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清初之中荷 、中俄關係
鄭成功收復吏灣
清初中國與荷蘭之間的大事,主要表現在鄭成功從荷蘭佔領者的手中收復了臺灣。鄭成功(1624一1662)為福建南安人,鄭芝龍(?-1661)之子,原名森,字大木,後被向明隆武帝(1645-1646)賜姓朱,號「國姓爺」,更名成功。隆武二年(1646年),隆武帝敗亡,鄭芝龍降清,成功不從其父,乃以廈門、金門等東南沿海島嶼為據點,繼續抗清。他遙尊永曆帝(1646-1662),被封為延平郡王﹐曾聯合浙江張煌言(1620-1664)等發動北伐,一度攻達向京近郊,佔領鎮江、蕪湖等四州二府二十二縣,後被清兵所敗。
鄭成功一生之偉大業蹟在於堅持抵抗滿清,收復建設臺灣。臺灣自十七世紀初即被荷蘭人逐漸佔據,時鄭成功見桂王逃亡緬甸,西南大勢已去,光復故土一時無望,乃圖謀東征,渡海移師臺灣。而欲以臺灣為抗清據點,勢必與荷人開戰。
1661年(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4月21日,鄭成功率軍二萬五千、大小戰舶數百艘,由金門島之料羅灣出發,經一日航程而抵達澎湖列島,數日後又向臺灣島進發。4月30日晨,鄭成功之軍隊進抵臺灣的鹿耳門(今臺南西北岸外),旋在禾寮港(臺南北面)登陸。當時荷蘭人的主要據點有二,即熱蘭遮城(Zeelandia,又稱臺灣城,今安平)與普羅文查城 (Provintia,又稱赤嵌樓、紅毛樓,今臺南)。鄭成功登陸之後,獲得了臺灣的漢人和高山同胞的歡迎,據楊英《從征實錄》云「各近社土番頭日俱來迎附」,「土民男婦壺漿迎者塞道」。於是乃從海、陸兩方面,形成對荷蘭據點的包圍,首先是圍困普羅文查城,迫使守城之荷軍於5月4日獻城投降,接著又對熱蘭遮城進行較長時間的包圍。
鄭成功「以臺灣孤城無援,攻打未免殺傷」,遂決定「圍困俟其自降」。時荷蘭在臺灣的長官為弗里德利赫.揆一(Frederick Coyett),他一面藉談判以拖延峙間,一面向外乞援,甚至和清廷串通擬夾擊鄭成功之勢力。鄭成功在圍困臺灣城之同時,積極加強對臺灣島的經營, 「改赤嵌地方為東都明京 ( 今臺南 ),設一府二縣,……改臺灣 (城) 為安平鎮」,他繼續奉明永曆之正朔。
1662年初,鄭成功軍隊開始炮轟臺灣城。城內的荷軍在被圍的八個多月內,已餓死、戰死一千六百多人,能夠參戰的僅餘六百人左右。在兵臨城下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揆一決定「立即寫信通知國姓爺,我們願意同他談判,以優惠的條件交出城堡」。1662年2月1日(順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荷蘭人終於在投降書上簽字,同意「荷方應將熱蘭遮城堡、外堡、大炮﹐剩餘的軍用物資、商品、現金以及其他屬於公司的財產全邦交與國姓殿下」,等等。誠如夏琳《閩海紀要》所云,「(永曆十五年)十二月,紅夷酋長揆一降成功,成功縱其歸國,臺灣平」。荷蘭在中國臺灣島三十八年的殖民統治就此宣告結束。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中外交通史》_
第八編 清代前期之中外關係_ 第三章 清代前期同歐、美各國之關係_
第二節 清初之中荷 、中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