》卷四六(四1176)。
清潭︰《明史》三二一(廿七8323);《殊域周咨錄》六23上。
清威︰《明史》三二一(廿七8323);《殊域周咨錄》六23上;《安南傳》二41
丘急(嶺)︰《元史》二O九(十五4642);《荒徼通考》
丘溫(嶺)︰《元史》六三(五1577),二O九(十五4642);《明史》一五四(十四4212),二一八(廿七8234),三二一(廿七8312、8320、8323);《皇明四夷考》14;《殊域周咨錄》五6下、8上;《(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22上;《安南傳》一13,二43;《荒徼通考》。
(s)
三帶江︰《明史》一五四(十四4223) ;《安南傳》一8。
三帶州︰《明史》一五四(十四4220),三二一 (廿七8315) ;《殊域周咨錄》五9下;《安南傳》一26
傘圓山︰《明史》一五四(十四4220) ;《殊域周咨錄》五10上;《四夷考》一8下;《荒
徼通考》。
善才︰《明史》三二一(廿七8320)。
善誓︰《明史》三二一(廿七8320)。
上洪州︰《明史》三二一(廿七8317);《殊域周咨錄》六3上;《安南傳》二49。
生厥江︰《明史》六(一85、89),一二六(十二3761) ,一五四(十四4221、4228),三二一(廿七8317、8318);《皇明四夷考》9;《殊域周咨錄》五14下;《(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19上;《安南傳》二36;《續文獻通考》4746上。
石龍︰《殊域周咨錄》六8下。
石室縣︰《明史》一五四(十四4240) ,三二一(廿七8317、8318、8323) ;《殊域周咨錄》六25下;《安南傳》二41。
市橋江︰《(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31下;《清文獻通考》1449上。
市球江︰《清史稿》十五(三543) ,三三O(三六10926),三三四(三六11015、11017、11018),五二七(四八14637) 。
思郎州︰《文獻通考》三三O(2592下);《明史》三二一(廿七8326)。
思琅州︰《宋會要輯稿》(八)7731下、7797上
思浪州︰《元史》六三(五1577),二O九(十五4651) ;《安南傳》一13。
四忙縣︰《明史》七(一97) ,二八九(廿四7419) ,三二一(廿七8320)。
雙門︰《元史》二O九 (十五4647)。
水尾縣︰《明史》一五四(十四4241、4242) ,三二一(廿七8324);《殊域周咨錄》五22上。
綏阜州︰《殊域周咨錄》六9上。
壽昌江︰《清史稿》十五(三543) ,三三O(三25-6),三三四(11015、11017) ,五二七(四八14636) 。
鎖夷關︰《殊域周咨錄》五21上。
(t)
塔(兒)山︰《元史》一三三(十一3239),二O九(十五4648) ;《荒徼通考》。
太平橋︰《明史》三二一(廿七8317)。
天關︰《殊域周咨錄》六3下。
天琴山︰《殊域周咨錄》六25下。
天使館︰《殊域周咨錄》六26下。
天堂州︰《明史》三二一(廿七8317)。
土黃︰《明史》三二一(廿七8319)。
同利︰《明史》三二一(廿七8320)。
同文︰《清史稿》二三(四853)。
桐狔︰《清史稿》五二七(四八4633)。
屯山︰《元史》二O九(十五4648);《荒徼通考》
(w)
萬寧︰《明史》二二三(十九5847)。
王山郡︰《明史》二OO(十七5296)。
威蠻︰《明史》三二一(廿七8317)。
魏寨︰《元史》二O九(十五4648);《荒徼通考》
文狄︰《殊域周咨錄》六1上。
武定︰《明史》三二一(廿七8320)。
(x)
西心江:《皇明四夷考》10《(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19下;《荒徼通考》。
戲馬山:《殊域周咨錄》六25下。
峽山︰《明史》一五四(十四4234)。
下哨河︰《明史》三二一(廿七8324) 。
下洪:《殊域周咨錄》六3上;《安南傳》二49。
仙游︰《明史》三二一 (廿七8317)。
仙游山︰《殊域周咨錄》六25下。。
先游山:《安南傳》一8。
鹹子關︰《明史》六(一87) ,一五四(十四4221、4223、4236) ,三二一(廿七8317) ;《皇明四夷考》10;《殊域周咨錄》五13上、14下;《(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19上;《安南傳》一28;《四夷考》一7上;《荒徼通考》;《續文獻通考》4746上。
暹蠻柵︰《明史》一五四(十四4222) ,三二一(廿七8319)。
暹人關︰《明史》三二一 (廿七8319)。
陷泥關︰《元史》一三三(十一3239) 。
陷沙關︰《元史》二O九(十五4647);《荒徼通考》。
新安︰《明史》三二一 (廿七8335、8336)。
