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建立伊始,世祖即十分重視同海外諸蕃之通交,故屢屢遣使前赴海外各國。《元史》世祖本紀載,至元十五年(1278年)八月,「詔行中書省唆都、蒲壽庚等曰:諸蕃國列居東南島嶼者,皆有慕義之心,可因蕃舶諸人宣佈朕意。誠能來朝,朕將寵禮之。其往來互市,各從所欲」:「(至元十六年十二月丙申)敕樞密、翰林院官,就中書省與唆都議招收海外諸番事。丁酉,詔諭海內海外諸番國主」。但元世祖力圖將對海外之經營置於朝廷的直接管轄下,不准權臣或地力要員擅自作主。故曾拒絕過唆都、蒲壽庚的幾次請求,如 「(至元十六年五月)辛亥,蒲壽庚請下詔招海外諸蕃,不允」,「(至元十七年八月)丁丑﹐唆都請招三佛齊等八國,不從」(均見《元史.世祖本紀》)。不允、不從之原故,在 《元史.馬八兒等國傳》中說得很清楚:「世祖至元間,行中書省左丞唆都等奉璽書十通,招諭諸蕃。未幾,占城、馬八兒國俱奉表稱藩,餘俱藍諸國未下。行省議遣使十五人往諭之,帝曰:『非唆都等所可專也,若無朕命,不得擅遣使。』」
在元廷派往海外的使節中,較重要的有亦黑迷失、楊庭璧、楊樞等人。亦黑迷失係畏吾兒人(今新疆維吾爾族),曾多次奉命出使或征伐海外諸國,如至元九年(1272年)、十二年兩度出使八羅孛國(或謂即印度西部的馬拉巴爾Malabar海岸一帶),偕其國師以名藥來獻。至元十八午招諭占城,二十一年復出使僧伽剌國(今斯里蘭卡),旋參與征伐占城之役。至元二十四年,亦黑迷失奉命使馬八兒國(在今印度半島南端),因浮海阻風,行一年始至,得其良醫善藥。至元二十九年冬,亦黑迷失又參與征伐爪哇之役,軍次占城先遣郝成、劉淵諭降南巫里、速木都剌、不魯不都、八剌剌諸國,次年又遣鄭珪招諭木來由諸小國。
不過出使海外招諭各國之較有成效者,要算是楊庭璧其人,故 《元史》本紀及外夷傳均予以記載。楊庭璧主要是順海路出使到俱藍國(即今印度西南端之奎隆Ouilon),共凡四次:(1)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二月,世祖遣廣東招討司達魯花赤楊庭璧招俱藍,於次年三月至其國,國主必納的令其弟肯那卻不剌木省持表附庭璧以進,言來歲遣使入貢。(2)至元十七年(1280年)十月,元廷又授哈撒兒海牙為俱藍國宣慰使,偕庭璧再往招諭。次年正月,自泉州入海,行三月而抵僧伽耶山(即僧伽剌,今斯里蘭卡)。舟人鄭震等以阻風乏糧,勸往馬八兒國,或可假陸道以達俱藍國,從之。按馬八兒(Maabar)今地在印度半島南端之馬納爾灣(Gulf of Manaar)沿岸一帶。庭璧等於四月至該國之新村馬頭(或謂即印度東南端之奔顏加一Punnei Kayal,又作加異Cail)登岸,但馬八兒國以該國不通俱藍為辭,元使因阻風不至俱藍乃還。(3)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一月,楊庭璧又獨自前往俱藍國,次年二月抵達其國。俱藍國主遂遣其臣奉表,進寶貨、黑猿一。該國使者於至元十九年九月入朝,同來者尚有楊庭璧招諭的那旺(故地有蘇門答臘島、尼科巴群島等數說)、蘇木達(故地有印度西岸的蘇姆那Somnath、喬兒Chaul等說)、蘇木都剌(Samudra)等國使者,以及也里可溫(基督教之一派)教士和木速蠻(伊斯蘭教徒)使者。(4)至元二十年(1283年)正月,元廷又以招討楊庭璧為宣慰使,賜弓矢鞍勒,使諭俱蘭等國。由於楊庭璧之招諭,到了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九月,海外諸蕃共有下列十國遣子弟上表來覲並貢方物:馬八兒(Maabar),須門那(Somnath),僧急里(Singili,為印度西南岸克朗加諾爾Cranganore之古名),南無力(Lamuri),馬蘭丹(故地有蘇門答臘、非洲東岸馬林迪Malindi等說),那旺,丁呵兒(Trengganu),來來(Lala,為胡茶辣 Gujarat之別名),急闌亦帶(Kelantan),蘇木都剌。
此外,黃溍《金華黃先生文集》卷十五《松江嘉定等處海運千戶楊君墓誌銘》也載及楊樞出使海外事。樞字伯機,大德五年(1301年),致用院俾以官本船浮海至西洋(今印度一帶),往返約三年。大德八年,又發京師,十一年抵達忽魯模思(今波斯灣之Hormuz),「是役也,君往來長風巨浪中,歷五星霜」。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六編 蒙古西征與元代中西交通之鼎盛_ 第二章 元朝對海外之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