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界畲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上)

                                                                             施联朱

一、畲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畲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杂散居民族。畲族人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同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开发祖國东南地區;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所處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创造和传承了具有本民族特點的、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豐富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寶库。……

现代以来,许多學者对畲族的族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进行了研究探讨,写下了许多论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解放前夕,共有50多篇文章,其中有不少是高水平颇有價值的学术论文。……1949年,新中國诞生,……中央对畲族进行了三项五次规模较大的调查研究,即:①1953、1955年的畲民识别调查,②1958年的畲族社会历史调查,③1982、1986年两次的畲族传统文化的调查。……

1957-1958年,……从北京派出由一千多人组成的16个调查组,分赴全國各民族地區进行少數民族社會历史的调查,为编寫出版民族问题五種丛书做好準备。1958年,福建少數民族社會历史调查组12人从北京出发,到了福建,省民政厅、文化局、厦门大学等单位又派了不少同志参加,调查组人數多达50多人,分赴浙江、福建、江西等省二十幾個畲村调查。其中有不少畲族幹部如鍾志亮(安徽)、蓝天两(浙江)、雷炳炎(江西)、雷恒春、雷霖其、雷鸣扬、蓝清凤、蓝兴发、鍾生弟、鍾德铭、雷爱娇(福建)等直接参加调查组,对於畲族社會历史的调查作出自己的贡獻。调查组寫出了二十多個點的调查报告,为编寫《畲族简史》做好準备。……在廣大畲族研究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努力下,自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出版和发表了许多有关畲族的著作和论文。據不完全统计约有250多篇﹑本,比解放前增加5倍,其中仅著作就有20多本之多。主要有:施联朱、蒋炳钊、陈元煦、陈佳荣:《畲族简史》(1980年)、《畲族社會历史调查》(1986年)﹔施联朱撰寫與主编的有《畲族研究论文集》(1987年)、《民族知识丛书·畲族》(1988年)、《畲族风俗志》(1989年)、《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史·畲族文化史》(1994年);蒋炳钊:《畲族史稿》(1988年);施联朱、雷文先主编:《畲族历史與文化》(1995年);朱洪、姜永兴:《廣东畲族研究》(1991年);《景寧畲族自治县概況》(1986年);《丽水地區畲族志》(1992年);《福安市畲族志》(1995年):《霞浦县畲族志》(1993年);《上杭县畲族志》(1994年):毛宗武、蒙朝吉:《畲语简志》(1986年);浙江省民委等:《畲乡风雲录》(1991年);蕭孝正:《闽东畲族歌谣集成》(1995年);雷彎山:《思维之光—畲族文化研究》(1997年);陈國强主编:《畲族民俗风情》(1997年);《浙江省少數民族志》(1999年);游文良:《畲族语言》(2002年);蓝炯熹:《畲民家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會:《景寧畲族自治县畲族志》(内部发行)(1991年);鍾大湖:《闽东畲族革命鬥争记实》(内部刊物)(1984年);施联朱、陈元煦、陈佳荣:《畲族简史简志合编》(内部刊物)(1963年);福建省民委等:《畲族经济研究文集》(内部发行)(1987年)等。事实说明,解放以来对於畲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论从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超过了解放前。 ……

(載﹕山客之家﹐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aZzoAZ564IJ:www.shezu.net/666/dispbbs.asp%3FboardID%3D72%26ID%3D4770%26page%3D1+%E9%97%9C%E6%96%BC%E7%95%AC%E6%97%8F%E7%A0%94%E7%A9%B6%E7%9A%84%E5%9B%9E%E9%A1%A7&hl=zh-TW&ct=clnk&cd=4&gl=hk)

 

…………………………………………………………………………….

