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晶:
上下六千年的香港史長編
(三百萬字的香港六千年史,
融粵港學者心血, 厚今薄古,
圖文並茂,填補了空白。)
回歸年餘之後才推出《香港6000年(遠古- 1997)》(香港麒麟書業有限公司,香港英皇道1067號仁孚工業大廈頂樓,1334頁,港680元)這本書,似令人有點滯後之感。但想深一層,既會覺得出版者對市場價值有周詳考慮;更可感到它為香港為國家盡責的虔誠。
有關香港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的研究文章和書籍本來不多,其質量與香港百多年來的變化也很不相稱。二十年前,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了解和研究香港的需要大增,「香港學」頓成顯學; 香港前途問題提出後﹐這種研究更具現實性與迫切性。九七年上半年,香港媒體每五十天、一百天就 出版專輯,有關書籍更是汗牛充棟。由於時間急,題材廣,也不免存在瑕疵。
《香港6000年(遠古- 1997)》共三百萬字,由廣州暨南大學教授湯開建為首的專家聯同香港學者蕭國健組成寫作班于分撰,費三年始成,香港麒麟書業有限公司負責編校、設計、配圖,並由其總編輯陳佳榮任全書總編輯。它是粵港兩地香港史專家心血的結晶。
本書用編年體將六千年史料分為九部分:前代香港(遠古至一八三八),開埠初期(一八三九至一八六零),初步發展(一八六一至一八九九),革命溫床(一九零零至一九一九),動盪歲月(一九二零至一九三六),共赴國難(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戰後恢復(一九四六至一九六六),步向繁榮(一九六七至一九八三)﹐主權移交(一 九八四至一九九七)。和同類典籍比較,它具有全、真、新、精的特點。
把上下六千年史料再現,首先要求全﹔但又不可能盡錄,須厚今薄古。全書重在開埠後的一百多年,越近現代越詳盡。每時期都以重大歷史事件及人物為主,同時涵蓋社會生活各方面,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法律、文化、教育、醫療、民俗以及奇聞軼事。全書採通鑑體制,以大事簡述為綱,部分大事為目。
作者對中外史料,認真收集,嚴加訂正,力求準確無誤,再現歷史真貌。
全書編輯別出心裁,圖文配合,生動新穎,尤其在每部分開頭,以一首詩概括了這一時期的面貌,傾吐了作者的感情和心聲。
通觀全書,從史料的收集、探究、編寫、定稿到圖片的選擇、定稿再到全書的編排,處處精益求精。
誠然,由於是集體編撰,寫作筆調、內容詳簡、編校體例乃至事實觀點等還有待改正之處,但哪怕只是概覽,也一定會對香港歷史獲一基本而系統的了解。歷史從來是延續的,不知古焉知今;認識過去是為了現在和未來。一部高質量的香港史長編當然有利於建設和展望香港。這也正是筆者推薦此書的至意。
陳可焜
*陳可焜是香港資深文化工作者
(原載《亞洲週刊》1999年1月11日-1月17日﹐58頁)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新增文章_評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