新福︰《明史》一五四(十四4220) ,三二一(廿七8315);《殊域周咨錄》五9上;《安南傳》一26;《四夷考》一6下;《荒徼通考》。
宣陽社︰《明史》三二一 (廿七8318)。
(y)
衙儀︰《明史》一五四 (十四4234)。
楊進江︰《明史》七 (一97)。
一字城︰《元史》一二三 (十一3239)。
移風:《藝文類聚》(四)1689;《初學記》(一)193。
義安關︰《元史》一二九 (十3153)。
應平︰《明史》九 (一117),一五四(十四4230),三二一(廿七8318、8323)。
應天:《殊域周咨錄》六23上。
永安︰《嶺外代答》卷二(P.1上下);《明史》三二一(廿七8336)。
永平︰《元史》十三 (二275),一六六(十三3908),二O九(十五4644)。
虞江︰《明史》三二一 (廿七8318)。
玉麻州︰《明史》一五四(十四4234) ,三二一(廿七8322)。
玉山︰《元史》二O九 (十五4647)。
月常江:《明史》六(一89),一五四(十四4222),三二一(廿七8318);《皇明四夷考》10;《殊域周咨錄》五15上;《(王圻)續文獻通考》二三五19下;《安南傳》二38;《荒徼通考》。
有合城︰《殊域周咨錄》五22下。
(z)
昭晋州︰《清史稿》五二八(四八4700)。
鎮蠻︰《明史》一五四(十四4235)。
鎮山︰《清史稿》二二(四839)。
鎮夷關︰《明史》一五O(十四4161),一五四(十四4237)。
政和︰《明史》三二一(廿七8319)。
政平州︰《明史》一五四(十四4222)。
至靈山︰《元史》二O九 (十五4647)。
竹洞︰《元史》一二九 (十3143)。
竹排山︰《明史》三二一(廿七8319)。
注江︰《明史》一五四(十四4221)。
左平︰《明史》三二一(廿七8320)。
安平
《清史稿》卷二三‧德宗:“《光緒十年十二月》乙酉,官軍復宣光、興化、山西三省,安平府暨二州五縣”;卷四五九‧蘇元春:“安龍峝者,安平土州地,為中、越要隘,法將據之,興爭不決”。
《越南歷代疆城》P.351、401。
安其
《島夷志略》‧馬八兒嶼:“次曰……、曰安其、曰伽忽,皆屬此國之節制焉”。
安世
《清史稿》卷二二‧穆宗二:“(同治十年八月)甲戌,桂軍克安世賊寨,追剿太原竄匪……”。
《越南歷代疆域》401
安汶
《海島逸志》卷一‧喇喇巴(1下)︰“其所統轄有北膠浪、三寶壠、竭力石、四里猫、馬辰、望加錫、安汶、萬瀾、澗仔低、萬丹、蔴六甲等處,不下數十”;卷二4上;三6下、9上︰“安汶在巴國之東南,與萬瀾、澗仔低相鼎峙,色仔哖、息尘、無來由雜處其地。其屬國浮嶼有……”;卷四5上。
安息 安悉 小安息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五七:正義《括地志》云:“……媯水……經安息、大夏國入西海……”;卷一二三‧大宛列傳六三:“騫……具為天子言之曰:……大月氏……其南則大夏、西則安息、北則康居。……安息 (正義《地理志》云;‘安息……自西關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至斯賓國……至于羅國……安息西界極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國。’)在大月氏西可數千里……臨媯水,……其西則條枝,北有奄蔡、黎軒。(正義《括地志》云;‘……《魏略》云大秦在安息、條支西大海之西……’)條支在安息西數千里,臨西海,……而安息役屬之……(正義……然大秦國在西海中島上,從安息西界過海,好風用三日乃到……) ”,“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屬,兵強,可以賂遺役利朝也。……騫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穼及諸旁國。……自傳望侯騫死後……益發使抵安息、奄蔡、黎軒、條枝、身毒國。”“初,漢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將二萬騎迎於東界,……。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國雖頗異言,然大同俗,相知言。”
