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一代,由於海外交通與貿易的極度發達,促進了東、南沿海諸港之繁榮,同時政府也大大加強對於外貿的控制與管理。《宋會要》云「太平興國(976一983年)初,京師置榷易院,乃詔諸蕃國香藥、寶貨至廣州、交趾、泉州、兩浙,非出於官庫者,不得私相市易」。《宋史.食貨志》載,「雍熙中(984一987年),遣內侍八人賚敕書、金帛,分四路招致海南諸蕃。商人出海外蕃國販易者,令並詣兩浙市舶司請給官券,違者沒入其寶貨」。唐代僅於廣州一地設有管理對外貿易的市舶使,宋朝剛一建立即於開寶四年(971年)置市舶司於廣州,至北宋末置市舶司者增至六處,南宋又另闢了三地。

茲將兩宋時期設立市舶司的港口情況略述於下:

  1.廣州: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始置市舶司。其地本為唐代第一對外貿易大港,至宋猶盛而不衰。《宋會要》云「廣州自祖宗以來興置市舶,收課入倍於他路」,上引廣、明、杭三司所進之乳香三十五萬四干多斤,明州所收僅四干多斤、杭州僅六百餘斤,而廣州一口l竟獨佔三十四萬八千多斤。故彼時雖諸處置司,實只廣州最盛。宋洪适之《盤洲集》有載,「嶺以南,廣為一大都會,大賈自占城、真臘、三佛齊、闍婆涉海而至,歲數十柁。凡西南群夷之珍,犀象、珠香、流離之屬,禹不能名,不能計」。因此,廣州遂成當時外國人聚居之地,據宋朱彧《萍洲可談》載,「北人過海外,是歲不還者,謂之住蕃。諸國人至廣州,是歲不歸者,謂之住唐」,「廣州蕃坊,海外諸國人聚居。置蕃長一人,管勾蕃坊公事,專切招邀蕃商人,……蕃人有罪,詣廣州鞫實,送蕃坊行遣。……徒以上罪則廣州決斷」。另廣州尚設有「蕃學」,使諸蕃子弟皆就入學。
     2.杭州:杭州設市舶司之年代難定,但《宋會要》記端拱二年(989年)太宗詔曰「自今商旅出海外蕃國販易者,須於兩浙市舶司陳牒,請官給券以行,違者沒入其寶貨」,此兩浙市舶司當在是年或其前設於杭州。南宋周淙《乾道臨安志》卷二則明載:「提舉市舶衙,舊在城中,淳化三年(992年)四月庚午,移杭州市舶司於明州定海縣」,此後置廢不定。至南宋,臨安成了首都,更是對外貿易的重要中心,《輿地紀勝》載其「江帆海舶,蜀商閩賈,水浮陸趨」,可謂盛極一時。宋吳自牧之《夢粱錄》則云「浙江乃通江渡海之津道,……江岸之船甚夥,初非一色:海舶、大艦、網艇、大小船隻、公私浙江漁浦等渡船、買賣客船,皆泊於江岸。蓋杭城眾大之區,客販最多,兼仕宦往來,皆聚於此耳」。
     3.明州:明州治今浙江寧波市,北宋淳化三年(992年),移杭州市舶司於明州定海縣(即今浙江鎮海),翌年即重歸杭州。成平二年(999年),杭州、明州乃各置市舶司。此後廢、置不定。明州屬宋代最有名的三路市舶司之一,三路指廣南東路(廣州)、福建路(泉州)、兩浙路(明州、杭州)。據《乾道四明志》云,其地「南則閩、廣,東則倭人,北則高句麗,商舶往來,物貨豐衍」,和廣州、泉州並立為宋代三大著名的對外貿易港口。而陸游的《渭南文集》,亦盛稱明州之繁榮 :「惟茲四明,表海大邦。……萬里之船,五方之賈,南金大貝,委積市肆,不可數知。」