閩東畲族的女婿現象-2-1

…… …… ……

二、相關文獻與理論探討 

(一)關於畲族研究回顧

  整理歷年來畬族研究發展,可以分成三個面向,其一是在1960年代進行另一波民族識別政策期間,服務於整個民族身份問題的族源探討。第二個方向是幾乎處於同一個時期的社會歷史調查與語言探討,第三就是近年來相當受重視的畬客關係的研究。潘英海於2000年發表的論文<有關畬族研究的現狀並兼論其對漢文化研究上的意義>中,以1906年最早有關畬族研究可以追溯至清末魏蘭所撰之《畬客風俗》為起點,1949年中國推行少數民族政策與調查為一個轉捩點,和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為另一個轉捩點,將當代的畬族研究分成三個時期,分別是:1906至1949為一個分期、1949至1985為另一個分期、1985-1999為第三個分期。近年來,關於畬客關係的研究也受到相當重視,筆者將之歸為與第三分期相重疊的第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為1906年至1948年的「畬民」考證與民俗調查。多半是針對畬族的族源、分佈與傳統文化的相關論述,這段期間,論述的焦點集中在對於畬民族源的探討。例如:史圖博、沈作乾、凌純聲主張畬、傜兩族同源,源自史書中的武陵蠻;傅衣凌則主張土著說,認為畬族是古代百越之後;而董作賓則是認為畬族為漢族的一個支系。族源的爭論在此時期發端後長期都是中國大陸畲族研究的論述主流,尤其表現在「瑤畬同源的遷徙說」和「古越人後裔的土著說」(注釋1) 兩個極端論點的交鋒。

第二個時期為1949至1985的民族識別調查與社會歷史調查。此時期的研究源於中國1945年之後實行社會主義的民族平等政策,這時期民族識別工作成為這政策實行上的當務之急(潘英海 2000:4)。於是在國家民委與中央民族學院的推動下,分別在1945年與1958年組織了兩次關於畬族的大規模民族調查。並在施聯朱(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陳元熙(福建師範大學)、陳佳榮(中央民族學院)、蔣炳釗(廈門大學)等學者合作之下,相繼於於完成了《畬族簡史簡志合編》(1961)、《畬族簡史》(1980)、《畬族社會歷史調查》(1982)等調查報告。1985年三月間於廣東省潮州所舉辦的第一屆「畬族史學學術討論會」。該學術研討會在廣東、福建、浙江三省得民族事務委員會(局)的支持下,邀請了研究畬族的專家學者與從事民族事務的工作者57人,共提交了三十餘篇論文。會後,於1987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一冊《畬族研究論文集》,算是這個時期研究的一個標記(潘英海 2000:6)。

第三個時期為1986年至今的傳統文化與民族誌風潮。自從1980年代中國啟動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畬族地處東南沿海,首先受到這股經濟發展風潮的衝擊,村落青年外流,傳統文化消長立見。這段時期一方面是畬族研究者憂心畬族文化的流失,一方面地方當局將文化視為觀光資源而開始保護,在這兩個企圖的推動之下,自1986年於福建省福安市舉辦首屆畬族歌會以來,我們可以發現許多有關畬族傳統文化、風俗民情、畬族簡史、地方畬族志的出版。例如:《畬語簡志》(1986)、《畬族哀歌選集》(1986)、《福建省首屆畬族歌會文集》(1986)、《畬族》(1988)、《畬家風情》(1989)、《畬族故事》(1989)、《畬族風俗志》(1989)、《閩東畬族諺語》(1990)、《閩東畬族故事》(1990)、《畬族民歌》(1991)、《景寧畬族自治縣族志》(1991)、《麗水地區畬族志》(1992)、《崇儒鄉畬族》(1993)、《霞浦縣畬族志》(1993)、《上杭縣畬族志》(1994)、《畬族歷史與文化》(1994)、《畬族史源》(1994)、《閩東畬族歌謠集成》(1995)、《福安畬族志》(1996)、《畬族民俗風情》(1997)、《畬族民間歌曲集》(1998)、《中國民族文化大觀—畬族篇》(1999)、《閩東畬族志》(出版中)等等,這些還不包括尚未出版的碩士論文之相關研究,如《福建畬族服飾研究》(1985)、《試論閩東畬族文化變遷模式》(1991)、《贛南畬族研究》(1996)。(潘英海 2000:6-7)