《漢書》卷六一‧張騫李廣利傳三一:“漢……因益發使扺安息、奄蔡、犛靬、條支、身毒國(師古曰:抵,至也。自安息以下五國皆西域胡也。犛靬即大秦國也。……,) ”;znu卷六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三四下:“(賈)捐之對曰︰……西連緒國至於安息,…… 。”;卷九六上‧西域傳六六上;“自玉門、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南道西踰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條支……往往有小君長,安息役屬之,以為外國(師古曰︰安息以條支為外國,如言蕃國也。)”,“自玉門、陽關出南道,歷鄯善而南行,至烏弋山離南道極矣。轉北而東得安息。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北與康居、東與烏弋山離、西與條支接。土地風氣,物類所有,民俗與烏弋、罽賓同。……臨媯子……。武帝始遣使至安息……安息東則大月氏”,“大月氏……西至安息四十九日行” , “大宛國……土地風氣物類民俗與大月氏、安息同”,“自宛以西至安息國,雖頗異言,然大同,自相曉知也。其人皆深目、多鬚頿。……自烏孫以西至安息,近匈奴。”;卷九六下‧西域傳六六下;
“而康居、大月氏、安息、烏弋之屬,皆以絕遠不在數中,其來貢獻則相與報,不督錄總領也。”
《三國志‧魏書》卷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三十:裴注引《魏略‧西戎傳》:“前世又謬以為(條支)強於安息,今更役屬之,號為安息西界。……大秦國一號犁靬,在安息、條支西大海之西,從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 。
《後漢書》卷四‧孝和孝殤帝紀四:“(章和二年冬十月)安息國遣使獻師子、扶拔。(永元十三年)冬十一月,安息國遣使獻師子及條枝大爵。”;卷四十上‧班彪列傳三十上:“(班)固乃上《兩都賦》,……其辭曰:……其中乃有……條枝之鳥(李賢等注;條支與安息接,武帝時,安息發使來獻之。”;卷八八‧西域傳七八:“(和帝永元六年)班超復擊破焉耆耆;……。其條枝、安息諸國至於海瀕四萬里外,皆重譯貢獻” ,“自鄯善踰蔥嶺出西諸國,有兩道。傍南山北、陂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踰蔥領,則出大月氏、安息之國也”,“條支國……轉北而東,復馬行六十餘日至安息” ,“安息國居和櫝城,去洛陽二萬五千里。北與康居接、南與烏弋山離接,……其東界木鹿城,號為小安息,去洛陽二萬里。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獻師子、符拔。……和帝永元九年……甘英使大秦抵條支,臨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英聞之乃止。十三年,安息王滿屈復獻師子及條支大鳥,時謂之安息雀。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從阿蠻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賓國,從斯賓南行度河,又西南至于羅國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極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大秦……與安息、天竺交市於海中……” ,“貴霜,侵安息,取高附地”,“論曰︰……其後甘英乃抵條支而歷安息” 。
《水經注》卷一︰“(郭義恭《廣志》曰︰甘水也,……有石鹽白如水精……。康泰曰︰安息、月支、天竺至加那調御,皆仰此鹽。” “河水又西逕月氏國南(治監氏城,其俗與安息國同……) ,又西逕安息南,…… (釋氏《西域記》……又曰︰犍陀越西,西海中有安息國。竺枝《扶南記》曰︰安息國,去私訶條國二萬里,國土臨海上,即《漢書》天竺安息國也,戶近百萬,最大國也。)”。
《高僧傳》卷一‧安清︰“安息國王正后之太子也……”;支樓迦讖︰“時又有優婆塞安玄,安息國人……”。
《職貢囼》(歷博藏圖︰波斯國使) ︰安息。
《洛陽伽藍記》卷四︰“拔陀云:……亦與西國大秦、安息、身毒諸國交通往來……”
《太清金液神丹經》(卷下):“安息在月支西八千里,國土風俗,盡與月支同,人馬精勇,土方五千里,金玉如石,用為錢。國王死,輒與鑄錢。有大馬,有大爵。其國左有土地,百餘王治別往,不屬月支也。
《魏書》卷一O二‧列傳九十‧西域:“安息國,在蔥嶺西,都蔚搜城。北與康居,西與波斯相接,在大月氏西北,去代二萬一千五百里。”“從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
《藝文類聚》卷六六‧產業部下‧錢(三1180)︰“《史記》……又曰︰安息國以銀為錢,錢如王面”;卷九二‧鳥部下‧雀(四1595)︰“《廣志》曰︰安息大雀……”;卷九六‧鱗介部上‧虵(四1666)︰“周景式《廬山記》曰︰安侯世高者,安息國太子……”。
《梁書》卷五四‧列傳四八‧諸夷‧海南:“頓遜之東界通交州,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諸國,往還交市。”“中天竺國……其西與大秦、安息交市海中”。
