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華夏及“戎蕃狄羌夷胡蠻越”的居遷去向》
【編者按】
網主回顧一生:刺桐家鄉16歲,廈門大學母校4年,燕京中央民族學院24載,南溟香江整整超過40春秋,早已度過杖朝之年而有餘。雖然畢生興趣及學習、從事的均為歷史,唯在京華廿餘載居處最高民族學府,卻罕事民族歷史的教學研究,反而主要講授世界近代史、研究南海交通。播遷南溟以來,常有友人論及中國歷史上匈奴、突厥、党項、契丹等邊族的興衰去向,自己卻未敢輕率作答,蓋非專門研究之領域也。不過,1958年廈大畢業後參加“民族問題三套叢書”的編撰,長住頤和園南湖飯店及達賴駐京辦事處審稿之所,又兼多次奉派至民族地區調查、工作,且因中外歷史教學、寫作之需,在校亦長期與諸多“民族兄弟”交往,不免受耳濡目染、浸淫日久,對諸族今昔便略略留意。爾今年事已高、精力有限,況非平素興趣及研究取向,自不敢奢言編撰甚麽《中國民族通史》,但願將一點思路或積累作成《中國歷史上華夏及“戎蕃狄羌夷胡蠻越”的居遷去向》刊諸網上,求教於四方大家、同仁或友生。
中國漢族歷來自稱華夏,古代史家常把邊裔民族作爲“四夷”,並略帶輕蔑地稱爲“西戎、北狄、東夷、南蠻”,本處或沿用舊稱但酌加引號(“ ”)。夏商周以降的禮樂儀式常被奉爲佳臬規範,秦朝建立的大一統制度被尊爲漢族的正統,至於元、清兩朝則被當作邊疆民族入主中原的特例。其實,歷史往往由勝利者寫就,古往今來無非是勤勞者造天下(農工)、勇武者打天下(武功)、賢能者管天下(文治)、權謀者篡天下(政變),不分來自東西南北或士農工商。炎、黃二部應皆起自西北,商是夏朝的東部屬國,周、秦都由西戎地區入主中原而後美化為華夏正宗。此後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邊疆民族多南下中原或獲半壁江山,而不限於蒙元及滿清之一統。更有進者,凡徹底漢化之邊族,多由征服者同化為被征服的文明先進之民族,如鮮卑、党項、滿洲等,此與蠻族征服西羅馬帝國實屬異曲同工、重蹈覆轍,古今中西歷史皆同一理矣!
[草就於2022年7月31日並上網]
中國歷史上華夏及“戎蕃狄羌夷胡蠻越”的居遷去向
華夏
*黃河、長江、瀾滄江、黑龍江、遼河、海河、淮河、浙江、閩江、晉江、粵江—長城、運河—絲國、瓷人、茶鄉
*九州(禹貢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神州(赤縣神州)—中國—中原—中土—河洛、江南
*炎、黃二帝締造華夏—秦人、漢族、唐人、客家、華僑—漢人+南人—“蠻子”—中華民族主體
*黃帝建國—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秦朝—張楚、西楚—西漢—新朝—東漢—魏、蜀、吳(三國)—西晉—前涼、西涼、北燕(十六國)—東晉—宋、齊、梁、陳(南朝)—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周(五代)—吳國、 前蜀、 楚國、吳越、閩國、南漢、荊南、後蜀、南唐(十國)—北宋—南宋—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戎”
*西邑—應爲夏之都邑(其國名或稱”西邑夏”)—後爲東方之商所滅—餘裔遷回西、南
*“姬姓之戎”—周國—滅亡商朝—入主中原—西周(被犬戎所滅)—東周(被秦所滅)
