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1月
- 元旦﹐新年伊始﹐繼續補編《歷代中外行紀》的增訂資料﹐爭取能盡快完成該書清樣﹑菲林的製作﹐以早日面世。兩日後﹐送別公司總經理區錦榮先生
- 7日﹐收到《海交史研究》2007年第二期﹐上刊拙文《清濬“疆圖”今安在﹖》
- 15-18日﹐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與上海辭書出版社訂約﹐決定由後者出版《歷代中外行紀》
- 30日凌晨12﹕01 ﹐http://world10k.com (南溟網)訪者破10 ﹐000人/次
- 31日﹐齡記出版公司完成部分新高中課本的編製﹑送審工作
2月
- 11日(戊子年正月初五)﹐上班後完成《香港教育通史》清樣的編校工作
- 22日﹐收到上海徐文堪學友寄來張錫彤﹑張廣達父子譯瓦‧弗‧巴托爾德《蒙古入侵時期的突厥斯坦》上下兩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欣喜異常。該書封底載﹕“ 本書由中國著名的中亞史專家張錫彤﹑張廣達父子據巴托爾德審定的英譯本譯出﹐又據最為詳盡信實的1963年俄文版《巴托爾德院士全集》第一卷增補訂正﹐翻譯過程中克服了人名﹑地名﹑術語等的重重困難﹐歷經二十餘年的艱辛努力﹐得以問世﹐足以饗久聞書名而未能一窺主旨的中國讀者。 ” 在 “ 中文版譯者序言” 末的 “ 出版者附言 ” 云 ﹕“ 張錫彤教授已於1988年8月逝世。他是我國著名的中亞史專家﹐在年逾古稀之後﹐仍堅持以十餘年功力﹐精心翻譯本書。交稿後由於排版上的困難﹐生前未及見本書的出版﹐在此謹對他表示深切的悼念。”另廣達兄在“補記”有云﹕“家父的弟子﹑我的摯友陳佳榮(南溟子)先生至為關心此書譯稿的出版。佳榮在為恩師韓振華先生(1921-1993)編輯出版五卷本《韓振華選集》(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9-2003)之後﹐考慮在港再出版本書……”云云(2006年於巴黎)﹐特附錄於此﹐以示對張氏父子的一番濃情厚意
- 24日(星期日)24時前2分鐘﹐完成《中外交通史》全書(581頁)的掃瞄工作﹐並存於南溟網的編輯系統中。今後將逐章逐節校訂﹐並陸續在網上公佈
3月
- 7日上午﹐齡記出版公司完成全部新高中課本的編製﹑送審工作﹔中午﹐與全體編輯宴別即將離休的劉震華先生﹔下午﹐收齊來自張廣達﹑錢江二兄的《歷代中外行紀》校訂意見﹐待略加整理即可付改﹐以完成編製
- 10日﹐《香港教育通史》定稿並付印
- 11日﹐經星期五晚起連續三天的努力﹐完成《歷代中外行紀》二校的校訂意見整理﹑增補資料編排工作﹐旋交製作機構作三校改正
- 15日﹐與學友共同展開探究海上絲路之旅。當日夜九時廿五分﹐乘坐由廣州始發的粵海鐵路火車﹐於次日晨約八時五十分完成越過瓊州海峽之舉﹐而抵達海南首府海口市
- 17日晨七時半﹐乘海虹二號客輪再次越過瓊州海峽而抵海安鎮碼頭﹐完成一日內縱貫雷州半島﹑橫跨三省(瓊﹐粵﹐桂)﹑三市(海口﹐北海﹐湛江)﹑三縣(徐聞﹐合浦﹐雷州)之壯舉﹐當日晚十一時許返回海口市。是日﹐對西漢最早的海上絲路始發港徐聞﹑合浦的港口形勢及今昔變遷作了實地考察﹐並留下極深的印象
- 18至19日﹐由海口順海南島東岸而下考察。除16日下午已參觀海瑞墓﹑海口五公祠外﹔18日經萬泉河入海處﹑博鼇論壇會址﹑東山嶺而至興隆﹔19日觀興隆熱帶雨林﹐驅車五指山﹐遊鹿回頭﹑天涯海角﹐再返興隆溫泉
- 20日﹐向三亞舉行的 “新視野下的中外關係史研究學術討論會” 報到﹐旋遊南山寺及參海南觀音