《周書》卷五‧帝紀五‧武帝上:“(天和二年)五月壬申,……安息並遣使獻方物”;卷五十‧列傳四二‧異域下:“囐噠國,……。于闐、安息等大小二十餘國,皆役屬之” , “安息國在蔥嶺之西,治蔚搜城。北與康居、西與波斯相接,……。”
《隋書》卷三五‧志三十‧經笈四:“至桓帝時,在安息國沙門安靜……”;卷八三‧列傳四八‧西域:“安國,漢時安息國也”,“烏那遏國,都烏滸水西,舊安息之地也”,“穆國,都烏滸河之西,亦安息之故地” 。
《續高僧傳》卷十一‧釋吉藏︰“俗姓安,本安息人也”。
《晋書》卷九七‧列傳六七‧四夷(西戎大秦國):“……安息、天竺人與之交市於海中,其利百倍”。
《南史》卷七八‧列傳六八‧夷貃上:“頓遜之東界……,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諸國、往還交易” ,“中天竺國……西與大秦、安息交市海中” 。
《北史》卷十‧周本紀下十:“(天和二年)是歲,……安息等國並遣使朝貢”;卷九七‧列傳八五‧西域:“龜茲國,……又出……安息香……等”,“安息國,在蔥嶺西,都蔚搜城”,“安國,漢時安息國也……”,“烏那遏國,都烏滸水西,舊安息之地也” ,“穆國,都烏滸河之西,亦安息之故也”。
《法苑珠林》卷三十二26上;五七9上。
《初學記》卷二九‧獅子第一︰“司馬彪《續漢書》︰章和元年,安息國遣使獻獅子……”(三697、698)
《唐大和上東征傳》P.47安息香
《通典》卷一八八‧邊防四‧嶺南序略︰“西連諸國至於安息”,頓遜︰“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諸國”;,卷一九一‧邊防七‧西戎總序︰“西喻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
車師︰“採蒲萄於安息”;卷一九二‧邊防八‧大宛︰“土地風氣物類人俗與大月氏、安息同”,莎車︰“……聞天馬、蒲萄則通大宛、安息”,安息︰“安息國,漢時通焉,王理番兜城,去長安萬一千六百里,在蔥嶺之西、大宛之西可數千里,不屬都護,北與康居、東與烏弋山離、西與條支接……。”,大月氏︰“西接安息、四十九日行”;卷一九三‧邊防九‧嚈噠︰“西役康居、于闐、疏勒、安息及諸小國三十餘所皆役屬之”,天竺︰“西與大秦、安息交市海中”,高附︰“所屬無常,天竺、罽賓、安息三國強則得之,弱則失之”,
澤散︰“最與安息城谷相近”,粟弋︰“在安息北五十里……”。
《白孔六帖》卷九七‧師子︰“白安息(漢章元年,安息國獻師子……)”。
《酉陽雜俎》卷十八(150)︰“安息香樹出波斯國”。
《舊唐書》卷八十‧列傳三十‧褚遂良︰“……遂良上疏曰︰” ……漢武……復得天馬於宛城,採蒲萄於安息……。”;卷一三八‧列傳八八‧賈耽︰“耽……表獻曰︰…前西戎志以安國為安息,今則改入康居……”。
《太平廣記》卷五七‧太真夫人(二351)︰“昔安息國西海際, ……(出《神仙傳》) ”;卷二九五‧安世高(六2346)︰“安侯世高者,安息國王子 ……(出《幽明錄》) ” ;卷四一四‧安世高(九3369)︰“安息香樹,出波斯國(出《西陽雜俎”》) ” 。
《太平御覽》卷七七七‧奉使部一(3447下,引《漢書》);七八八‧頓遜國 (引《南史》);
七九O‧察牢國︰“《南州異物志》曰︰察牢在安息中間大國也,……”;七九二︰總序西戎(引《後漢書》,龜茲《引《北史》);七九三‧安息 (引《漢書》、《後漢書》、《北史》),大月氏(引《漢書》),安國、烏那曷(引《隋書》),安息(引《北史》),穆國、嚈噠(引《北史》);七九六‧粟弋 (引《通典》),澤散 (引《通典》),滑國(引《通典》);七九七‧高附 (引《後漢書》);八一六‧布帛部三‧罽︰“ 《抉南傳》曰︰妥(安)息國出五色罽”;九二二‧羽族部九‧大雀︰“ 《廣志》曰︰安息大雀……”;九五九‧帛莢︰“ 《抉南傳》曰︰安息國出酢皂莢,可食,味最美”;九七四‧甘蔗︰“ 《抉南傳》曰︰安息國出甘蔗”;九八二‧芸香︰“ 《廣志》曰︰芸膠,有安息膠,有黑膠”。
《太平寰宇記》卷一五六‧庭州︰“地廣駿馬、緋氊,安悉國有皂莢,甚大……”;卷一七六‧頓遜國︰”其西界接天竺、安息”;一八O‧車師國;一八一‧龜茲國;一八二‧大宛國︰“按《四夷記》云,自宛以西至安息,雖頗異言,然大同……”,莎車國;一八三‧天竺國,一八四‧高附國、大秦國、條支國、安息國、大月氏國;一八五‧澤散國;一八六‧粟弋國;一九一‧匈奴(3上) ︰安息。
《冊府元龜》卷六五六 (7852下);六六三(7924下);;五六(11248上),九五七(11265全);九五八(11271下、11272全、11273上、11275下) ;九五九(11289上);九六O(11296上、11297下、11298上、11300全);九六八(11377上、11378上);九九八(11710上);一OOO(11730上) 。
《華夷圖》
《新唐書》卷一五六‧列傳八一‧李元諒:“李元諒,安息人……”。
《證類本草》卷十三38、40 (香)。