     4.泉州:泉州係宋、元時期馳名世界之港口,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晉江入海口之北岸。其主要停泊所有泉州灣中的後渚港等處。唐時之泉州在對外貿易方面業已嶄露頭角,及至宋代,隨著海外交通的日趨發達,前來泉州市易之蕃舶漸多,其重要性亦愈益顯現。故《宋史.杜純傳》謂「泉有蕃舶之饒,雜貨山積」。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十月六日,於泉州置市舶司,但末專設提舉,仍由轉運判官兼領。崇寧間(1102一1106年),始置提舉官,旋廢,大觀元年(1107年)復置提舉,以後雖間或廢而重置,但南宋乾道(1165一1173)初年之罷兩浙市舶司,並未及福建、廣南,蓋「福建、廣南皆有市舶,物貨浩瀚,置官提舉實宜」,此後三路市舶司之名多改稱為泉、廣市舶司。同時,蕃人住於泉州者日多,一般均集居於泉南之地。而宋太宗之入世孫趙汝适更一度出而提舉泉州市舶,並撰下《諸蕃志》二卷,稱宋室為寬民力而助國朝 「於是置官於泉、廣,以司互市」。另吳自牧《夢粱錄》云「若欲船泛外國買賣,則是泉州便可出洋」,「若有出洋,即從泉州港口至岱嶼門(岱嶼在泉州灣口,位石湖、北鎮間,附近之石湖塔、姑嫂塔均古泉州港口之導航標誌。萬曆《泉州府志》圖載有岱嶼及其東之白嶼),便可放洋過海,泛往外國也」。由此可見南宋時泉州在外貿方面之地位已與廣州並駕齊驅,及至宋末元初,泉州更進一步凌駕於廣州之上,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第一大貿易港。
     5.密州:密州治今山東諸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於該州板橋鎮(今山東膠縣)設市舶司。當時因登、萊二州被禁出海,故密州乃成北宋最北的重要港口。但北宋末年似已廢置,至南宋時乃淪入金境。
     6.秀州:秀州治今浙江嘉興,北宋時轄嘉興、崇德、海鹽及華亭(今上海松江)四縣,屬兩浙路。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在秀州華亭縣設市舶務(市舶司之支司),有專任監官,旋改由縣官兼監,不久又復置監官。南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一度將兩浙市舶司移至華亭,至乾道二年(1166年)罷。紹興年間,兩浙市舶司下有市舶務六處,包括臨安、明州、溫州、江陰以及秀州的華亭與青龍鎮(今上海青浦東北)。
     7.溫州:據《宋會要》載紹興三年兩浙提舉市舶司諮文,謂紹興初年兩浙路諸州府有溫州等市舶務,則溫州之市舶務應設於紹興二年(1132年)以前。
     8.江陰: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詔依溫州例在江陰設立市舶務。
     9.澉浦:澉浦屬南宋嘉興府(即原秀州)海鹽縣,在縣南境(杭州灣北岸),淳祐六年(1246年)於此設市舶官,十年(1250年)置市舶務。