- 21-23日﹐由中外關係史學會﹑海南瓊州學院﹑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浙江工商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新視野下的中外關係史研究學術討論會”舉行。見到耿引曾﹑葉奕良等學會創會會友﹐會長﹑副會長耿昇﹑萬明﹑龔纓晏﹑方鐵及譚廣濂﹑劉明瀚﹑袁澍﹑樊明方﹑張至立﹑朱亞非等等老友。在21日開幕式上﹐發表《清濬“疆圖”今安在﹖》一文。22日﹐集體乘船遊三亞河﹑海及亞龍灣﹐是夜及次日晚與學友連觀三亞夜景。23日大會閉幕﹐次日由廣州-深圳回港。會議期間﹐蒙下列學友贈送其大作﹕楊富學《印度宗教文化與回鹘 民間文學》(民族出版社2007)﹔李花子《清朝與朝鮮關係史研究﹕以越境交涉為中心》(延邊大學出版社2006)﹔王頲《古代文化史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朱亞非《古代山東與海外交往史》(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7)。另郭聲波送暨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編《中國歷史地理研究》1-4輯(前三輯為暨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輯為西安地圖出版社2007年版): 《民族與邊疆歷史地理》(郭聲波等編)﹔《社會與環境歷史地理》(吳宏歧﹑陳偉明等編)﹔《中外交通歷史地理》(王頲等編)﹔《南方開發與中外交通(2006年中國歷史地理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郭聲波﹑吳宏岐主編)
- 26日﹐完成《香港教育通史》藍紙的校閱工作
- 28日(星期五)下午五時﹐收到《歷代中外行紀》的新校稿(全書達1232頁)﹐旋用兩天三晚時間﹐於31日凌晨2﹕30完成校對﹐並於同日交付改正
4月
- 5日﹐清明時節﹐在深圳為《歷代中外行紀》的三校改正作校訂工作﹐從上午十時許忙至次日凌晨二時許。6日校稿發往上海辭書出版社﹐等其編審後即可作四校改正及出膠片與印製
- 7日﹐收到張昭生同學轉來的林興中﹑廖淵泉﹑姚義泗﹑張一儀四同學的詩作《贊昔年廈大歷史系卓有成就四陳窗友》。“四陳”指廈門大學歷史系1958年畢業的陳夢熊﹑陳梧桐﹑陳文華﹑陳佳榮(以年齡大小排列)。對於同窗的深情惟表衷心之謝忱﹗
- 18日﹐南溟齋由北國移徙香江屆廿六周年。同日﹐收到孫進己先生惠贈的大作﹕孫進己﹑干志耿《文明論﹕人類文明的形成發展與前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版)
- 28日﹐方駿﹑熊賢君主編的《香港教育通史》由齡記出版有限公司正式出版。兩日後離開原公司亦成定局
5月
- 3日﹐南溟網伺服器轉移至新的技術公司﹐保證至2017年自己滿八十年壽之時﹐均可長期自由運作
- 9日﹐中華萬年網董事長李國興﹑總經理唐慶枝﹑技術總監羅國樑及總編輯陳佳榮聚會﹐商議網頁增補﹑修訂事宜
- 12日﹐收到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75級管懷倫同學《滄桑留念》一書修訂版的電子文本﹐為其才華及心思而深感欣喜
7月