《香譜》卷上‧安息香P.2 (引《酉陽雜俎》);卷下P.18 (引范曄《和香方》序)。
《歷代地理指掌圖》
《翻譯名義集》卷三5下。
《能改齋漫錄》︰卷一5。
《通志》卷四一‧都邑略︰“奄蔡……北距安息五千里”,“澤散……北至驢分,水行半歳,與安息城廓相近”,“頓遜……西界接天竺、安息”,“安息,王治番兜城……”,“大月氏……西至安息四十九日行”,“烏那遏……”,“穆國,……”;卷一九五‧四夷二‧西域序略︰“……南道西踰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卷一九六‧四夷三‧烏弋山離︰“……至烏弋北路,南道極矣,轉北而東復馬行六十日餘至安息”,條支︰“有小君長,安息役屬之,以為外國,……”;卷一九六‧四夷三‧安息︰“漢時通焉,王治番兜城……”,大月氏︰“土地風氣,物類所有,民俗,鐵貨,與安息同……”,烏那遏︰“舊安息地……”,穆國︰“小安息之故地”,大宛︰“土地風氣、物類民俗與大月氏、安息同”,天竺︰“西與大秦、安息交市海中”,高附︰“後屬安息,……,大秦、奄蔡、澤散、嚈噠;卷一九八‧四夷五‧頓遜︰“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徼外諸國”。
《山堂考索》卷六一13下。
《諸蕃志》卷上‧大食國︰“安息香”;卷下‧安息香︰“安息香,出三佛齊國,……《通典》敍西戎有安息國……”[*馮注︰“安息國名首見《史記》一二三大宛列傳……。古之安息,蓋指番兜(Partava,Partu,Parthio)之安息 (Arsacides) 朝。周隋之戎時(五五七至六一八)蓋為波斯 (Parsa)薩珊朝 (Sassanides)代興之時,而尚名安息者,襲舊稱也”,“安息香即學名Styrax benzoin者是也,《唐本草》云︰“安息香出西戎,……。”《海藥本草》云︰“生南海波斯國,……”,《酉陽雜俎》十八云︰安息香樹出波斯國,波斯呼為辟邪樹……” 。譯注謂梵名作Khadira或Kunduru應誤。《翻譯名義集》卷八云︰“拙具羅,或窶具羅,或求求羅,此云安息。則梵名應用Guggula,可參看《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134至135頁”。“觀本條注一所引諸文,可知此香之輸入始於唐代,其初販售者殆為Blasamodendron africanum所產之香,因其來自波斯,故以安息香名,然純粹安息香出於南海,故《海藥本草》云︰生南海波斯國也”。]《宋史》卷四九二‧列傳二五一‧外國八‧吐蕃︰“(景德三年)詔賜……、安息香、……等藥,凡七十六種”。
《西漢會要》卷七十‧蕃夷下‧西域︰“安息國”,“武帝始還使至安息”。(p.823、827、835)
《東漢會要》卷四十‧蕃夷下‧西域︰“(建初六年) ……其條支、安息諸國至於……,皆重譯貢獻”。 (p583、585)
《宋會要輯稿》第一百九十七冊‧蕃夷四(P.7718下)︰“(回鶻) ……有乳香、安息、篤耨”;(P.7756下)︰“(天竺)西與大秦、安息交市海罽中”;第一百九十九冊‧蕃夷七(P.7867下)︰“ (三佛齊)貢……安息香”。
《玉海》卷一五二11上,12下、14下、25下;一五四5上、7下、8上。
《事類賦》卷十11上;廿六11上。
《西使記》︰“曰駝鳥者,即安息所產大馬爵也”。
《文獻通考》卷三三一‧四裔八‧頓遜︰“其西界接天竺、安息……”;卷三三六‧四裔十三‧西域總序︰“而……、安息、……之屬,皆以絕遠,……”;卷三三七‧四裔十四‧于闐︰安息香,大宛︰“土地風氣物類人俗與大月氏、安息同”,條支︰“……有小君長、安息役屬之……”,安息︰“漢時通焉,王治蕃兜城……”;卷三三八‧四裔十五‧大月氏、烏那遏國、穆國、嚈噠、天竺、高附;卷三三九‧四裔十六‧大秦、澤散、丁令、栗弋。
《島夷志略》撻吉那︰“地產安息香(藤案︰《魏書》:龜茲Kuchar國出安息香。) ;《晋書‧佛圖澄傳》:燒安息香呪願。《隋書》:漕國出安息、青木等香。《酉陽雜俎》云安息出波斯國……。《諸蕃志》云安息香出三佛齊國 。《明一絕志》:安南、三佛齊產物並有此香、渭Benyoin也) ”。
《群書集事淵海》卷四七18上、77下。
《瀛涯勝覽》‧祖法兒國︰“(產)安息香 ……之類”。
《西洋番國志》‧祖法兒國︰“皆以……安息香……一之類來易紵絲、磁器等物”。
《交阯總志》卷一︰安息香
《安南棄守本末》校補P.40上︰安息香
《寰宇通志》卷一一八‧安南(4下),三佛齊國(14) ︰安息香。
《大明一統志》卷八七‧八百大甸(37下);九十‧安南(5上),三佛齊國(15上)︰安息香。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爪哇國第三︰“其貢物……安息香”;卷中‧暹羅國第十︰“其貢物……安息香”;卷下‧祖法兒國第二十︰“有香焉,其樹高可三丈,葉有四角,黃花而碧心,其膠如飴,其名曰安息……”。
《安南志略》卷十五10下安息香
《嶺海輿圖》P.64 (香)。
