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19日
本屆學術討論內容豐富﹑文章質優﹑視野多元﹑安排緊湊﹑暢所欲言﹐大體符合理事會的要求。下面略加歸納﹐並預作聲明﹕排名不分先後﹔銜頭一概從略﹔分析錯誤﹐個人負責﹔如有漏提﹐以大會文件為準。
以個人淺見﹐本會論文的多元視野體現在下列三方面﹕
(一) 新的觀點與角度
1﹑中外關係的分期﹕
(1) 中西消長﹕十五世紀前﹔十五﹑六世紀﹔十六世紀後(劉明翰)
(2) 國際關係﹕王朝聯盟﹔朝封體系﹔殖民制度﹔文化圈﹑共同體(孫進己)
(3) 中國東南亞關係﹕七世紀前﹔隋唐至元﹔明清至現代﹔1949年後(陸芸)
2﹑中外文化的特質﹕
(1) 文明的特徵﹕除農業文明﹑海洋文明﹐尚有沿海文明或作為亞文明(靳維柏﹑曲金良)
(2) 提東亞文化圈較妥﹐而非漢文化圈(李明偉﹐孫進己)
(3) 文藝復興時﹐天體學﹑人體學並重(劉明翰)
(4) 從征伐高麗看隋唐時期的天下秩序觀(李方)
(5) 分析高句麗﹑百濟﹑新羅的自我意識(苗威)
(6) 論述民族文化是衡量高句麗政權進步的重要尺度(郭淵)
(7) 對朝鮮歷史上“事大”外交展開理論思考(王臻)
(8) 分析太宗時期對明外交的性格(柳柱姬)
(9) 比較中朝實學文化(李英順)
(10) 探索近代中國人對中日國民性的比較(李英順)
(11) 比較分析中日近代的愛國主義(于海君)
3﹑古代中央王朝與朝貢國﹑藩屬國及地方政權關係﹕
(1) 準則﹕孫進己提出十二條﹐方鐵有八條
(2) 唐代南詔﹕屬地方政權性質(方鐵)
(3) 古代中國在亞洲為宗主﹐猶如現代之聯合國(曲金良)
(4) 古代主要是宗藩關係﹐近代因西方挑戰而出現國家新概念(李鴻賓)
4﹑古代﹑現代中外關係或民族關係﹕
(1)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夕陽(陳佳榮)
(2) 中朝關係﹕既要糾正援北抗南﹐也須克服重南輕北(姜龍範)
(3) 提出中國與朝韓關係史的新視角(王冬芳)
(4) 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出現民族國家傾向﹐西方﹑東方均然(李鴻賓)
(二) 新的資料與視野
1﹑個案研究﹕
(1) 由考古文物探討江南先秦文化與環渤海圈的關係(張志立﹑彭雲﹑馮永謙)
(2) 探索西漢的使都護與都護﹐分析延康年間是否已設都護(劉洪波)
(3) 以百濟的上表文﹐分析百濟與北魏關係(金錦子)
(4) 研究有關明代朝鮮之役的兩份文獻(李鐵匠)
(5) 以朝鮮使臣的記錄﹐研究明末清初的中朝外交關係(李迎春)
(6) 探索中國與東北亞各國關係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孫泓)
(7) 鄭和下西洋與天妃屢封關係甚大(王元林﹑王桃)
(8) 研究明代抗倭及建州女真的崛起(晁中辰)
(9) 以《朝鮮王朝實錄》﹐考證穆克登碑文中的“土門”即圖們江(陳慧)
(10) 分析閉關政策對澳門的另類影響(郭衛東)
(11)論述孟斗班與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關係(耿昇)
(12)探索嘉慶-同治間朝鮮人的越境問題(李花子)
(13)研究晚清東文學堂的創辦與日語教科書的編纂(鄒振環)
(14)探索膠濟路風波與中日關係(祝曙光)
(15)考論費睿思事件(李剛)
(16)論述1921年2月的庫倫之戰(樊明方)
(17)史料錯誤﹐一切皆錯﹕抗戰國﹑共貢獻要再反思(劉明翰)
(18)再論朝鮮史學界的“朝鮮人民革命軍”說(金成鎬)
(19)要重視史料﹐開放檔案﹐中外資料並重﹕以朝鮮戰爭為例(陳崇凱)
(20)對古代漢藏滿及中外貨幣比較研究(張武一)
2﹑圖籍考證﹕
(1) 校勘四種明鈔本﹐考證馬歡《瀛涯勝覽》源流(萬明)