*犬戎(玁狁、獂狁)—在西周西北—西周後期多次與之交戰,最後爲其所滅
*九州之戎:或謂包括姜戎、陰戎、伊洛之戎、陸渾之戎、揚戎、拒戎、泉戎、皋戎、茅戎
*姜姓之戎(姜戎)— 部分成為周朝封國(申、呂、齊、許);部分成為秦國附庸(西申,即申戎);部分成為晉國附庸—允姓之戎(陰戎)—陸渾之戎—居於豫西,被晉所滅
*伊洛之戎—居於伊水、洛水一帶的戎部統稱,包括陸渾之戎
*己氏之戎—西戎之一,傳為昆吾氏之後—春秋時聚於戎州,在河南、山東一帶—為衛國所滅
*驪戎(離戎)—西周後期進入渭水之南的臨潼一帶,因驪山得名,後為晉所滅
*戎蠻—西戎之一,春秋時在河南建戎蠻子國,後爲楚國所滅
*狄䝠邽冀之戎—居陝西隴縣以西的戎人四部,後爲秦國所併
*秦國—傳少昊後裔由山東封於西北秦邑—征服西戎諸部(緜諸、緄、翟、豲、義渠、大荔、烏氏、朐衍等)及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入主中原—秦朝—為西漢取代
*西域—河西走廊敦煌的玉門關、陽關以西—兩漢張騫、班超交通,開闢絲綢之路—樓蘭、于闐、莎車、疏勒(喀什)、烏孫、龜兹、焉耆、車師、高昌(吐魯番)、哈密等等地區
*別失八里—原車師後部王庭所在,意為“五城之地”—唐代庭州(後庭、蒲類、輪台三縣,相當今烏魯木齊市與吉木薩爾之境)—明初遣使訪問別失八里—亦力把力—清設孚遠縣—新疆昌吉州
*丁零(狄歷)—原居貝加爾湖以南,與渾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均服屬匈奴—後部分移居至康居以北,稱西丁零;留居原地稱北丁零,又稱敕勒、鐵勒或高車—傳爲突厥先祖
*吐谷渾—西晉末鮮卑慕容部一支首領率部西遷隴上(河西)所建國家—後被唐朝征服,加封青海王,旋歸屬武周—別支建吐谷渾汗國,為吐蕃所滅
*氐(五胡之一)—活動於陝西、甘肅、四川三省交界,與羌族語言、習俗與居住地相近,常合稱為氐羌—成漢、前秦、後涼(十六國)
*羌(五胡之一)—羌人有“古羌”和“西羌”等分,後者指秦以後從西北湧入,和氐族語言、習俗、居住地相近,常合稱為氐羌,二者均屬“五胡”—後秦(十六國)—另有先零、燒當、卑湳、卑禾、婼、參狼、鍾、白馬、犛牛、越嶲、宕昌、鄧至、白蘭、党項諸稱—宋代建立西夏的党項羌和今日的“羌族”僅是西羌諸部中的一支
*“突厥” =東突厥+西突厥—中國北方至中亞的游牧民族族群,曾包括烏古斯、回鶻、葛邏祿、欽察、黠戛斯、喀喇汗國、基馬克等突厥語族—建立過突厥汗國、東突厥汗國、西突厥汗國、後突厥汗國—是爲現代許多國家的國族主體,如土耳其、阿塞拜疆、烏茲別克、哈薩克、土庫曼、吉爾吉斯等
*東突厥—由突厥分出,據其漠南、漠北,又稱北突厥—唐朝佔其漠南、薛延陀佔漠北—東突厥復國—後突厥汗國—亡於回紇
*西突厥—由突厥分出,西遷建西突厥汗國(十箭汗國)—為唐所滅—康國聯盟、突騎施、可薩汗國—烏古斯突厥人—塞爾柱土耳其—鄂圖曼土耳其
*敕勒(鐡勒、高車)—先祖稱丁零、狄歷,鮮卑人因其使用高大車輪稱其為高車,另音譯族名為敕勒、鐵勒
*高車—先祖稱丁零、狄歷,因其“車輪高大,輻數至多”而得名,又譯名為敕勒、鐵勒—五世紀立國,六世紀為柔然所滅*薛延陀=薛部+延陀部—六世紀散居在漠北的鐡勒人分成15部,薛延陀為其中之一—六世紀立國,接受唐朝的可汗封號—後為唐朝所滅,故地設六府七州(隸屬於燕然都護府)
