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原屬香港海外交通史學會“中國海外交通史籍系列”之一。在全書編撰時﹐上海辭書出版社對之予以充分的重視﹐並列入2008年度的出版計劃之中﹔遂由港滬兩地的譚廣濂﹑陳佳榮﹑張曉敏﹑秦志華等共同策劃﹐並如期面世。在該書的出版過程中﹐承蒙趙懷酬先生的鼎力相助﹐特誌衷心的謝忱。
眾所周知﹐史料對於歷史的教學與研究﹐是無比重要的。中國的史學之父─司馬遷曾據《左傳》﹑《國語》﹐採《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間﹐終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鉅著《太史公書》─《史記》。近代文史哲大師梁啟超對史料也極為重視﹐其《中國歷史研究法》的四﹑五章﹐分別為〈說史料〉﹑〈史料之蒐集與鑒別〉。該書有云﹕“史料為史之組織細胞。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復史之可言”。對於新興的近代意義上的中外關係史學科而言﹐古代以來大量史料的蒐羅﹑輯佚﹑編集﹑校點﹑考訂﹑補證及出版﹐無疑是一件亟需展開﹑意義非凡的頭等大事。
近代以來﹐中國學界中人已就中西交通或中外關係﹐進行了一系列古籍整理出版﹑資料編纂匯集﹑論文譯著彙編乃至地名詞目集釋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清末及民國時期﹐王錫祺的《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及其《續編》﹑《再補編》 (光緒十七﹑二十﹑廿三年上海著易堂印本)﹐陳運溶的《古海國遺書鈔》(《麓山精舍叢書》第二集)﹐丁謙的《蓬萊軒地理學叢書(兩集)》(浙江圖書館1915年刊本)﹐王國維的《古行紀校注》(商務印書館1940年版《王國維遺書》本)等﹐無疑起了蓽路藍縷的作用。張星烺的《中西交通史料匯編(六冊)》(原版1930年﹐中華書局1976-1979年修訂再版)﹐及馮承鈞《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一至九編)》[商務印書館1934年起(1-4)﹐中華書局1956-1962年(5-9)]﹐更長期被視為此一領域的奠基之作。
1949年後﹐相關成果陸續湧現。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外交通史籍叢刊》(向達﹑謝方等主編﹐1960年起)﹑《中外關係史名著譯叢》(馮承鈞﹑耿昇﹑何高濟等譯﹐1982年起)﹐中外關係史學會主編的《中外關係史論叢(第一至十三輯)》(1985-2007)及《中外關係史譯叢》(姚楠等編﹐已出第一至五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1991年版)﹐屬於綜合性的大系列。
在中外關係論文集方面﹐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自1954年起的十來年中﹐曾出版了相關的叢刊﹕《中日文化論集》(劉百閔等)﹐《中韓文化論集》(董作賓等)﹐《中越文化論集》(郭廷以)﹐《中泰文化論集》(凌純聲等)﹐《中菲文化論集》(張其昀等)﹐《中馬中星文化論集》(程光裕等)﹐《中土文化論集》(周宏濤)﹐《中義文化論集》(劉文島等)。
有關中國載籍中的海外地區史料編纂﹐可謂碩果累累。諸如﹕《中日關係史料匯編》(汪向榮﹑夏應元﹐中華書局1984年版)﹐《國家圖書館藏琉球資料匯編(全三冊)》及《續編(全二冊)》(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2002年版)﹐《我國南海諸島史料匯編》(韓振華主編﹐東方出版社1988年版)﹐《明實錄中之東南亞史料》(趙令揚﹑陳學霖﹑陳璋﹑羅文編﹐香港學津出版社1968年版)﹐《明實錄類纂(涉外史料卷)》(武漢出版社1991年版)﹐《明實錄鄰國朝鮮篇資料》(王其榘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1987)﹐《清實錄鄰國朝鮮篇資料》(王其榘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1988)﹐《清實錄朝鮮史料摘編》(李澍田等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清實錄中俄關係資料匯編(上﹑下)》(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組編﹐1974),《清實錄越南緬甸泰國老撾史料摘抄》(雲南歷史研究所編﹐雲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中國古籍中有關菲律賓資料匯編》(中山大學東南亞所黃重言等編﹐中華書局1979年版)﹐《古代中越關係史料選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 ﹐《中越邊界歷史資料選編(上、下)》(蕭德浩﹑黃錚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中國古籍中的柬埔寨史料》(陳顯泗﹑趙和曼等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國古籍中有關柬埔寨資料匯編》(陸峻嶺﹑周紹泉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中國古籍中有關老撾資料匯編》(景振國主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中國古籍中有關新加坡 馬來西亞資料匯編》(余定邦﹑黃重言等編﹐中華書局2002年版)﹐《中國古籍中有關緬甸資料匯編(上﹑中﹑下)》(余定邦﹑黃重言編﹐中華書局2002年版)﹐《中國載籍中南亞史料匯編(上﹑下)》(耿引曾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中非關係文選(1500-1918)》(艾周昌編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等等。
在各種專題史研究方面﹐也有一些史料選編或匯注之作﹕如吳文良的《泉州宗教石刻(增訂本)》(吳文良原著﹑吳幼雄增訂﹐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泉州伊斯蘭教石刻》(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編﹐陳達生主撰﹐寧夏、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華工出國史料匯編(十輯)》(陳翰笙主編﹐中華書局1980-1985年版)﹐《鄭和下西洋資料匯編》(鄭鶴聲﹑鄭一鈞編﹐原上﹑中﹑下冊由齊魯書社1980﹑1983﹑1989年初版﹐海洋出版社2005年增訂合刊)﹐《鄭和下西洋研究文選(1905-2005)》(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絲綢之路文獻敘錄》(甘肅省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甘肅省圖書館主編﹐蘭州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絲綢之路資料匯鈔增補》(吳豐培編﹐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3年版)﹐《中國遊記選注(第一集)》(陳正祥編注﹐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79年版)﹐《古西行記選注》(楊建新主編﹐寧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五代宋金元人邊疆行記十三種疏證稿》(賈敬顏疏證﹐中華書局2004年版)。
至於地名匯注﹑辭彙集釋及目錄索引等﹐另有一些工具書可供參考。例如﹕《西域地名》(馮承鈞原編、陸峻嶺增訂﹐中華書局1980年版)﹐《古代南海地名匯釋》(陳佳榮、謝方、陸峻嶺編﹐中華書局1986年版)﹐《南洋文獻敘錄長編》(許雲樵編﹐南洋大學研究室1959年版)﹐《南洋文獻敘錄續編》(許雲樵編﹐《東南亞研究》一期﹐1965年版)﹐《中外關係史辭典》(朱傑勤﹑黃邦和主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中國絲綢之路辭典》(雪犁主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絲綢之路文化大辭典》(王尚壽﹑季成家主編﹐北京紅旗出版社1995年版)﹐《絲綢之路大辭典》(周偉洲﹑丁景泰主編﹐陝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絲綢之路研究文獻書目索引》(岳峰﹑周玲華等編﹐新疆人民出版社﹑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百年鄭和研究資料索引(1904-2003)》(朱鑒秋主編﹐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5年版)﹐等等。
上述史料整理或匯編成果﹐對於古﹑近代中外關係史的研究﹐確實發揮了不小的助力。眾多作者長年累月﹑沒沒無聞﹑不避寒暑﹑夜以繼日地辛勞﹐只為向廣大的研究者提供最原始的資料﹑最基本的文獻﹐其工作實屬功德無量之舉。
現在呈奉於讀者面前的《歷代中外行紀》﹐亦屬中外交通史範疇的史料匯編﹐由陳佳榮﹑錢江﹑張廣達三人合作編撰。其時間由上古至清初﹐其空間包含東西南北四至﹐其選材多屬原始資料或基本文獻﹐其編注則廣舉版本源流或考證成果。我們希望能以此書的出版﹐為中外交通及中外關係史的研究貢獻一分力量﹐並切望中外學界中人不吝賜教。
2008年1月15日
陳佳榮“南溟網”(http://www.world10k.com)_教學研究_《歷代中外行紀》