- 5日﹐臺灣《中國時報》載﹐張廣達教授已於昨(4)日榮膺中央研究院第廿七屆院士。與此同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今年先後推出《張廣達文集》三冊﹐不啻是對此之最佳賀禮﹕《文書﹑典籍與西域史地》(1/1/2008)﹐《史家﹑史學與現代學術》(1/7/2008)﹐《文本﹑圖像與文化流傳》(不日出版)。有關報道見本網“學術資訊”之“最新資訊”
- 31日後﹐恢復自由撰稿者身分
8月
- 16日﹐因上海辭書出版社寄來《歷代中外行紀》的編審意見﹐故數日在深圳忙於改稿及校閱﹐於今日中午完成四校﹐旋於印出稿件後發往上海作終審校閱
- 18日起﹐為部分出版公司審閱“華文文學系列”及中國文學﹑歷史諸稿
9月
- 1日﹐晚七時半在沙田﹐與北京大學教授唐曉峰﹑中文大學研究員沈建華伉儷聚會﹐兼作不日兩人分赴北大﹑清華工作之送別。6日晚﹐在深圳火車站大酒店﹐二教授在逆旅中﹐又熱誠幫助辨認朝鮮古地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上權近題跋的部分字跡﹐特致衷心銘感
- 12日﹐夜九時半﹐與同窗包定寰乘赴福州的列車﹐離開深圳﹔中經五十年前全班合編《閩西人民革命史》所在的龍岩﹔次日十時半抵達福建三明市﹐參加廈門大學歷史系1954-1958級同學畢業五十周年的聚會。參加聚會的同學有包定寰﹑張昭生﹑陳佳榮﹑李強﹑張劍青﹑朱蘭英﹑倪桂芳(及女兒)﹑王傳挺(及夫人)﹑潘智淵(及夫人)﹑陳文華(及夫人)﹑陳榮華(及夫人)﹑賴仁光(及夫人)﹑陳杏德(及夫人)﹑鍾慶樑(及夫人)﹑已故劉平輝同學的夫人及女兒。大家於中秋日(14日)共同合影留念﹐旋參觀了三明地區的許多自然景觀﹐如遊將樂的玉華洞﹐上清溪竹筏漂流﹐在泰寧觀尚書第﹑船游大金湖及賞寨下大峽谷﹐品嘗客家擂茶及沙縣小吃。是次聚會又選出下次聚會(2011年4月6日左右參加廈門大學九十誕辰)的籌備小組﹕李強(校內)﹑倪桂芳(市內)﹑張劍青(省內)﹑朱蘭英(境內)﹑張昭生(境外)。聚會期間﹐陳文華同學曾於中秋前夕即興吟詩﹐謂“五十歲光陰蹉跎﹐中秋節歡聚三明”。另獲同窗姚義泗寄贈詩作﹕《拐痕帆影集》(2007年3月)。中秋當日則有王麗蓮大姐致電向全體聚會同學問安。15日﹐同窗陳杏德在三明即興賦詩一首﹕〈七律(畢業五十周年聚會書贈廈大諸學長)〉。茲錄載於下﹕“斗轉星移五十秋﹐詭雲譎浪眼中收。曾經滄海小洼水﹐除卻蟠桃不解憂。鳴叫秋蟲終蜇伏﹐負喧春日亦消愁。舉杯觀海仰天嘯﹐千萬雲帆競逐流。”次日又獲其他同學詩作﹐照錄於下。李強﹕“戊子中秋來三明﹐只緣窗友共相迎。五十四載日日念﹐今又共浴夕陽情。”(2008年5月15日於大金湖)。 潘智淵﹕〈臨別贈言〉﹕“三明一別各西東﹐勸君千萬多珍重。健康快樂每一天﹐敢比南山不老松。”(2008年5月15日於大金湖)﹔〈回憶〉﹕“炮聲中結束了學生時代﹐風雨中走了過來。五十年組成了一串串回憶﹐甜酸苦辣永遠也甩不開﹗老同學再一次聚會﹐青春似乎還在徘徊。讓我們一起歡呼老同學萬歲﹐〈廈大之歌〉* 再唱起來﹗”(2008年9月15日夜於三明) *指虎嘯(陳文華同學筆名)的劇作《廈門大學之歌》。 旋離三明﹐至湄洲島考察﹐拜祭媽祖女神的祖廟(聚會圖片見本網“珍貴圖影”之“鷺島求學”﹔聚會專訊則見“學術資訊”中的“最新資訊”)
- 23日夜﹐據同窗陳杏德所示網址﹐拜訪其家庭博客﹐即逍遙遊天下的獨行俠之天涯網站﹕http://chenxingde8888.blog.tianya.cn。但見此位號稱“獨行俠”的福鼎老師網頁規模頗鉅﹐項目林林總總﹐詩詞歌賦文無所不包﹐內容淋漓盡致﹑琳琅滿目。自大學畢業五十載以來﹐各自東西南北﹑互相幾無聯繫。杏德兄長期處在閩東北﹐自己堅持寫作著文﹐成就斐然﹐實值敬佩之至﹗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五十年前﹐阿榮﹑阿德均熱衷於運動﹐特別是游水﹔五十年後﹐我們幾乎成了班上罕見的網絡發燒友。兩人不僅同窗同齡﹐且有同好﹐真可謂無獨有偶﹑實值欣幸﹗
