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清初對藩屬國之經略

滿清自入主中原後,首先以全力對付各種反抗勢力﹐消滅南明諸王,戡定三藩之亂,平服臺灣鄭氏政權,完成全國之一統。接著遂對邊疆用兵,極力擴大版圖。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之經略,中國之疆域範圍大定,北至恰克圖,西抵巴爾喀什湖與蔥嶺,南及海南島和南海諸島,東北達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南包臺灣及釣魚列島。清代前期武功之鼎盛,其版圖幅員之廣,遠超漢、唐,僅次於元。

除了中國本土外,鄰近諸國亦率皆入貢稱藩。當時清朝的藩屬有朝鮮、琉球、安南、南掌(即老撾)、暹羅、緬甸、廓爾喀(即尼泊爾)等。清初特別是乾隆時,曾對一些藩屬進行討伐。乾隆帝好大喜功,以「十全老人」、「十全武功」而自詡。所謂「十全武功」者,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二次受廓爾喀降,合而為十。茲將清廷對緬甸、安南之征伐,分述於下。

清初之征伐緬甸

元明時期﹐朝廷曾在緬甸境內設立許多土司,但緬甸諸地往往有土著所創之王朝,故中國之土司很難實行有效統治。特別是東吁王朝(1531-1752年)創立後,控制了緬甸之大部分地區,甚至出兵威脅中國邊境。明末清初,桂王朱由榔(1646-1662)於永曆十二年(1659年)亡走緬甸,緬人居之於京城阿瓦(Ava)附近之者梗(今實皆Sagaing)。過兩年,漢奸吳三桂(1612-1678)率清兵逼緬,緬人懾於兵威,遂執永曆帝交吳三桂。康熙元年(1662年),永曆帝與太子被吳三桂用弓絃絞於市。
    
乾隆十七年(1752年),緬甸勃固王國的頻耶達拉(Binnya Dala)出兵佔領了東吁王朝的首都阿瓦,東吁王朝滅亡。時緬屬之木梳(又作木梳鋪Moksobomyo,在今緬甸中部的瑞波或瑞帽Shwebo)頭目甕籍牙(Alaunpaya)起兵,打敗勃固部,創甕籍牙王朝(1752-1885年),初以瑞帽為都(1752-1765年),後甕籍牙之子孟駁(Hsinbyushin)遷都於阿瓦 (1765-1783年),此後還一再易都。甕籍牙王朝既復阿瓦,又破勃固,遂統一了幾乎全緬甸,並漸與清廷發生衝突。
   
乾隆三十年(1765年)﹐緬王嗾孟艮(今緬甸東部的景棟Keng Tong一帶)酋,使內犯車里土司(治今雲南景洪)。雲南總督劉藻遣兵三路討之,失利。詔以楊應琚自陝甘移督雲南,降劉藻湖北巡撫,藻自刎死。乾隆三十一年,清軍收復車里、孟艮等地,應琚見事機順利,乃密奏緬甸可取,遂發動征緬的第二次戰役,遣兵襲克蠻暮之新街(蠻暮位今緬甸八莫Bhamo之東北面,新街即今八莫),後緬兵打敗清兵,收復新街,並攻入雲南境內。乾隆帝詔逮應琚至京,賜死,以伊犁將軍明瑞代雲南總督。

清軍攻伐緬甸的第三次戰役起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九月,是時明瑞分兵兩路,一路由孟密(今緬甸之蒙米特Mong Mit)出新街水路,一路由木邦(今緬甸之新維Hsenwi附近)、孟良攻東路為正兵,期會於阿瓦。但水路攻老官屯(在八莫附近之恭屯Kaungton)不下。明瑞親統正兵進抵木邦,旋渡錫箔江(今緬甸中部之南渡Namtu河),師次蠻結(今緬甸之曼卡特Mankat)。不久清軍進至象孔(又作相孔,在實皆Sagaing東北面不遠)而迷路,明瑞乃退至孟籠(今孟龍Mong Long)。不料木邦已被緬軍所據。明瑞大軍亦遭伏擊,明瑞死於是役。
   
征緬戰役迭遭敗北,然乾隆帝心猶不甘,乃於三十四年(1769年)再度發動第四次戰役。是役以傅恆為經略,率軍五六萬,分水陸三道而進。大軍從大金沙江(即伊洛瓦底江)上游而下,經孟拱(Mogaung,在今莫罕Mohnyin東北面)、孟養(在今莫罕),陸行直搗阿瓦;偏師從大金沙江東岸夾江而下,進取孟密(Mong Mit);另一路為策應之師,造舟於蠻暮,以通兩軍聲勢。三路軍先皆奏捷,後因經略有病,諸將議不向阿瓦,而逕取老官屯,力戰不克。不久緬人遣人議和,清軍乃乘機退兵。歷時四載的「征緬之役」遂了了不之。
   
清軍撤兵時,緬甸雖答應向清廷奉表修貢,然一直到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六月、九月,五十四年正月,緬王孟隕(Bodawpaya,又作孟雲)方遣使入覲。乾隆五十五年三月,清帝封孟隕為緬甸國王。此後乾隆五十六年、六十年﹐嘉慶十六年(1811年)、二十五年,道光三年(1823年)、十三年、十四年,緬甸均遣使來貢。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八編  清代前期之中外關係_ 第二章  清代前期同亞、非各國之往來_
第一節   清初對藩屬國之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