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至三國遠洋航線之開闢與發達,是同航海造船技術之發展密不可分的。中國之造船史、航海史為時甚古,《易.繫辭)曾提到黃帝、堯、舜「木為舟,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竹書紀年》云夏人已乘舟「東狩於海,獲大魚」。《左傳》記載,「(襄二十四年)楚子為舟師以伐吳 ,「(昭十七年,楚)大敗吳師,獲其乘舟艅艎」。艅艎係一種座船,船頭裝飾有 「首」,專供國君乘坐,故又稱「王舟」,舟之有名似以此為始。另春秋戰國時還出現了樓船、戈船、冒突等各色名目之戰船,當時的越、吳、齊、燕都是主要的航海國家。

秦代航海活動已頗具規模,秦始皇在三十七年(前210年)出巡時,曾由雲夢(今洞庭湖一帶)順江而下至吳、越,後更從東海揚帆北上航抵之罘(今山東煙台)一帶。他還遣方士徐福帶三千童男女入海而東渡。

到了西漢以後,中國的造船技術有了顯著之發展。《史記.平準書》、《漢書.食貨志》提到武帝時大修昆明池,治樓船高十餘丈.旌旗加其上,甚壯。另《漢宮殿疏》說當時 「作豫章大,可載萬人,上起宮室」。漢代設有伏波將軍、樓船將軍、戈船將軍等職,以督領水軍,如樓船將軍楊僕曾奉武帝所派參加對交趾、朝鮮之戰爭。到了東漢的時侯,光武帝曾派伏波將軍馬援 「將樓船大小二千餘艘,戰士二萬餘人,擊九真徵側餘黨都羊等,自無功至居風,斬獲五千餘人,嶠南悉平」(《後漢書》)。東漢劉熙《釋名.釋船》提到當時的大船有多層的,二層屋叫廬,三層叫飛廬,四層叫爵室。該書還載及漢代的各種船艦,如先登(軍用快艇)、斥候(偵察船)、蒙沖(進攻性戰船)、艦(防禦性戰船)、艇(小型快船)、輈(舟周﹐小型運輸船)等等。

三國時期,造船業又進了一步。當時東吳的船隊以種類多、數量多而聞名,據載它擁有 「長安」、「飛雲」、「蓋海」等巨型樓船,以及斗艦(裝備優良的戰船)、走(便於突襲的輕捷戰船)、句(舟句)鹿(舟鹿)(內河大船)等大小船艦共五千多艘。吳國載籍對遠航之海舶也有所記及,如《吳時外國傳》曰,「從加那調洲乘大舶,張七帆,時風一月餘曰,乃入大秦國也」。《南州異物志》曰。「外域人名,大者長二十餘丈,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閣道,載六七百人,物出萬斛」。

從西漢至三國,中國造船的中心地,在內地有長安(武帝於此開昆明池)、洛陽、巴蜀、長沙、廬江、豫章等處。而沿海一帶更為主要之造船地,如山東半島和渤海沿岸,長江口附近的吳(今蘇州)、會稽(今紹興),永寧(今浙江溫州)附近的橫藇船屯(今浙江平陽),侯官(今福建福州)附近的溫麻船屯(今福建連江),南海郡治番禺(今廣州)。1975年,在廣州發掘出秦漢時番禺的造船工場遺址,據考證可造約長30米、寬8米、容載60噸的船舶。此外,在廣州、連江、江陵、長沙也都發現了一些木船、陶船的模型。

隨著造船、航海事業的發展,我國對海洋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在上古時期,中國對今日遼闊的大海洋最初僅稱之為「海」,《尚書》云「江漢朝宗於海」,後來《說文》解釋曰:「海,天池也,以納百川者」。到了戰國時期,中國沿邊之海均有了具體的名稱,今東海、渤海、南海之名均已出現,《山海經》還以海內、海外來比喻中國及外國。當時衍(約前305一前240)曾提出了大九州之說。認為「所謂中國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其外,天地之際焉」(《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列傳》)。他認為世界上像中國這樣的大州一共有九個,每個大州有小海(即裨海)環繞,而九個大州則被大(瀛)海環繞,再外就到天地邊際了。衍之語向被認為 「閎大不經」、「迂怪虛妄」,故多稱之為 「談天衍」。實際上其言雖不無揣測誇張之處,然他關於大海遼闊、海外有洲的看法,則因為中外交通的不斷發展而漸被證實。

西漢以降,中國不僅對邊海逐漸熟悉,而且對遠離中國的浩瀚之海洋也有所認識。如《史記.大宛列傳》曾載,「條支在安息西數千里,臨西海」,此西海即包括今印度洋、波斯灣、阿拉伯海在內,尤指波斯灣。三國時的《魏略.西戎傳》已將今地中海稱為「大秦海」。更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東漢、三國之際,中國古籍已用 「漲海」一詞泛指中國南方以外的廣闊海域,用以形容世上海洋之遼闊浩瀚。

過去人們或據《舊唐書.地理志》所云「南海在海豐縣南五十里,即漲海,渺漫無際」,將漲海當成南海之別稱。或據《梁書.海南傳》 「頓遜迴入海中千餘里,漲海無崖岸 」、「又傳扶南東界即大漲海,……」等記載,把漲海說成相當於今南海至爪哇海一帶,與「南洋」的概念略同。然據筆者所見,在三國的一些載籍中,不僅南海一帶,而且馬六甲海峽以西的廣闊海域,包括印度洋乃至地中海均被稱為漲海。如康泰的《外國傳》云,「扶南東有漲海,海中有洲,出五色鸚鵡,其白者如母雞」,「大秦西南漲海中可八百里到珊瑚洲,洲底有盤石,珊瑚生其上,人以鐵網取之」。《初學記》卷六載,「按南海大海之別有漲海[謝承《後漢書》曰:交趾七郡貢獻,皆從漲海出人。……]」。至於《南州異物志》,其所載漲海之文尤為詳細:「句稚去典遜八百里,有江口西南向,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淺而多磁石」(《太平御覽》卷七九○引),「珊瑚生大秦國,有洲在漲海中。距其國七八百里,名珊瑚樹洲。底有盤石,水深二十餘丈,珊瑚生於石上。初生白,軟弱似菌,國人乘大船載鐵網,先沒在水下,一年便生網目中,其色尚黃,枝柯交錯,高三四尺,大者圍尺餘。三年色赤,便以鐵鈔發其根.繫鐵網於船,絞車舉網,還裁鑿,恣意所作。若過時不鑿,便枯索蟲蠱。其大者輸之王府,細者賣之」(劉孝標注劉義慶《世說新語》引)。

同一部《外國傳》或 《南州異物志》,既把今南海至爪哇海一帶的海域稱為漲海,也把大秦西南的地中海一帶稱為漲海,說明早在三國時期,古籍對 「漲海無崖岸」已有充分之認識。誠然,「漲海」一詞究作何解尚待研究,如《康熙字典》以「漲字為 「水大貌」,清屈大均之《廣東新語》云「炎海善溢,故曰漲海」。不過,三國時期之 「漲海」,同戰國時期之 「大瀛海」、唐宋以後之 「大洋海」乃一脈相承,殆無疑義。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
第三編  三國兩晉南北朝之海陸對外交通_第一章  三國時期之海外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