10月
- 14日﹐收到上海鄭和研究中心主辦的《鄭和研究動態》2008第三期(總第9期﹐9月30日)﹐其中轉載〈跨越南洋的明朝使團 ― 評《鄭和與海上絲綢之路》〉一文[(德國)普塔克(Roderich Ptak)著﹐(澳門)鄧安琪譯] ﹐內含對拙文〈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夕陽〉的評述
- 15日﹐收到學友王雙懷寄贈的大作《歷史地理論稿》(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 18日﹐因於本週一(13日)接泉州海交館館長丁毓玲學友電告﹐須參加將於2008年11月25-27日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舉行的“海上交通與伊斯蘭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會員代表大會﹐故忙了幾天﹐趕於今日炮製完〈清濬元圖記錄泉州對伊斯蘭地區的交通〉一文﹐內附〈《廣輪疆里圖》作者清濬資料補充〉
11月
- 11日﹐經近一個月的努力﹐終於草就〈現存最詳盡﹑準確的元朝疆里總圖 ― 清濬《廣輪疆里圖》略析〉一文﹐及[附錄﹕(明)葉盛《水東日記》版本]
- 14日﹐上海辭書出版社將《歷代中外行紀》的四校稿寄來﹐故即赴深圳﹐結合作者的原校稿整理出末校稿﹐旋付排字社改正。經連續五天的日夜辛勞﹐終於在18日下午完成清樣的印製及最後改正﹐並付膠片的製作﹔三個月來文稿審閱亦暫告一段落﹐可略事休整
- 23日﹐為參加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的學術會議﹐離香港飛廈門轉赴泉州。中午在廈門大學南普陀茶座﹐會見高中同學謝德恩﹑吳業地﹑陳金泉﹑劉添才﹑蔡英杰﹑黃振作﹔下午在廈門市內﹐見到了大學同窗曾中華夫婦
- 24日﹐向“海上交通與伊斯蘭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到。中午﹐會見大學同窗林興中﹑潘智淵﹔下午﹐見到了分別兩年多的二哥﹑涵妹等﹔晚上會見中學同窗陳清標﹑張光鐵﹑楊式雄等。同時也見到剛回鄉為老母親搬家的傅婷婷同學
- 25日﹐“海上交通與伊斯蘭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見到了陳高華﹑宋峴﹑席龍飛﹑朱鑒秋﹑孫光圻眾多老友。會上就〈清濬元圖記錄泉州對伊斯蘭地區的交通〉﹑〈現存最詳盡﹑準確的元朝疆里總圖 ― 清濬《廣輪疆里圖》略析〉二文﹐作了簡要的介紹
- 27日下午﹐主持全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會員代表大會﹐會上選舉了第五屆理事會﹔自己被推為顧問。同時﹐被孫光圻學友等策劃的“中國航海史基礎文獻匯編”(海洋出版社承印)指導委員會任命為編輯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陳高華)。
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第五屆理事會共理事79人﹐選舉結果如下﹕
會 長﹕ 陳高華
副會長﹕ 王連茂 紀宗安 孫光圻 莊國土 萬 明 李金明
錢 江 宋 峴 謝必震 劉迎勝 陳尚勝 丁毓玲
秘書長﹕ 丁毓玲
副秘書長 趙嘉朱 牛汝極 張 箭 顧 風 袁曉春 王元林
