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國中外關係史學會﹑沈陽故宮博物院﹑澳門基金會﹑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等合辦的“明清之際的中外關係史”學術討論會﹐於2007年5月26-27日﹐在瀋陽黎明國際酒店舉行。與會者共七十多人﹐來自北京﹑上海﹑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陝西﹑甘肅﹑新疆﹑四川﹑雲南﹑澳門﹑香港乃至日本。

會議提交論文約近六十篇﹐大致分類如下﹕
(一) 中朝關係﹕八篇
〈明清之際的中韓關係其文化動因〉(陳潮)
〈從中﹑朝兩國宮廷器物相近看東北亞各族文化理念的同一性〉(李理)
〈芻議天聰七年至崇德二年後金“寬”朝鮮政策的形成〉(鄧慶﹑張正義)
〈李朝質子在盛京〉(王艷春)
〈皇太極時期清廷與朝鮮之間的特殊宗藩關係〉(溫淑萍)
〈“丙子之役”與清﹑鮮宗藩關係的確立〉(王臻)
〈晚清對韓政策的演變及啟事〉(孔繁敏﹑尹昊)
〈試析北洋軍閥集團與在華朝鮮反日獨立運動的關係〉(彭懷彬)
(二) 中日關係﹕八篇
〈中日關係的歷史﹑現狀與前景〉(靳維柏)
〈讀《明史‧日本傳》發現的問題〉(張文政﹑王永成)
〈明代寧波與日本的友好交往〉(林士民)
〈寧波爭貢事件及雙嶼之戰與“嘉慶大倭寇”〉(王慕民)
〈試論寧波在明清之際中外關係史的歷史地位〉(李英魁)
〈明代杭州抗倭史考〉(王心喜)
〈論清康熙開海後中國對日貿易重心的北移〉(荊曉燕)
〈明清四百年來日本對中國的吞併〉(施存龍)
(三) 中西關係﹕廿五篇
〈是魯斯梯謙諾寫的《馬可波羅游記》嗎﹖〉(申友良)
〈由針簿看明清之際東西勢力的消長〉(陳佳榮)
〈明清之際晉商與蒙古和俄羅斯茶貨貿易及東西文化交流〉(盧明輝)
〈對俄羅斯的中國形象的梳理〉(柳若梅)
〈明清之際的耶穌會及西方早期來華傳教士的歷史地位〉(劉明翰)
〈來華耶穌會士與歐洲漢學的興起―以《中國圖說》為中心〉(張西平)
〈論明清之際的儒學西漸〉(劉丹忱)
〈試論遣使會傳教士的在華活動〉(耿昇)
〈利瑪竇行略及其身後的漢學研究〉(王超杰)
〈艾儒略與張賡〉(陸芸)
〈體大思精 雅俗共賞―讀黃一農著《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徐文堪)
〈《輕世金書》的版本與翻譯研究初步〉(徐允婧﹑張西平)
〈明末南京教案的反教與“破邪”〉(鄒振環)
〈中國重農思想對法國重農學派的影響〉(黃天源)
〈中國思想對啟蒙哲學的激勵與開發〉(武斌)
〈清季駐外使節與西北史地研究―以許景澄為中心〉(賈建飛)
〈清代廣州外銷中的瓷器製作圖―以瑞典隆德大學圖書館收藏為例〉(江滢河)
〈嘉慶朝管理天主教事務的體系和運作〉(梁躍天)
〈馬嘎爾尼英國使團塑造的中國形象〉(王麗)
〈米憐與英華書院(1818-1843)〉(張蓉斌)
〈馬達漢新疆考察的資料搜集及其方法〉(許建英)
〈晚清西方女傳教士對中國的解讀〉(周彥)
〈會通的難題―上帝遇到“太極”〉(劉樹勇)
〈哈爾濱猶太人社區考察與研究〉(張鐵江)
〈西方傳教士與中國近代四此革命運動關係略探〉(黃世相﹑鈔群英)
(四) 海外交流﹕七篇
〈中外文明與明代時尚―以青花瓷為例〉(萬明)
〈明後期至清前期的中緬關係〉(賀聖達)
〈清代滇桂地區與東南亞國家的交往〉(古永繼)
〈眾多市場的開闢﹕16-17世紀葡萄牙在亞洲海域的生存法則〉(李金明)
〈隨佛郎機來華的黑蕃籍貫考〉(廖大珂)
〈在海上絲路實施中外交往的中華傳統帆船〉(鄭明﹑張恩海﹑姜代超﹑王淼)
〈淺論近代中國與泰國改革比較〉(馬丁)
(五) 其他範疇﹕十一篇
〈明確目的﹑改進方法﹑把握全局﹑認識規律﹑指導未來〉(孫進己)
〈大食與兩宋貿易關係研究〉(楊富學﹑陳愛鋒)
〈明朝哈密末代忠順王名稱譯寫考〉(姚勝)
〈《突厥語大辭典》中qonaq的指謂與漢譯〉(李樹輝)
〈明清以後的敦煌藝術〉(胡同慶)
〈盧見曾與乾嘉學派的研究〉(曹江紅)
〈試論日俄戰爭爆發前東北亞的國際衝突〉(王志偉)
〈東北亞朝貢體制的瓦解和殖民體制的形成〉(孫泓﹑陳放)
〈庫恰失守後北京政府對外蒙古問題的態度〉(樊明方)
〈抗戰期間中加軍事關係評析〉(潘興明)
〈政治互信﹕解決朝美關係及東北亞各國關係的鑰匙〉(王曉波)