*鐵勒(敕勒、高車)—先祖稱丁零、狄歷—外回鶻(僕骨、同羅、拔野古等部)+ 回鶻—維吾爾族、裕固族、回族(回回)等
*回紇(回鶻)—九姓烏古斯—畏兀兒—輝和爾—維吾爾—回部
*沙陀族(沙陀突厥)—西突厥別部—後唐、後晉、後漢(五代)—北漢(十國)—為宋所滅
*党項羌—西羌一部—西夏—為蒙古所滅—散居各地或與漢族同化
*色目人—西域東來各族,回回爲其一部—回族
*西部蒙古(漠西蒙古):元稱斡亦剌惕,明稱瓦剌,清稱衛拉特或厄魯特
*瓦剌—明代西部蒙古統稱—曾攻明,釀成“土木之變”—清稱衛拉特或厄魯特
*厄魯特蒙古(衛拉特蒙古)—清代西部蒙古統稱—厄魯特五部=土爾扈特部+衞拉特四部: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準噶爾部、輝特部
*土爾扈特—清代西部蒙古“厄魯特五部”之一,曾西遷至伏爾加河下游地區,1771年開始東歸新疆
*和碩特—清代西部蒙古厄魯特五部”之一:其部分由西域遷至青海西寧,後歸順清朝;部分在青藏高原建和碩特汗國,確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在西藏的統治
*準噶爾—清代西部蒙古“厄魯特五部”之一—準噶爾汗國—為清朝所滅
“北狄”
*鬼戎部落:包括北部或西部戎狄,如鬼方、昆夷、薰育、燻鬻、獫狁、犬戎、綿夷、串夷、畎戎等等,或同族而異名,或一族分居多地
*商代諸方:“方”即“邦”。甲骨文卜辭記有土方、𢀛方、苦方、鬼方、龍方、馬方、蜀方、盂方、羌方、𠭯方、轡方、二邦方等
*鬼方—約位於陝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常與昆戎、洛泉、昆夷、緄夷、串夷等混用—為商武丁及西周康王所平
*白狄(白翟)—因尚白而得名,原活動於陝西北部,後移至山西、河北—有鮮 虞、肥、鼓、仇諸部—鮮虞後建中山國,餘為晉所滅
*赤狄(赤翟)—因崇尚赤衣而得名,居於山西—有潞氏、甲氏、留籲、鐸辰、廧咎如、東山皋落氏諸部—曾為晉國附庸,後為其所滅,一部加入匈奴—傳爲鬼方後裔,亦爲蒙古先祖
*長狄(長翟)—因其人長大而得名—傳爲虞夏時防風氏、商代汪芒氏的後裔—春秋時出沒齊、魯、宋、衛、邢一帶
*孤竹—商代被封竹侯,早期王城位於唐山附近,伯夷、叔齊“不食周粟”故事流傳—春秋時被列為山戎附屬—後被齊國、燕國所滅
*山戎(北戎)—活動於河北、遼寧—曾建立無終國,統領令支與孤竹國—勢力一度強大,時常騷擾燕國乃至齊國,後遭齊國擊敗而消失—其後代分別被併入東胡、燕國、趙國或匈奴、鮮卑
*林胡—活動於晉國以北(山西北部),西與樓煩為鄰—後一度向東遷至燕北(河北北部)—被趙國所敗亡—部分加入匈奴部落聯盟
*樓煩—東周時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樓煩約在山西與河套地區—趙國侵吞其在山西一帶領土並置雁門郡,樓煩退至河套地區又遭秦國侵攻—其後北移的樓煩部落被併入匈奴,成為匈奴附庸
*東胡—居於蒙古高原,“因居匈奴(胡)以東而得名”—自商初到西漢存在約1300年,與東北漢族、濊貊、肅慎被稱為古代東北四大部族—東周時和中原的燕、趙戰事頻繁—秦漢之際漸衰,為匈奴所破而瓦解—其餘部發展為烏桓、鮮卑,乃至由鮮卑分化出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禿髮、吐谷渾各部,以及柔然、庫莫奚、契丹、室韋、蒙古等