黃 挺 陳麗華
顧 問﹕ 陳佳榮 陳 炎 席龍飛 朱鑒秋 陳延航 李光斌
謝 方 盧 葦
- 在此次會議上﹐承蒙下列學友贈書﹐特致謝忱﹕席龍飛﹑宋穎《船文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李玉昆﹑李秀梅《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李玉昆《外國人在泉州與泉州人在海外》(海風出版社2007)﹔鮑志成“正文堂初編”八種﹕《沙舟集》﹑《禹航集》﹑《石函集》﹑《閑欣集》﹑《龍井問史》﹑《慧因高麗寺》﹑《一衣帶水兩千年》﹑《浙江海外交通史略-浙江對外關係編年》(西冷印社2006)﹔黃炳元《面對歷史與風俗》(海峽文藝出版社2006)﹔《海上絲綢之路研究4(陳達生伊斯蘭教與阿拉伯碑銘研究論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吳春明等《海洋考古學》(科學出版社2007)﹔紀宗安﹑湯開建主編《暨南史學》第五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7。王元林贈)
12月
- 15-16日﹐“緬懷韓振華先生暨南海學術研討會”在海南省海口市﹐假美視五月花酒店舉行。是次會議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大學﹑海南省海洋漁業廳﹑中國南海研究院﹑海南大印集團有限公司﹑海南省文化歷史研究會主辦。會議論文內容﹐主要圍繞下列的主題﹕韓振華(1921-1993)先生的學術造詣﹐南海諸島的歷史與現狀﹐海南島的開放及未來﹐海洋文化及考古。參加是次會議或親自宣讀論文者有﹕韓卓勻(韓振華先生女公子)﹐陳毅明﹐李金明﹐廖大珂﹐李國強﹐楊式挺﹐司徒尚紀﹐陳光良﹐葉顯恩﹐李慶新﹐韓松﹐周偉民﹐唐玲玲﹐張本﹐詹長智﹐王春煜﹐符海平﹐郝思德﹐張興吉﹐蔡旭﹐李星良﹐史貽雲﹐陳雄﹐陳耿﹐陳信雄﹐林燊祿﹐張素玢﹐王仁志﹐王業隆﹐錢江﹐陳佳榮。雖未與會但為會議撰寫論文者有﹕莊國土﹐包樂史﹐朱華友﹐陳仲玉﹐李東華﹐俞劍鴻﹐安樂博。(其他與會者尚多﹐因大會資料未提供﹐恕有漏載)
在大會上﹐由韓振華先生女公子韓卓勻女士﹐代表“韓振作著作整理小組”(韓丘漣痕﹑韓卓新﹑陳佳榮﹑錢江﹑謝方)﹐向海南大學圖書館贈送該組整理﹑編輯的《韓振華選集》五卷本一套(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9-2003年出版)。會議期間﹐韓振華先生的弟子還醞釀在2011年出版《紀念韓振華教授文集》﹐待進一步協議才全面推行。 - 18日夜7-9時﹐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譚廣濂﹑錢江﹑陳佳榮﹐假灣仔老上海飯店舉行年會。會上回顧學會成立兩年多來的成績﹐包括編輯出版了三種著作﹐參與多次學術會議。同時﹐擬定了未來的工作項目﹕譚廣濂繼續編撰海外交通古地圖集﹔錢江著手編撰華文載籍中的印度尼西亞史料﹔陳佳榮整理匯集古代舟子船工的航海針經及更路簿。
- 23日起﹐繼續為出版社審稿﹐擔任顧問
- 31日﹐歲杪﹐在學術研究中辭舊迎新。今日《中外交通史》的上網工作完成了五分之三﹐即校訂完元代周達觀《真臘風土記》專題﹔《中 外 萬 年 史 (寰宇億載兆物萬事千人百邦繫年錄)》則增補至1917年。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學術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