《古今形勝之圖》
《殊域周咨錄》卷六‧安南︰“其產……安息香(樹如苦練) ……”;卷八‧暹羅︰“其貢……安息香”,爪哇︰“其貢……安息香”,三佛齊︰“其產……安息香(樹脂,其形色類核桃,……)”。
《圖書編》卷六十。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祖法兒(23上),二三七‧于闐(17下) ︰安息香。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本草綱目》卷三405下;四545上;十一704下;三十四1373上、 1375上(安息香);四九1702下(引《廣志》) 。
《咸賓錄》卷三‧天竺 (14下) ,拂菻 (22下),、蘇門答剌(25上) ;七‧八百(香)。
《四夷廣紀》第九九冊‧安南(香);一O一冊‧爪哇,一O二冊‧三佛齊(香)。
《裔乘》卷三‧天竺 (34上) ;七,蘇門答剌(1上)、佛菻 (10上)。
《東西洋考》卷四‧啞齊︰“物產︰安息(香)” 。
《閩書》卷三九(香)。
《皇明世法錄》卷八一34下。
《皇輿考》卷十二‧四夷 (15下、19下、45下︰香)。。
《名山藏‧王享記》卷五49上(香) 。
《方輿勝略》卷十四15下(香) 。
《方輿勝略‧外夷》卷三9上、14上。
《華夷風土記》卷四52下、54下、63下。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O 3下;一一九38上(香)。
《譯史紀餘》︰卷三67、85。
《讀史方輿紀要》卷六五55下。
《四譯館考》卷三 3上;八2上(香) 。
《東南洋海道圖》︰安息香
《明史》卷三二四‧外國五‧暹羅︰“其貢物有……安息香……”;卷三二六‧外國七‧祖法兒︰“……其王徧諭國人,盡出……安息香諸物,與華人交易”。
《古今圖書集成》邊四三‧西方諸國總部滙考:“《漢書》西域傳、張騫傳……《後漢書》西域傳……《三國志》魏略……”;邊四四‧西方諸國總部總論;“《漢書》西域傳贊……
《後漢書》西域傳序、論……《通典》西域總序……”,西方諸國總部紀事:“元劉郁《西使記》︰駝鳥者,即安息所產大馬爵也”;邊五六‧條支部滙考:“《漢書》西域傳‧烏弋山離國……《後漢書》西域傳……”,條支部紀事︰“《酉陽雜俎》︰安息香,樹出波斯國……”;邊五七‧安息部滙考:“《漢書‧西域傳》︰安息國,王治番兜城……《後漢書‧西域傳》︰安息國居和櫝城……《後漢書‧和帝本記》︰章和二年十月,永元十三年冬十一月……《魏書‧西域傳》︰安息國在蔥領西……《周書‧安息傳》︰安息國在蔥領之西……《隋書‧安國傳》︰安國,漢時安息國也……《唐書‧西域傳》︰……”。烏弋山離郡滙考 (引《漢書西域傳》);邊六O‧大秦部滙考;《後漢書‧西域傳》︰……《三國志‧魏志》注引《西戎傳》︰……《晋書‧大秦傳》……《魏書‧西域傳》……。
《續通志》卷六三七 ‧四夷傳三‧康居(6735上)。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5上),四二四之十八‧拂菻(1上)︰安息。
《清朝通典》卷九八‧邊防二‧暹羅(安息香,2737上) ,亞齊(安息香,2739下)。
《清朝文獻通考》卷二九六‧四裔考四‧安南(安息香,7450中) ;二九七‧四裔考五‧暹羅(安息香,7462中)
《滇繋》十之一‧屬夷繋3下。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23下)︰安息香 ; 五五八‧拂菻(1上)︰安息。
《粵海關志》卷二5下︰安息;九10上;廿一19上;廿四21上;三十31上(香)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考三‧蘇門答臘(安息香,10736下)
《清史稿》卷五二八‧屬國三‧暹羅︰“……常貢內有速香、安息香、……” 。
安卒
《噶喇巴紀略》: 安卒
安得蠻 安德蠻
《鄭和航海圖》︰安得蠻山(*向達注︰安得蠻山,即Andaman Islands,在孟加拉灣內,翠蘭嶼北。)
《順風相送》阿齊往傍伽喇︰“開船,……取伽亻南貌山邊,……取安德蠻南頭山”。(*向達注︰安德蠻,一作桉篤蠻(《西洋番國志》),在孟加拉灣,即今Andaman群島。)
安谷城
《三國志‧魏書》卷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三十:裴注引《魏略‧西戎傳》(參見安息條)。
《冊府元龜》卷九五八‧國邑二: 安谷城(P.11272上)。
[安谷,或謂又作安都,一説即今地中海東岸土耳其的安提俄克(Antioch);或謂為幼發拉底河下流的鄂爾柯(Orchoë),即今伊拉克的瓦爾喀(Warka)。]
安義河 安治河 安日河 安日得河
《坤輿萬國全圖》︰安義河
《職方外紀》卷一地圖P.19︰“又東印度有大河名安日,國人謂經此水一浴,所作罪孽悉得消除”;卷五地圖。