*“五胡” (魏晉南北朝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合稱)
*“匈奴” =北匈奴+南匈奴—自稱“胡”,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初漠北的部落聯盟强國—或謂歷史上鬼方、混夷、獯鬻、獫狁皆爲其種,也併入義渠、樓煩、林胡、丁零、東胡等族群—強盛時東破東胡,北服丁零,南敵秦漢,西擊月氏—以蒙古高原為中心,東至大興安嶺,北達貝加爾湖周邊,南沿長城與兩漢相鄰,並一度控有河套一帶,向西以阿爾泰山為界,深入中亞的鹹海甚至裏海—餘部作爲“蠻族”攻入羅馬帝國
*北匈奴—西遷—西域—歐洲匈牙利等地
*南匈奴(五胡之一)—漢國—前趙、北涼、夏國(十六國)—散居各地,或與北方及東北部族同化
*烏桓—漢初東胡被匈奴所破,部分人遷至烏桓山(大興安嶺中部的東西罕山),以山名為族號,臣服於匈奴—漢武帝時遷烏桓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遼西五郡,置護烏桓校尉,後降服不定—東漢末曹操北征烏桓,降漢者二十餘萬人—其餘部與各族雜居,形成“雜胡”
*鮮卑—漢初東胡被匈奴所破,部分人遷至鮮卑山(大興安嶺北面),以山名為族號,並在五胡中逐漸稱雄—兩晉時分為三大部:東鮮卑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北(中)鮮卑有著名的拓跋氏,以及鮮卑別部柔然;西鮮卑有乞伏、禿髮及吐谷渾各部—十六國中的前燕、後燕、西秦、南涼、南燕,北朝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均爲鮮卑人所建—後散居各地,與漢族同化,或傳爲土族、錫伯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之一部
*柔然(蠕蠕、芮芮)—鮮卑別部的一支,游牧於漠北至貝加爾湖地區,與北魏和南朝長期並立—後分東西二部—東柔然投奔北齊而瓦解,西柔然被西魏所滅,餘眾輾轉西遷
*羯(五胡之一)—又稱羯胡,或起於中亞,曾隸屬南匈奴,被視爲“雜胡”—後趙(十六國)
*庫莫奚(奚族)—源出東胡,為鮮卑宇文部之後,與契丹本屬同族異部—分佈在内蒙古一帶—曾内附唐朝,時服時叛—後臣屬契丹
*室韋—與契丹人及奚族同源,分佈在大、小興安嶺之間—原隸屬匈奴、鮮卑之下,唐朝時為突厥附屬—突厥被回紇取代後臣服於契丹
*雜胡—或爲胡人泛稱,或指匈奴、羯、鮮卑後裔等不明來歷的胡人—唐代安史之亂時安祿山、史思明等建燕國—後被唐軍平定
*契丹—居於中國北方及東北,源出東胡,曾隸屬於匈奴,後成鮮卑一部,與宇文部、庫莫奚同源,並先後臣屬於慕容部、拓跋部—迭剌部耶律氏族崛起,建契丹國—遼國—被女真族的金國聯合北宋所滅—融入漢族、蒙古與女真—部分西遷—西遼(後遼、喀喇契丹或黑契丹)—被蒙古所滅
*蒙古(札答闌、乞顏、克烈、塔塔兒、弘吉剌、乃蠻、蔑兒乞等韃靼諸部)—成吉思汗蒙古汗國—欽察、察合台、窩闊台、伊兒四大汗國—元朝—入主中原—被明軍驅趕北遷稱北元—東部蒙古(兀良哈:朵顏、泰寧、福餘三衛),與韃靼(有土默特等部),及西部蒙古(瓦剌)並立
