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是古代中國海外貿易蓬勃發展的一個時期。世祖在統一全國後即重建市舶司,招徠貿易,詔令「可因蕃舶諸人宣佈朕意,誠能來朝,朕將寵禮之。其往來互市,各從所欲」。當時之市舶管理在南宋的基礎上而又益形完善。
《元史.食貨志》載,「元自世祖定江南,凡鄰海諸郡與蕃國往還互易舶貨者,其貨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其發舶回帆,必著其所至之地,驗其所易之物,給以公文,為之期日,大抵皆因宋舊制而為之法焉。於是至元十四年(1277年),立市舶司一於泉州.令忙古得(角得)領之。立市舶司三於慶元、上海、澉浦,令福建安撫使楊發督之。每歲招集舶商,於蕃邦博易珠翠香貨等物。及次年回帆,依例抽解,然後聽其貨賣」,「(至元)三十年.又定市舶抽分雜禁,凡二十二條。……泉州、上海、澉浦、溫州、廣東、杭州、慶元市舶司凡七所,獨泉州於抽分之外,又取三十分之一以為稅,自今諸處,悉依泉州例取之」。
元代設有市舶司之貿易港共有八處,茲將諸港設司之大略情況分敘於下。
1.泉州:自南宋末起,泉州即逐漸凌駕廣州。到元代遂成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貿易港口。元朝建立後,首先在泉州設立市舶司。據 《元史》世祖本紀載,「(至元十四年三月)乙未,福建漳、泉二郡蒲壽庚、印德傅、李玨、李公度皆以城降」,同年(1277年)即立市舶司於泉州。次年三月,「詔蒙古帶、唆都、蒲壽庚行中書省事於福州,鎮撫瀕海諸郡」,八月又詔唆都、蒲壽庚 「招諭南夷諸國」。有元一代,泉州市舶司之名稱、機構雖屢有遷變,然該港在對外交通、貿易方面始終保持領先之地位。
《元史.爪哇傳》云 「自泉南登舟海行者,先至占城而後至其國」,史弼等之出征爪哇即自泉州之後渚啟行。《元史.馬八兒等國傳》亦云 「自泉州至其國約十萬里」,則泉州實乃元代與南海諸國交通之主要門戶。若從元代外國人之中國遊記來看,泉州港的地位更昭然若揭,《馬可波羅行紀》將泉州稱為Zaitun(一般譯為刺桐),謂 「離開福州後,渡河向東南行,……在第五天傍晚抵達宏大繁華的刺桐城(Zaitun),所有印度船舶運載的香料及其他貴重貨物咸集此港。……余敢斷言,如有一艘船運胡椒到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以供應基督教諸國,則同時必有百艘船運來刺桐港。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港口之一,這裏貨物堆積如山,幾乎難以想像」。《伊本.巴圖塔遊記》云 「我們渡海到達的第一座城市是刺桐城,……該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我目睹港內有大舶百艘,小船多得不可勝數」。
按Zaitun又作Zayton、Zaytun、Zaytoun、Zaituen等,其對音所自向有不同說法,或以為係刺桐、瑞桐(屬豆科的一種落葉喬木)之譯音,或以為係齊暾、榟橔(一種阿拉伯油果樹)之譯音。至其今地考訂亦是諸說紛紜,有漳州、海澄、月港、廈門、泉州等等主張。現在一般多認為元代歐洲人、阿拉伯人著作中的Zaitun應是刺桐的對音,指泉州港,蓋泉州在歷史上曾被稱為刺桐城也。《福建通志》卷五十九 《物產》云 「泉郡繞城皆植刺桐,號桐城,又曰溫陵城。留從效重加版築,植刺桐環繞之,其樹高大而枝葉蔚茂,初夏開花極鮮紅。如葉先萌芽而花後發﹐主明年五穀豐熟,謂之瑞桐」,其卷四十二 《古跡》云「刺桐城,節度使留從效重加版築,傍植剌桐,歲久繁密」。留從效係五代時人,於後晉開運元年(944年)據有泉州,而刺桐之名先此已屢屢見及,如唐孟琯《嶺南異物志》云「刺桐,南海至福州皆有之」,唐陳陶曾有詩作 《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六首,唐王轂之 《刺桐花》則云 「南國清和煙雨辰,刺桐夾道花開新」,故泉州刺桐之繁茂似在留從效以前已然。宋人之詠泉州刺桐者更多,如趙令衿的「偶然游宦刺桐城」,王十朋的 「剌桐為城石為筍」,呂造的《刺桐》云「閩海雲霞繞刺桐,往年城廓為誰封?」,丁謂的《刺桐》曰「聞得鄉人說刺桐,葉先花發卜年豐 」。宋劉克莊之《南廓》一詩明確提到「桐城」。今泉州之刺桐已稀見,但開元寺週圍仍有刺桐蔽蔭。
總之,Zaitun之指泉州,目前殆成公認不爭之事實。至Zaitun之於刺桐,亦為大多數學者所贊成,唯此論似尚可作進一步之研究,竊謂Zaitun或得為晉江之訛譯(泉州語江音近港)。晉江既是江名,又是縣名,其源比泉州之名更古,相傳東晉衣冠南渡時避居泉州者多沿江而居,故稱流經該處之江名晉江,後來又成為縣名。唐景雲二年(711年)始置泉州,其治所即在晉江縣,這種情況持續了極長的時間。自古迄今,泉州、晉江二名實密不可分,亦頗難斷分,外國人到了泉州很可能被告知晉江一名,遂轉成Zaitun。筆者此說並非毫無根據,亦非為標新立異、聳人聽聞,乃欲為名噪全球的中世紀古城 Zaitun (泉州) 之考訂略盡棉薄,敬請學界同仁指正。
2.慶元:慶元即唐之明州,今浙江寧波。宋、元時為對高麗、日本海路交通、貿易之主要港口。彼處亦於至元十四年(1277年)設立市舶司。後屢有遷革,至治二年(1322年.)復置。
3.上海:元於至元十四年設市舶司於上海,在原秀州華亭縣(今上海松江)地。據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七月又分華亭之上海為縣。大德二年(1298年),併上海之市舶司入慶元。
4.澉浦:位於浙江海鹽縣西南,至元十四年設立市舶司,亦於大德二年併入慶元。
5.廣東:《南海縣志》謂元於至元二十年(1283年)四月置司於廣州,稱廣東轉運市舶提舉司。至元二十三年十一月,「改廣東轉運市舶提舉司為鹽課市舶提舉司」,(《元史》世祖本紀)。後遷革不定,至治二年復置市舶司。
6.杭州:至元二十一年,設市舶都轉運司於杭、泉二州。至元三十年,以杭州市舶司併入稅務。後一度設市舶庫,專知市舶公事。
7.溫州:元代溫州市舶司之置年不詳,至元三十年併溫州舶司入慶元。
8.雷州:《元史》世祖本紀載,「(至元三十年九月)乙丑,立海北海南博易提舉司。稅依市舶司例」,「(至元三十一年十一月)罷海北海南市舶提舉司」。據 《元史.地理志》,「雷州路,……(至元)十七年,即此州為海北海南道宣慰司治所」,則上述所設之海北海南市舶提舉司應在雷州。元代所設市舶司,一般都據 《元史.食貨志》作七處,然此乃至元三十年八月以前之情況,而雷州之設司則在是年九月,《食貨志》及《世祖本紀》至元三十年四月均未計入。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六編 蒙古西征與元代中西交通之鼎盛_ 第三章 元代海外貿易與航海之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