第四個時期為1990年以後,畬族與漢族文化接觸的研究。1990年代以來,有不少學者開始注意到畬族與客家之間關係的討論,例如:王增能的〈客家與畬族的關係〉(1989),朱洪的〈談畬族與漢族客家的文化互動關係〉(1995),楊鶴書的〈黃畬客家的喪禮喪服及其變革〉(1992),蔣炳釗的〈客家的形成與畬族關係密切〉(1994)、〈試論客家的形成及其與畬族的關係〉(1995),黎章春的〈贛南客家與畬族關係初探〉(1992),嚴恩萱的〈試論贛南客家與畬族的文化同化〉(1992)等等。確實,當我們注意到畬族和客家的主要分佈地區都是在閩粵贛交界的山區,兩族的語言有相當多的互動性,兩族的風俗民情有不少的相似性,相信很多人也會開始思考兩族之間的關係(潘英海 2000:12)。

整理以上四個時期中國畲族的研究,可以說第一時期的畲民調查所開啟的畲族族源論述,配合史料以及田野調查的方法,在第二個時期民族識別調查與社會歷史調查階段,被充分的發展與承襲下來,尤其民族識別的需要,追本溯源以及描述其民族文化的特殊性,都成為社會歷史調查論述的重要工作。而史料耙梳配合田野調查的研究,也在第二階段發展成至目前為止畲族研究典範,並且直接影響了第三時期傳統文化與民族誌風潮以及第四時期畬客文化接觸研究的論述取向。但是,也因為如此,畲族研究在當代議題上就顯得明顯不足,例如民族誌書寫與民俗研究的大量累積,其實仍然擋不住經濟發展之後,生計方式的改變、城鄉問題的出現所帶來加速文化內涵流失的情勢。田野所見,首當其衝的是對歌與歌會的式微,歌會原本是年輕人的主要休閒與社交活動,據筆者田野地點七踏村人的回憶,近十年來因為:村中年輕人出外打工,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幾乎不會唱歌了,要會唱也只是一點點,小說歌 (注釋2) 都不會了(藍福財 2000)。村落間的歌會目前已經難得一見,開始由地方政府舉辦大型歌會,誠如潘英海於《有關畬族研究的現狀並兼論其對漢文化研究上的意義》一文中所言:傳統文化成為文化資本,並轉為經濟資本而成為地方政府作為「民族經濟」操作的主體(潘英海 2000: 7)。地方政府復辦歌會的形式與意義,都與傳統大異其趣。歌會的例子,突顯了畬族文化研究與田野現實呈現出文化流失與保存在社會文化意義與實踐操作上的面臨兩難的困境,一方面要以文字、影像、復辦歌會活動等方式作為記錄,一方面又在過程中讓傳統文化模式產生質變。畲族文化現況研究討論,筆者以為更是看似豐富的中國大陸畲族研究當前最應該醒思的問題。而筆者希望經由本研究計畫,以親屬關係作為視角,以田野調查參與觀察的方法,就畲族親屬關係現況與女婿身分的文化面貌,做出兼顧社會結構意涵與文化實踐層面的論述。

————

注釋1:前者以徐規(1962)、石光樹(1983)、施聯朱(1987)為主,後者以已故廈門大學教授傅衣凌(1944)、已退休的廈門大學教授蔣炳釗(1980、1982、1984、1987、1988)與已退休的福建師範大學教授陳元熙(1984)為主。另有潘光旦(參見費孝通 1982、1987)主張畬族源於東夷,張崇根(1987)主張畬族源於東夷中的徐夷,肖孝正(1986、1995)、吳炳奎(1987)、周沐照(1987)認為畬族源於古代的河南夷,是高辛帝的後代。

注釋2:小說歌,對歌的長篇曲目,以傳統長篇章回小說為本,以對句方式改寫,並且編成適合男女一唱一合的對唱形式加以呈現。

(載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5j7uxgRJst0J:www.wretch.cc/blog/harsh%26article_id%3D692864+%E7%95%AC%E6%97%8F%E7%A0%94%E7%A9%B6%E5%9B%9E%E9%A1%A7&hl=zh-TW&ct=clnk&cd=2&gl=hk)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新增文章_評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