*喀爾喀蒙古—明朝建立後,蒙古人退返漠南、漠北:漠南地區“內喀爾喀五部”(扎鲁特、巴林、巴岳特、烏齊葉特、弘吉剌)—內蒙古;漠北地區“外喀爾喀七部”—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札薩克圖汗部、賽音諾顏部等—烏里雅蘇臺統部—外蒙古(蒙古國)+唐努烏梁海(俄佔)
“東夷”
*九夷—或爲邊裔民族泛稱,即“九夷八狄七戎六蠻”之謂;或《論語》所載泛指居於山東及淮河中下游的“東夷”諸族,《後漢書.東夷傳》記:“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嵎夷—居於山東沿海登州一帶—活動於唐堯時—傳後來一部融入淮夷
*鳥夷—居於黃河流域下游以至淮河流域下游—以鳥為圖騰,有鳳鳥氏、玄鳥氏和爽鳩氏等分支—或謂與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或良渚文化的創造有關聯—曾向夏朝進貢
*長夷—居於黃淮下游,與鳥夷同時
*商—夏朝東部屬國—出兵滅夏—入主中原—商朝—盤庚遷殷—殷商—為西周取代—周武王分封武庚於殷—周公旦東征平叛、再封宋國—殷人大部被同化,一部傳建箕子朝鮮
*箕子朝鮮—殷商後裔所建—衛氏朝鮮+三韓—高句麗、百濟、新羅—王氏高麗—李氏朝鮮(為日本所滅)—二戰後獨立=北朝鮮+南韓
*藍夷—約居山東滕州東南—常入商境攻掠,商王中丁、河亶甲等屢屢征討之—傳後來西遷,歸屬楚國,或融入瑤、畲、苗諸族
*人方(又作尸方或夷方)—山東中東部和江蘇、安徽淮河流域,商末派兵征討—史載“紂克東夷,而隕其身”即指人方
*徐夷(徐方、徐戎)—山東郯城一帶—徐國—後臣服於西周—為楚所所敗,亡於吳國
*萊夷—山東昌樂、龍口一帶—萊國—為齊所滅
*淮夷—淮河中下游—曾助武庚復興殷商,屢屢抗擊西周—後依附楚國—為魯、齊同化
*須句、宿、任、颛臾—在濟水流域—先秦風姓小國—後隨六國被倂
*莒、根牟—位山東莒縣—先秦東方小國—後被魯國所滅
*介、郯—位山東南部—先秦東方小國—曾為魯國附庸—後被越國所滅
*舒夷—在安徽長江流域舒城一帶—偃姓諸國稱“羣舒”:有舒、舒蓼、舒庸、舒鳩、舒龍、舒龏、舒鮑、宗、巢等—後亡於楚國等
*肅慎(先秦稱息慎、稷慎,秦漢以降稱挹婁、勿吉)—夏代、商代生活在黑水(黑龍江)和松花江流域一帶,曾向西周貢獻,與漢族、濊貊、東胡被稱為古代東北的四大族屬—傳與隋唐的靺鞨、渤海國以及女真等民族有淵源關係
*扶桑—傳秦代徐福東渡建國
*倭國—漢代來朝—日本—屢派遣隋使、遣唐使
*濊貊(白民、亳人、發人)=濊人+貊人—原在松嫩流域,後逐漸向東南遷移,居於遼寧、吉林東部乃至朝鮮半島北部—濊人有高夷(後建沸流國)、良夷(樂浪夷)、東濊等分支;貊人(又作貉,或九貉、蠻貊、胡貊)有大水貊、小水貊、梁貊之分—秦漢之際建“濊王國”—後貊人北支索離族(鳧臾族)建夫餘(或改為扶餘)國—稍後又有沃沮、高句麗和百濟諸國
*扶餘(夫餘、鳧臾)—源自濊貊,前2世紀立國,為北扶餘—曾爲漢朝之屬,隸玄菟郡、遼東郡—後一部東遷,為東扶餘—國都先後在吉林市、吉林農安縣—後東扶餘國(後扶餘)被高句麗所滅—餘部稱豆莫婁、達末婁—百濟王另改國號,則名為南扶餘
*沃沮—源出濊貊,或與東濊同屬扶餘分支—曾分為南北兩部,南沃沮也稱東沃沮,大致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北沃沮大致位於圖們江流域,常受挹婁(即肅慎)從海上進攻—西漢曾以沃沮地為玄菟郡,後徙郡於高句麗西北,更以沃沮為縣—公元1-2世紀沃沮成為高句麗藩屬,後納入其版圖—或謂沃沮、勿吉與靺鞨為同音之轉