除了上述設有市舶司、務的港口之外,長江以北的通州(今江蘇南通)、揚州、楚州(今江蘇淮安)、海州(今江蘇東海),長江以南越州(今浙江紹興)、台州(今浙江臨海)、福州(今福建境內)、漳州(今福建境內)、潮州(治今廣東潮安)、雷州(治今廣東海康)、瓊州(冶今海南島海口市)等等,也都是兩宋時期重要的通航港口。

較之唐代,宋代之市舶司不僅設立的地點大增,其體制、職能等亦趨於完善。宋設市舶司初以知州為市舶使,以通判為副使,並與司財賦之轉運使共掌其事。後乃專任提舉市舶使,地方之親民官及一路之財務官不復預,然間或有以他官兼領者。宋初有司無務,在州者即曰市舶司,如廣州、杭州、明州、泉州等,後來以總括一路市舶事務為司,所屬各州之支司稱市舶務或場,廣南、福建二路之市舶司各置務一所,而兩浙市舶司下屬之市舶務卻多達五六個。務設監官,或由縣官兼領。無市舶司、務之處,間有設「覺察攔」者,如遇違法之海舶則封押往附近之市舶司。

至於宋代市舶司之職能,《宋史.職官志》曾作了概括之說明:「提舉市舶司掌蕃貨海舶徵榷貿易之事,以來遠人,通遠物。」《宋會要》則云「市舶司掌市易南蕃諸國物資航舶而至者」。據諸書所載,其職責如下:(1)進出檢查:對入口的蕃舶和出口的商舶均進行嚴格的檢查,《萍洲可談》云商船「既至,泊船市舶亭下,五洲巡檢司差兵監視,謂之編欄。凡舶至,帥漕與市舶監官蒞閱其貨而徵之」。進口檢查乃為抽收捐稅,防其走私。出口檢查則在防止銅錢、金銀及軍器等禁品之外流。(2)頒發憑引:據《宋史.食貨志》載,北宋雍熙(984一987年)、端拱(988一989年)間,即已規定兩浙商人欲出海外蕃國販易者須詣市舶司請給官券,違者沒收其寶貨。後來泉、廣市舶司也有類似規定。發給官券、公憑除防止禁運物之外流外,還可禁止前往不許通航之國家或地區,如北方之登州、萊州曾列為禁區,元豐三年(1080年)一度下令「諸非廣州市舶司輒發過南蕃綱舶船,非明州市舶司而發過日本、高麗者,以違制論」。另持有公憑者返航時須回原出發地並繳還憑據。入口舶貨完稅後,須領有賣貨之公憑引目,方可運銷外州,蕃舶也得憑 「回引」才許通行。(3)抽解徵稅:《萍洲可談》云「凡舶至,帥漕與市舶監官蒞閱其貨而徵之,謂之抽解。以十分為率,真珠、龍腦凡細色抽一分,瑇瑁、蘇木凡粗色抽三分」。《文獻通考》引陳止齋文曰,宋於淳化二年(991年)「始立抽解二分」。抽乃抽取,解為起解中央,抽解即徵稅也。唯各時稅率不一,《宋會要》記云,「抽解舊法,十五取一,其後十取其一。又其後擇其良者,謂如犀、象十分抽二分,又博買四分;真珠十分抽一分,又博買六分」。南宋後期,對舶貨徵稅苛而且重,部分貨物竟有「抽解四分」的。(4)禁榷博買:禁榷即政府之專賣,舶貨經抽解後,如屬禁榷物,即由官府盡數博買,不許私賣。香料、藥材、寶貨這三類物品多屬禁榷之物。初限珠貝、瑇瑁、犀象、鑌鐵、鼊皮、珊瑚、瑪瑙、乳香等八種,後又加紫礦、石而成十種。(5)招徠迎送:「招徠遠人,阜通貨賄」亦係市舶司基本職責之一。早在北宋雍熙年間,太宗即遣使賚敕書、金帛往海南諸蕃國勾招進奉,博買香藥、犀牙、真珠、龍腦。仁宗天聖六年(1028年)曾詔命廣州知州兼市舶使設法誘使蕃舶多來。南宋高宗曾諭大臣曰:「廣南市舶,利入甚厚,提舉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來,動得百十萬緡,皆寬民力也」。故宋朝曾規定對蕃舶犒設饋送,「每遇海商住舶」,市舶司依例「支送酒食」。發舶之際,又宴請「番漢綱首、作頭、梢工人等,各令與坐,無不得其歡心」。

隨著對外開放政策之實行,宋代出海過洋住蕃者漸多。宋時有關華僑的資料雖仍屬一星半點,然比之唐代則有更多之蹤跡可覓。《諸蕃志》卷上占城國條曰「唐人被土人殺害,追殺償死」,當時中南半島已有華僑,元代初年征占城時,就有居占城的唐人曾延報告軍情(參《元史.占城傳》)。另《諸蕃志》三佛齊國條云「亦有中國文字,上章表則用焉」。《宋史.闍婆傳》提到,其國貢使舶船至明州定海縣,譯者言云 「今主舶大商毛旭者,建溪人,數往來本國,因假其鄉導來朝貢」。則馬來群島也已有中國人僑居。此外,印度東南岸之訥加帕塔姆(Negapatam)西北面原有所謂「支那塔」,此與元汪大淵《島夷誌略》所記可相互印證:「土塔:居八丹(即沙里八丹Solipatam,在訥加帕塔姆)之平原,木石圍繞,有土磚甃塔,高數丈。漢字書云『咸淳三年(1267年)八月畢工』」。田能德(E.Tennent)《錫蘭史》(History of Ceylon)亦謂公元1266年(咸淳二年j的錫蘭軍隊中有中國人之從軍者。由此可見中國人旅居南亞之一斑。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五編  兩宋時期海外交通之發展_第一章  兩宋海上對外交通發展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