從論文提供及討論交流分析﹐本屆大會有如下特點﹕
1﹑會議研討主題討論突出﹕眾多文章緊緊圍繞會議主題﹐即明清之際的中外關係。相關論文佔80%。明清之際是歷史上風雲變幻時代﹐以中國言﹐李自成攻打北京﹐崇禎帝自縊煤山﹐吳三桂引清軍入關﹔以世界言﹐有1640英國革命爆發﹐查理第一被送上斷頭台﹔以中外關係言﹐則是西學東漸及東學西傳﹐以及同朝﹑日等國的來往。本次會議對後者均有所探討及研究﹐說明大會主題的擬定深孚眾望。
2﹑東北亞國際研究繼續發展﹕本會第二次在東北地區(延邊﹑瀋陽)開會﹐理所當然有相當部分論文集中在中朝﹑中日關係。尤其是東道主故宮博物院﹐提供多篇論文﹐且以其本身所在﹑所擁有獨家史料入文。這就大大彌補了上一世紀本會對東北方向的忽略﹐由絲路﹑海外絲路轉為東西南北四至。同樣﹐西北方向也因甘肅﹑新疆的幾次會議而得到修正。
3﹑中西關係研究方興未艾﹕自1997年東興會議以來﹐海外漢學研究者成為本會的一支生力軍。其研究勁頭方興未艾。以會議主題言﹐此專題論文數量佔了一半。其因一來西學東漸正是明清之際中外關係研究的重點﹔二來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向西方學習先進文化的必要與必然﹔三者過去一些研究誤區及缺乏公允的結論需較長時間德平反糾正。
4﹑年輕學者深入研究蔚然成風﹕本屆會議的主要現象﹐是中外關係研究已走向深入﹐並由年輕學者漸擔重任。過去宏觀研究多﹐長篇大論﹐其中不乏“假大空” 的影響。近年來﹐微觀的個案研究漸多﹐從本屆論文也可看見清楚。搞歷史﹐首重史料搜集及研究﹐一分史料說一分話。歷史要素很多﹐人﹑地﹑時﹑事﹑物﹑因﹑果。應該先把具體的人地時事物搞清楚﹐才能分析因果。會上﹐宏觀大文少了﹐有幾位老先生還有﹐但此乃基於他們長期積累的史學心得﹐不同於缺乏史料的空論。至於年輕學者﹐大都埋頭具體研究﹐引經據典﹐中西兼容﹐侃侃而談﹐頗有大家之風範。這正是本會未來希望之所在。

回顧本會自1981年5月17日在廈門大學開會創立以來﹐不覺已屆廿六載。目前會員已近千人﹐每年平均開兩次會。這次開會前即同時收到延吉﹑新疆﹑寧波三會的精裝大部頭論文集﹐令人振奮與鼓舞。今後我們還要繼續開會﹐會次不一定過密﹐但對忽略的方向﹑範疇﹑專題可加修正。例如陸﹑海邊疆(中朝﹑中俄﹑中越﹑中泰﹑蒙疆﹑釣魚島)問題﹐過去較少在本會引起爭論﹐因多將肯定屬外國地區的才進行研究﹐但如不明中外歸屬有時難以開展。另如東﹑西學的雙向傳播﹐某些研究領域的非政治化及撥亂反正﹐中外關係史學科對當代政治的貢獻﹐等等。此外﹐我們要更加重視論文質量﹐讓更多的年輕學者承擔重任﹐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可能條件﹐把中外關係研究的學術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新增文章_海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