*高句麗(高句驪、句驪、勾驪)—公元前37年扶餘王子所建,逐步吞併扶餘、沃沮、東濊等,並逐步南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與百濟、新羅形成三國鼎立局面—隋唐史上所征“高麗”即為此“高句麗”,與此後之“王氏高麗”有別
*靺鞨(靺羯)—南北朝之前稱肅慎、勿吉,隋唐時稱靺鞨—大體以吉林松花江流域為中心,分佈在東至俄羅斯東部濱海地區,北至黑龍江、烏蘇里江的廣大區域—主要有伯咄部、安車骨部、拂涅部、號室部、白山部、黑水部、粟末部,號稱“靺鞨七部”—粟末靺鞨於唐代建立了渤海國,而黑水靺鞨部則形成了唐黑水都督府
*渤海國—唐代粟末靺鞨部所建—曾受唐冊封,唐朝在其居住地牡丹江流域置忽汗州,設忽汗都督府(亦稱“渤海都督府”),《新唐書》稱之為“海東盛國”—其都凡五:上京龍泉府、東京龍原府、中京顯德府、南京南海府和西京鴨綠府—後為契丹所滅,旋融入同為靺鞨後裔的女真統治集團
*夷洲—小琉球—台灣—山胞(高山族)—鄭成功驅荷復台
*琉球—明清屬國,屢屢封王—後爲日本所佔,易名冲繩
*倭寇—爲明軍平定—明朝發動抗日援朝戰爭
*女真—或源自肅慎—金國(滅遼國、北宋)—為蒙古所滅—建州女真統一海州等部—後金—易族名滿洲、國名為清朝—入主中原—辛亥革命後滅亡—分佈各地,大部與漢族同化
“南蠻”
*九黎—傳其首領蚩尤(或謂苗族等奉爲先祖,原名夷鼓)與黃帝戰於涿鹿而敗(該族原居黃河下游,事農耕,會冶煉,因雨災等故敗)—餘眾或融入華夏及苗、羌諸族
*三苗(有苗、苗人) —傳黃帝至堯舜禹時分佈長江中下游一帶,或謂源出九黎—曾與堯、舜、禹長期作戰—傳其後裔融入苗、瑤、黎、彝各族
*荊蠻(楚蠻)—楚國—居於荊楚吳越等地—滅亡蠻、濮—問鼎中原—後被秦國所滅—陳勝起事反秦曾建張楚—項羽等起兵曾擁楚王後裔、另稱西楚
*庸—春秋國名—湖北竹山縣東南—為楚國等所滅
*盤瓠﹑廩君﹑板楯—居於武陵郡、長沙郡(即武陵蠻、長沙蠻或五溪蠻)—後融入瑤、畲諸族
*百濮(濮人)—分佈楚國西南的雲貴川一帶,其名或與濮水有關—有滇濮等衆多部族—西南民族如彝、哈尼、佤族、布朗或屬其後
*八蠻—或爲南方部族泛稱,即“四夷五戎六狄七閩八蠻九貉”之謂;或指西南方部分民族,如《禮記‧王制》稱:“南方曰蠻。孔穎達疏引《爾雅》漢李巡注雲:一曰天竺,二曰咳首,三曰僬僥,四曰跛踵,五曰穿胸,六曰儋耳,七曰狗軹,八曰旁春。”後以泛指外族
*僬僥(嶕嶢、焦僥)—西南部族,傳為“八蠻”之一,《後漢書‧明帝紀》記“西南夷哀牢、儋耳、僬僥、黏木、白狼、動黏諸種,前後慕義貢獻”
*巴人—居於重慶,乃至湖南西北、湖北西南一帶—春秋時建立巴國—後被秦國與楚國併吞—部分成為漢族先祖之一,部分成為土家族先祖
*蜀人—居於四川一帶—蜀國—寶墩、三星堆、金沙遺址—古蜀國文化、古彜族文明
*“百越” (揚越、甌越、閩越、南越、駱越、滇越等長江以南越族總稱—為秦、漢所平)
*揚越—吳越—吳國、越國(或發源於良渚文化)
*甌越—東甌—浙江一帶(或發源於良渚文化)
*閩越—七閩(七部)—閩國(五代十國)—八閩(六州兩軍)—惠東女(居於泉州惠安沿海及蟳埔一帶,或謂福建特殊部屬,應即漢人母系社會遺存)
*南越—南越國—嶺南—疍家—粵、海、港、澳
*駱越—西甌—廣西、越北一帶
*交趾、林邑—安南、占城—越南
*滇越—西南夷(滇、夜郎、邛都、巂、昆明、徙、筰都、冉駹、白馬等)
*山越—三國時期分佈江、浙、皖、贛、閩交界—傳為百越一支—孫吳屢屢對之用兵