《坤輿圖說》卷上︰“安日得河,長四千八百里,濶約五里,深十丈餘,分七岔入海及水產金沙” (P.44);卷下‧亞細亞洲︰安日河(64)。
《坤輿全圖》︰安日河(當即恒河)
《八紘譯史》卷二‧莫臥爾(P.20)︰安日河
《清朝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三‧四裔三‧印度︰“境內有名水三,東曰安治河,發源西北,東南流至孟加拉”(即恒河)。
安西城
《蠻書》卷六:“從上郎坪北里眉羅苴鹽井又至安西城,直北至小婆羅門國”。
《新唐書》卷四三下:“一路自諸葛亮城西去騰充城二百里。又西至彌城百里。又西過山,二百里至麗水城。乃西渡麗水、龍泉水,二百里至安西城。乃西渡彌諾江水,千里至大秦婆羅門國“。[或謂指今緬甸北部的孟拱(Mogaung)]
安都里溜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安都里溜,為溜山國八溜之一。)
《瀛涯勝覽》‧溜山國︰“溜各有其名,……,七曰安都里溜、……”。(P.50)
《西洋番國志》‧溜山國︰“有八大處,……,曰安都里溜、……”。(P.32)
《星槎勝覽》後集‧溜洋國(馮注︰原無國字,從景本補。《島夷志略》名此國曰北溜,《瀛涯勝覽》名溜山國,今Maldives群島也。)“山有八,曰……、安都里溜”。(P.22)
《西洋朝貢典錄》卷中‧溜山國第十四︰“有溜山焉凡八,……八曰安都里溜”。(P.8下)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溜山 (21下)︰二三七‧牒幹 (28下)。
《裔乘》卷七‧牒幹 (55上)。
《圖書編》卷六十。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安老海口 安謨海口
《交阯總志》卷二: “華閭洞,在黎平縣,……南通拒投、武林二江,下至安謨海口”;卷三︰安謨海口。(在越南寧省南岸外,位帶(Day)河入海處,或又作大安海口。一說即神投海口。)
《安南棄守本末》P.28下︰安謨縣之安謨海口;P.29下︰安老縣之安老海口、多混海口;P.47上︰安謨海口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八8上︰安謨海口(在安謨縣);9上︰安老海口(在安老縣)
《越南歷代疆域》401
安陽海口
《越嶠書》卷一14上:安陽海口。
《廣輿圖》卷二。
《安南圖說》‧天朝至安南道路(32上)。
《圖書編》卷五九。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五‧安南(33上)︰“若廣東海道,自廉州烏雷山發舟,北風順利一二日可抵交之海東府,……。海東二日至經熟社,……又一日至白藤海口,過天遼巡司南至安陽海口,……”。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一。
《三才圖會》地理十三。
《安南圖志》‧安南國、平交圖說(29上)。
《四夷廣記》第九九冊‧安南。
《武備志》卷二二三,二三八。
《天下郡圖利病書》卷一O六12下,一一八37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二24下。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
《大清一統志》卷四二二‧安南(2下。文同《(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五‧安南)。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三‧越南(12上。文同《(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三三五‧安南……)。
安正國城
《寰宇通志》卷一一三‧緬甸(26上)。
《大明一統志》卷八七‧緬甸(36上)。
《南詔野史》卷上︰安正國城。
《廣輿圖》卷一。
《四夷館考》卷下14下。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一‧雲南(17上);二三六‧緬(1上)。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一一O7上。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一九50下。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二5462 。
《四譯館考》卷六1上。
《明史》卷四十六‧地理七(參見緬甸條)
《續文獻通考》卷二三五‧輿地七︰“緬甸軍民宣慰使司(本緬中地,有江頭、太公、馬來、安正國、蒲甘緬王五城……)”。
《滇繫》十之一‧屬夷系7上(見江頭城條)。
