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著名戰役
05「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征伐匈奴的漠北之戰

關鍵字:西漢、匈奴、漠北、漠南、漢武帝、衞青、霍去病、伊稚斜單于、左賢王

北邊多患

中國古代除王朝更迭、兼倂爭雄、平民起事外,有不少戰役屬於邊境防禦及民族戰爭。對於以農業文明爲基礎的中原王朝而言,自古最嚴重的邊患都來自北邊。在大沙漠生存的游牧部族,強壯驃悍、慣於騎射,又嚮慕南方富足豐饒。諸如犬戎、匈奴、烏桓、鮮卑、柔然、突厥、回紇、契丹、党項、女真、蒙古、滿洲,或向南作寇掠、遷徙之舉,或奪取半壁江山乃至入主中原。近代的俄羅斯、日本,也位於中國北方,並自北向南侵佔中華土地。

繼滅亡西周的犬戎等之後,興起於戈壁大沙漠(今蒙古高原一帶)的匈奴,就長期成爲戰國至秦王朝的大敵。是故燕、趙、秦列國及秦朝均修建長城以抵禦之,秦朝並遣蒙恬征伐匈奴以衞北疆。秦朝速亡後,如何對付匈奴不斷南下,就成漢朝外交、軍政的頭等大事。

漢匈屢戰

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後,高祖劉邦曾在公元前200年親征匈奴,雖一度取勝,不久卻被對方包圍了七日七夜,脫圍後只好採取和親及相互貿易的政策,將宗室女嫁給匈奴首領(王位稱為「單于」),一直到文帝、景帝時期,大致都是沿用同樣的政策。及至漢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登基,因國力恢復,遂將對匈奴的防禦政策改為積極進攻。

自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的馬邑之戰起,西漢和匈奴之間先後發生了一系列較大的戰事,如龍城之戰(公元前129年)、雁門之戰(公元前128年)、河南之戰(公元前127年)、漠南之戰(公元前124年)、河西之戰(公元前121年)。在這些戰役中,漢軍多取得較好的戰績,湧現了一些名將,除令匈奴兵喪膽的「飛將軍」李廣(約公元前185-前119年)外,更有統兵名帥衞青(?-公元前106年)與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年)。

漢朝從匈奴手中奪取了河套地區***,設置了朔方郡,並逐步控制河西走廊***,把匈奴勢力驅趕到戈壁沙漠之北。不過,匈奴的右部勢力雖已被大大削弱,但東北方的左賢王和匈奴單于本部實力仍然強大,嚴重威脅漢朝北部邊境。在節節勝利之際,漢武帝決定乘勢追擊,發動關鍵性的漠北之役。

***小知識
河套地區
河套地區指黃河流經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等地,呈「几」字形,似套狀,故稱。朔方郡即位於此處。

***小知識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指黃河西面由甘肅進入包括今新疆在內的西域之狹長地段,含有西漢先後設立的河西四郡:酒泉郡(公元前121年設)、武威郡(公元前121年設)、張掖郡(公元前111年設)、敦煌郡(公元前88年設)。

漠北決戰

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二至四月,西漢與匈奴的漠北之戰展開。當時漢軍已積累了使用騎兵大規模遠途奔襲的經驗,漢武帝決定由衞青和霍去病各領五萬騎兵,另有步軍數十萬眾支持,分東西兩路向漠北進軍。原來打算由霍去病在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出擊,直接對付當時的匈奴單于伊稚斜,後來據報單于所部在代郡(今河北蔚縣一帶)以東,於是派遣大將軍衞青率軍出定襄,改令驃騎將軍霍去病統領精銳部隊由代郡向北進發。

卻説衞青率李廣、公孫賀、趙食其諸將出塞,方知匈奴伊稚斜單于還留在西部,並未東去,遂令李廣、趙食其迂迴東側翼策應,自率主力穿過大漠,與單于本部約萬騎接戰。他使用軍車爲營、騎兵突襲的戰術,及至日暮而大風起,沙礫擊面,漢軍由左右包圍敵營。單于見漢兵多且強,戰而不利,便率騎數百西逃。衞青聞訊,發輕騎追之,行二百餘里而未得,又自率主力跟進,直至杭愛山(在今蒙古中部)南面,共斬殺和俘虜19,000人,不久便率軍返回漢境。衞青此行並未追獲匈奴單于,損失兵馬亦與敵軍相當。李廣因未受重用,又迷失道路不能與主力會師漠北,歸營後乃憤而自盡。

再説霍去病率另一支漢軍出塞後,同右北平郡(治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南)太守路博德部會師,不斷深入尋找匈奴主力。他攜帶少量的輜重,跨過大漠,行二千里,過離侯山,渡過弓盧水,抓獲匈奴王侯將臣83人,以10,000人損失而斬殺和俘虜敵軍70,443人,匈奴左賢王部主力幾乎全軍覆沒。霍去病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國北部肯特山),在此山及其北的姑衍山舉行祭拜天地的封禪大禮,直至翰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方才罷兵凱旋。經此一役,霍去病與衞青同加封為新設的大司馬,其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同。他曾六次出擊匈奴,共殲敵十多萬人,武帝曾為之置宅,霍去病卻云:「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可惜在漠北之役後兩年就英年病故,年僅廿三歲。

漠南無庭

漢軍在漠北之戰,首次穿越戈壁大沙漠,在草原地區以騎步車兵種混合作戰,以不到三萬人的代價殲敵近十萬之眾。經此關鍵的巔峰一役,基本上消滅了匈奴左右賢王的勢力,令匈奴本部因一時無單于的訊息而混亂不堪。更重要的是,經此一戰漢匈雙方實力天平發生傾斜,在大沙漠以南長期不見匈奴王師的蹤影,用《史記》的話來説,就是「匈奴遠遁,而幕(漠)南無王庭」。

漠北之戰是西漢武帝時與匈奴戰爭中規模最大也是最艱巨的一次決戰,誠如後來漢元帝時名將陳湯所概括:「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不過,其代價也真不小,對匈奴的連年戰爭,令西漢用兵過度,國力消耗甚大,民生日艱,所以漢武帝晚年爲此曾下罪己詔以悔過。至於匈奴,實力也遠未消滅,要到東漢時頻頻出兵,最後勒石燕然山才逼其餘部西遷。

參見:https://chiculture.org.hk/tc/about-us/experts/3973
https://chiculture.org.hk/tc/china-five-thousand-years/3978
zhanyi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