*和夷(和蠻、和泥)—或謂源於南遷的古羌人—戰國時分佈四川大渡河南岸及雅礱江以東一帶,後向雲南西南部山區遷移—唐宋時隸南詔、大理等國—或爲哈尼族先民
*南平獠—部族數十,居川、貴、滇交界,西接烏蠻、昆明、哥蠻、大小播州 —東漢、魏晉稱板楯七姓蠻、賨人,唐朝時稱南平(重慶綦江南)獠、隸於渝州,宋朝稱之為渝州蠻—後為宋軍所平,北宋建為南平軍
*東謝蠻—唐朝對貴州地區分佈在牂柯東部民族的總稱—唐於其地置應州,隸黔州都督府—應爲侗族、水族的先民
*西趙蠻—唐朝對貴州地區分佈在牂柯西部民族的總稱—唐以其地置明州
*峒蠻(洞蠻)—隋唐以來因南方少數民族多居山洞,“舉峒純為一姓”,故泛稱為峒、溪峒,居民即“峒蠻”—包括侗族、瑤族、畲族(輋族)等
*島夷—古代泛指東、南部近海一帶及海島上的居民—南北朝時北朝亦稱南朝爲島夷—另或指倭寇及海外蠻荒的部族
*崑崙—有西部崑崙及南海崑崙之分,前者指西部崑崙山區的民族;後者指南海中島國的小黑人或非洲黑人,曾爲六朝及隋唐時的崑崙奴
*南海崑崙—崑崙人、崑崙子、崑崙兒、崑崙奴、“烏鬼”、“黑小廝”、“赤蠻”—又有骨論、僧祇、突彌、骨堂、閤蔑等稱—南海中島國的小黑人或非洲黑人,六朝及隋唐時許多在華為奴
*吐蕃(大蕃) —7至 9世紀青藏高原的藏族國家,鼎盛時疆域涵蓋西藏、青海、甘肅、四川康巴地區、雲南西北部,以及部分中亞、南亞地區—吐蕃解體後陷於分裂,唃廝囉國爲宋所滅—藏傳佛教復興及元時西藏歸屬,八思巴被封國師—明清對達賴及班禪的封賜—駐藏大臣的派遣
*南詔—8世紀西南部古國—居民主要由烏蠻、白蠻組成—極盛時包括雲南全境、四川南部、貴州西南部、西藏東南部,以及緬甸、老撾、泰國、越南各一部—後被大長和國取代—大理國繼之興起
*大理—10至13世紀白族所建西南國家—疆域包含雲南、貴州、四川省西南,以及緬甸北部、印度東北部、老撾與越南北部地區—亡於蒙古帝國
*廣源州蠻—宋代今壯族儂智高起事,在邕州建國號“大南”—後被狄青打敗,逃亡大理國
*南人—元代將住居南宋的漢人及南方少數民族列爲“南人”,位於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北方漢族及契丹、女真人)之後
*“金川土番” —清代四川有大、小金川土司,為古代羌、氐等族與吐蕃融合之後裔—乾隆曾兩次出兵平定之
*番客—閩粵一帶來自西亞波斯、阿拉伯或猶太人之族屬
*洋人—宋代起稱深海為洋—明代鄭和曾七下西洋(時指南海西部及印度洋)—後以洋人泛稱外國人及其留居中國者
附錄:中國五十六個民族
1漢族 2蒙古族 3回族 4藏族 5維吾爾族
6苗族 7彝族 8壯族 9 布依族 10朝鮮族
11滿族 12侗族 13瑤族 14白族 15土家族
16哈尼族 17哈薩克族 18傣族 19黎族 20傈僳族
21佤族 22畬族 23高山族 24拉祜族 25水族
26東鄉族 27納西族 28景頗族 29柯爾克孜族 30土族
31達斡爾族 32仫佬族 33羌族 34布朗族 35撒拉族
36毛南族 37仡佬族 38錫伯族 39阿昌族 40普米族
41塔吉克族 42怒族 43烏孜別克族 44俄羅斯族 45鄂溫克族
46德昂族 47保安族 48裕固族 49京族 50塔塔爾族
51獨龍族 52鄂倫春族 53赫哲族 54門巴族 55珞巴族
56基諾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