(2) 研究《燕行錄》﹐探索17-19世紀的中朝關係(王政堯)
(3) 評介《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華活動檔案史料》(吳伯亞)
(4) 對何世貞及其《崇正必辯》的研究(周萍萍)
(5) 對《一八八七年海外游歷使研究》的評介(竇坤)
(三) 新的研究與探索
1﹑史事論述﹕
(1) 藏傳佛教在北美的傳播(向紅笳)
(2) 僧侶往來與10-14世紀的東亞國際關係(郭萬平)
(3) 研究中國古代科技在朝鮮半島的傳播(冷東)
(4) 追述歷史上浙江與朝鮮半島的交往(鮑志成)
(5) 論述寧波港及其海外貿易(李英魁)
(6) 研究宋麗佛教文化的交流及其影響(李梅花)
(7) 探索遼與高麗的關係(馮永謙﹑彭雲﹑張志立)
(8) 論述金與高麗的關係(金北人﹑金北仲)
(9) 從中西文化成因對比論述中朝現代化起步的尷尬(張增香)
(10) 探索19世紀新疆研究在西方世界的興起(賈建飛)
(11) 探索抗戰初期中美﹑中蘇關係的演變及啟示(黃世相)
(12) 探索抗日戰爭勝利與東亞和平的關係(華強﹑闞星)
(13) 分析中日農產品貿易的發展﹑摩擦及未來走勢(陳彤)
(14) 論述俄羅斯樂舞戲劇藝術對東亞諸國文化的影響(李強﹑許永紅)
2﹑人物研究﹕
(1) 徐福與哥倫布的比較研究(曲玉維)
(2) 李鴻章﹕對日妥協乃形勢使然(方民鎬)
(3) 沈增植﹕許多結論猶未受重視﹐如不存在“中理”國(許全勝)
(4) 論述金富軾在古代中韓關係中的地位(劉子敏)
(5) 考析馬禮遜與早期中英外交關係(陳才俊)
(6) 探索王國維的尼采研究及與日本的關係(修斌)
總的來看﹐會議上提交的論文﹐中朝關係研究比重較大﹐此純屬自然﹐也是對過去缺點的彌補。回顧廿四年來歷程﹐我們歷次討論的重點﹐是從東南﹑南方﹑西南發展到西北﹑東北﹐從海路﹑陸路(西北﹑西南)發展到漢學研究﹑絲路綜合研究﹑周邊國家關係﹐以至今日多元視野的探索。本會的任務是否完結﹖其實正方興未艾﹐路漫漫其脩遠。今後要海內﹑海外相長﹐微觀﹑宏觀結合﹐缺一不可。
參加了廿四年的會﹐遍觀十多次會議論文﹐發現論文水平及質量﹐與改革開放以來的出版浪潮相吻﹐有三個階段﹕起初是箱底貨﹐非常精細﹔繼則大論述﹐但常流於空泛﹔現在史論逐漸結合﹐以本次會議為典型。這裡想講一個新老交替的問題﹐涉及當今世界文化載體的轉變﹕多媒體﹑互聯網的IT時代到來。老一輩須學點電腦應用﹐才不易被淘汰﹔新一輩在運用新載體同時﹐要堅持尊師重道的精神。其實新的數碼科技最後還是要表現為文化內容﹐仍須老家伙校訂﹑勘誤。目前網絡文化存在三大問題﹐全球均未解決﹕內容錯誤﹐缺乏校訂﹐易成垃圾文化﹔隨意下載﹐侵犯版權﹔論文抄襲﹐七拼八湊﹐連導師也不知出處。因此我們這些老家伙千萬當心﹐不要在自己不知來源或沒有看過的著作簽名﹐更不可在旁人成果上署名﹐否則一世英名或付諸東流。
總之﹐參加本會﹐看到現在作者年輕﹐態度謙遜﹐研究實學﹐漸擔重任。自己深感新一代成長壯大﹐使吾輩可見太史公而無憾矣﹗希望本會能夠在新理事會的帶領下﹐繼續勇往直前。謝謝大家﹗
(在延邊大學舉行的中外關係史學會第六
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
係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大會總結。後
登於2005年12月全國中外關係史學會通
訊第二十期﹔《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係史
研究》﹐延邊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新增文章_海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