《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五六‧緬甸(1上)。
唵國
《廣奧圖》卷二:唵國
《圖書編》卷五九:唵國
《三才圖會》地理卷十三:唵國
《皇輿考》卷十二:唵國
《四夷考經國雄略》卷二︰唵里
《武備志》卷二二三︰掩國
《讀史方輿紀要‧輿圖要覽》卷四:唵國
唵門 唵悶
《海錄》卷中︰“唵悶國,即細利漥東南海中亂山之一也。萬丹南火焰山在國之西北,亦無來由種類而性稍善良,土產丁香、豆蔻,有荷囒番鎮守。唵門國,亦亂山之一,風俗、土名與唵悶同,原歸荷囒管轄,近為英咭利所奪。”( *馮注︰“唵悶,今Amboina島,美洛居(Moluccaas)群島中之一也”,“唵門,殆唵悶島之Amboin城,土人為Alfurus種”。
菴摩羅跋(跛) 菴摩羅割跛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玄照法師︰“在中印度菴摩羅跛國,遘疾而卒”;道希法師︰“既往那爛陀,亦在俱尸國,蒙菴摩羅跛國王甚相敬待;師鞭法師︰“從北天向西印度,到菴摩羅割跛城,為國王所敬”;慧輪法師︰“既之西國,徧禮聖踪,居菴摩羅跋國,在信者寺往經十載,……”。
菴浮梨摩國
《一切經音義》卷廿二447下︰“其國即在中印度境內也。”
岸塘 岸童 岸童山 岸詹
《東西洋考》卷九舟師考‧東洋針路︰“密雁港(南是淡水港,水下一灣有小港,是米呂萼,下一老古灣,是磨力目,再過山頭為岸塘)”(*中大︰即岸童山、雁塘港,指坎當港。)
《指南正法》‧東洋山形水勢︰“麻錄水過密岸……岸童山……丙午針見凹嶼布樓山,與岸童相連,山邊四嶼,內可寄椗討柴水”。
《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九三25下︰岸詹
《讀史方輿紀要》卷九九56上︰岸塘
岸呾葛里嶺峨
《海島通志》卷一9上(參見八芝蘭條)
按達羅
《翻譯名義集》卷二25下︰按達羅(參見案達羅條)
桉篤蠻 按篤蠻
《瀛涯勝覽》‧錫蘭國、裸形國︰“自帽山南放洋,好風向東北行三日,見翠蘭山在海中,其山三四座,惟一山最高大,番名桉篤蠻(Andaman)山(馮注︰原誤梭篤蠻山,黃錄誤同,今從國朝典故本改,吳本作竄都蠻,殆亦是案都蠻或晏都蠻之誤。觀此可知當時人曾將Andaman羣島與Nicobar羣島概稱為翠蘭山矣。)彼此之人巢居穴處,男女婐體,皆無寸絲 (吳本作衣),如獸畜之形…….”(P.34)
《西洋番國志》‧錫蘭國︰“錫蘭國,自南浡里、帽山放洋,好東北風,三日見翠藍山三四座,惟一山最高大,番名按(向達注︰按原本作梭,據《瀛涯勝覽》錫蘭國條改)篤蠻山(向注︰按篤蠻山即Andaman群島,在翠藍山北,此混為一談)。此處人皆巢居穴處,男女赤體如禽獸然,無寸衣著膚。……此謂裸形國也。”(P.22)
《(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二三六‧錫蘭(19下)︰桉篤蠻山
案達羅
《大唐西域記》卷十︰“憍薩羅國……,從此大林中南行九百餘里,至案達羅國(南印度境)”,“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號瓶耆羅”。
《釋迦方志》卷下︰ “憍薩羅國(南印度),……從南林行九百餘里,至案達羅國(南印度)”。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5上。
《法苑珠林》卷廿九32上。
《古今圖書集成》邊六四‧拘薩羅部匯考 (引《大唐田域記》);邊七六‧案達羅部匯考 (引《大唐田域記》)。
盎畫
《海錄》卷上‧烏土國:“王都在盎畫,由備姑入內河,水河約四十日方至”。指今緬甸中部的阿瓦(Ava)。
盎嘰哩
《海錄》卷上‧盎嘰哩。即今印度西岸孟買南面的任吉拉(Jangira)。
嗷囉囉哩
《諸蕃志》卷上‧南毗國︰“其屬國”
*馮承鈎注“譯注。……嗷囉囉哩,疑是Cannanore,《瀛涯勝覽》古里條之狠奴兒也” 。(P.30)
凹嶼
《指南正法》‧東洋山形水勢︰“麻錄水過過密岸一山灣內有一老古潭是也。……丙午針見凹嶼布樓山與岸童相連,山邊四嶼,內可寄椗討柴水”。
*向達注︰凹嶼,在呂宋附近,今地無考。
凹務灣
《海島逸志》卷一9上(見八芝蘭條)
鰲魚山 鰲魚嶼
《鄭和航海圖》︰(*向達注︰鰲魚山,據圖,鰲魚山在龍牙門內,今地無考。)
《西洋朝貢典錄》卷上‧滿剌國第五︰“由舊港而往……過官嶼……長腰之嶼,見三佛之嶼、鰲魚之嶼,又五更至甘巴門之水……仁義之礁”。(P.13上)
《順風相送》‧爪蛙回靈山來路︰(P.45)“鰲魚嶼,遠看甘巴門口北邊二嶼頭,九托水,泥地,西邊有仁義嶼”。(*向達注︰鰲魚嶼,《鄭和航海圖》作鰲魚山,北即甘巴門。甘巴門或甘巴港在今印度尼西亞中蘇門答臘甘巴河(Kampar)口。故鰲魚嶼在龍牙門、甘巴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